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得法  拼音:dé fǎ
适当、合宜。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四。馄饨方》:「公家制馄饨得法,常苦宾朋需索。」《文明小史》第二九回:「这样的事只要办的得法,上司还说他为交涉好手。」
《國語辭典》:邅回  拼音:zhān huí
徘徊、行走困难的样子。《淮南子。原道》:「邅回川谷之间,而滔腾大荒之野。」汉。高诱。注:「邅回,犹委曲也。」也作「邅回」。
《國語辭典》:妨碍(妨礙)  拼音:fáng ài
阻碍及损害。《红楼梦》第四六回:「给了更好,不给也没妨碍,众人也不得知道。」《老残游记二编》第九回:「如饮酒茹荤,亦不能无罪,此等统谓之有可抵销之罪,故无大妨碍。」也作「妨害」。
《漢語大詞典》:一帆风(一帆風)
满帆风。常喻境地顺利。 唐 吴融 《送知古上人》诗:“振锡纔寻三径草,登船忽掛一帆风。”《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饱三餐饭常知足,得一帆风便可收。”《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这便是俗语叫做‘一帆风’,又叫做‘鵓鸽子旺边飞’。”
分類:境地顺利
《國語辭典》:丧气(喪氣)  拼音:sàng qi
倒楣,感到不吉利。如:「人丧气的时候,连黄金到了身边都还会飞走。」
《國語辭典》:违碍(違礙)  拼音:wéi ài
违反法令或习俗而有所妨碍的。如:「违碍书籍」、「违碍字句」。
《國語辭典》:得手  拼音:dé shǒu
顺利、成功。《儒林外史》第四九回:「学道三年任满,保题了他的优行。这一进京,倒是个功名的捷径,所以晓得他就得手的。」《红楼梦》第一二回:「贾瑞听了,喜之不尽,忙忙的告辞而去,心内以为得手。」
《國語辭典》:逆境  拼音:nì jìng
不顺利的境遇。《宋史。卷三九三。列传。罗点》:「处闺门逆境,容有纵酒自放者。」宋。陆游〈赠湖上父老〉诗:「吾生行逆境,平地九折卬。」
《漢語大詞典》:奇耦
亦作“ 奇偶 ”。
(1).单数和双数。易·繫辞下:“阳卦奇,阴卦耦。”鹖冠子·能天:“奇耦,数也,不可增减也。”《孔子家语·本命》:“一阳一阴,奇偶相配。”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下:“揲蓍之法,用老阳老阴多少之数求之,即偏而不均;若以奇耦之数求之,最为精妙。”
(2).比喻命运的坎坷与顺利。 金 杨叔玉 《枕上》诗:“遭逢有奇耦,才用随巧拙。”
(3).诗文中以骈俪为耦,错综为奇。 唐 刘知几 史通·叙事:“其为文也,大抵编字不隻,捶句皆双,修短取均,奇偶相配。” 明 杨基 《梁园饮酒歌》:“五龄琢句对虚实,联青儷黄配奇耦。”
《漢語大詞典》:蹇拙
(1).艰难困拙;不顺利。 唐 罗隐 《投浙东王大夫二十韵》:“可能因蹇拙,便合老沧浪。”《水浒传》第四二回:“这伙人再入庙里来搜看, 宋江 道:‘我命运这般蹇拙,今番必是休了。’” 清 周亮工 《甫发钱塘一仆失足溺水悼之》诗:“重来予蹇拙,独累尔烦寃。”
(2).谓文词拙劣,不通畅。 明 张居正 《遵诏自陈不职疏》:“文词蹇拙,无以参著作而藻皇猷。”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五篇:“一百十五回本《忠义水滸传》……惟文词蹇拙,体製纷紜,中间诗歌,亦多鄙俗。”
《漢語大詞典》:逢源
形容办事顺利。语本孟子·离娄下:“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鲁迅 《〈准风月谈〉后纪》引 杨邨人 《聪明之道》:“他们也实在到处逢源,名利双收。”
分類:办事顺利
《漢語大詞典》:邅迍
亦作“ 邅屯 ”。
(1).行走困难。《西游记》第四九回:“ 三藏 道:‘徒弟呀,那层冰厚冻,尚且邅迍,况此黿背,恐不稳便。’”
(2).困顿,不顺利。 唐 裴铏 《传奇·孙恪》:“某一生邅迍,久处冻馁。” 明 冯梦龙 《新灌园·太史收佣》:“帝王孙,遇邅迍,遭危困也。” 清 曹寅 《不寐》诗:“虫畜苟知分,世运寧邅屯。” 清 张衍懿 《雹灾行》:“由来帝心最仁爱,奚使万物遭邅迍。” 清 唐孙华 《闲居写怀》诗之十:“望我仕宦成,扶掖出邅屯。”
《漢語大詞典》:走丸
语出汉书·蒯通传:“为君计者,莫若以黄屋朱轮迎 范阳 令,使驰騖於 燕 赵 之郊,则边城皆将相告曰‘ 范阳 令先下而身富贵’,必相率而降,犹如阪上走丸也。” 颜师古 注:“言乘势便易。”后因以“走丸”比喻事势发展顺利而快速。《魏书·中山王英传》:“唯有孤城,更无重卫。此则皇天授我之日,旷载一逢之秋,事易走丸,理同拾芥,此而不乘,将欲何待。” 隋 江总 《骢马驱》诗:“万里朝飞电,论功易走丸。” 唐 柳宗元 《贺诛淄青逆贼李师道状》:“破竹寧比其发机,走丸未喻於乘胜。”
《國語辭典》:坦涂(坦塗)  拼音:tǎn tú
平坦的道路。《庄子。秋水》:「明乎坦涂,故生而不说,死而不祸。」也作「坦途」。
《國語辭典》:乖舛  拼音:guāi chuǎn
1.不齐。晋。潘岳〈西征赋〉:「人度量之乖舛,何相越之辽迥。」
2.谬误、差错。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至于文字,忽不经怀,己身姓名,或多乖舛,纵得不误,亦未知所由。」《明史。卷二一九。张四维列传》:「而文武诸臣,不达朝廷励精本意,务为促急烦碎,致徵敛无艺,政令乖舛,中外嚣然,丧其乐生之心。」
3.不顺利。唐。陈子昂〈为苏令本与岑内史启〉:「虽命途乖舛,良或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