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顺时(順時)  拼音:shùn shí
1.按时。如:「记得顺时,不可错乱。」
2.顺乎时宜、不悖时势。《左传。成公十六年》:「礼以顺时,信以守物。」《晋书。卷六。元帝纪》:「应天顺时,受兹明命。」
《漢語大詞典》:郭顺时(郭順時)
元 代杂剧演员 郭顺卿 ,别号 顺时秀 。歌喉动听,世称 郭顺时 。 明 沈钦圻 《咏史》之二:“乐奏 李天下 ,歌传 郭顺时 。”参阅 元 夏庭芝 《青楼集》
《國語辭典》:应天顺时(應天順時)  拼音:yìng tiān shùn shí
顺应天命和时势。多用为帝王创业嗣统的美词。《晋书。卷六。元帝纪》:「爰暨世祖,应天顺时,受兹明命。」
《分类字锦》:太史顺时(太史顺时)
国语古者太史顺时茧土阳瘅愤盈土气震发农祥晨正日月底于天庙土乃脉发
分类:藉田
《国语辞典》:顺时达变(顺时达变)  拼音:shùn shí dá biàn
顺应时宜,通达权变。《文明小史》第一回:「目下年纪虽已古稀,却是最能顺时达变,所有书院里的学生,无有一个不佩服他的。」
《分类字锦》:丰泽顺时(丰泽顺时)
李峤为百寮贺雪表层阴候律丰泽顺时
分类:天瑞
《漢語大詞典》:顺时而动(順時而動)
左传·隐公十一年:“度德而处,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无累后人。”后因以“顺时而动”谓顺应时势而行动。 三国 魏 嵇康 《幽愤诗》:“顺时而动,得意忘忧。” 唐 王勃 《益州夫子庙碑》:“顺时而动,用晦而明。”
《漢語大詞典》:顺时施宜(順時施宜)
顺应不同时势而灵活地采取相应措施。汉书·礼乐志:“王者必因前王之礼,顺时施宜,有所损益,即民之心,稍稍制作,至太平而大备。”
《漢語大詞典》:顺时随俗(順時隨俗)
顺应时势,随从习俗。陈书·姚察传:“时硕学名儒,朝端在位者,咸希上旨,竝即注同。 察 乃博引经籍,独违羣议……其不顺时随俗,皆此类也。”
《高级汉语词典》:顺时颐养
顺应季节变化,注意保养身体
《漢語大詞典》:通时(通時)
犹顺时。《魏书·礼志二》:“且礼有升降,事有文节,通时之制,圣人弗违。”
分類:顺时
《漢語大詞典》:时顺(時順)
犹顺时。左传·成公十六年:“用利而事节,时顺而物成。” 南朝 宋 谢灵运 《撰征赋》:“处险夷以解挫,弘忧虞以时顺。”
分類:顺时
《漢語大詞典》:履时(履時)
顺时。《孔子家语·五帝德》:“﹝ 顓頊 ﹞渊而有谋,疏通以知远,养财以任地,履时以象天。”
分類:顺时
《漢語大詞典》:时晦(時晦)
顺时隐晦。《诗·周颂·酌》:“於鑠王师,遵养时晦。” 朱熹 集传:“退自循养,与时皆晦。”《花月痕》第十四回:“雨槛弄花,风窗展卷,遵养时晦,与古为徒,这也省却多少事。”
分類:顺时隐晦
《漢語大詞典》:归运(歸運)
指顺时而至的天运。宋书·武帝纪中:“我 世祖 所以抚归运而顺人事,乘利见而定天保者也。”
分類:顺时天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