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傲顽(傲頑)
傲慢顽固。 唐 元稹 《酬东川李相公十六韵》:“戇直撩忌讳,科仪惩傲顽。”
分類:傲慢顽固
《漢語大詞典》:敌顽(敵頑)
顽固的敌人。京剧《红灯记》第八场:“党教儿做一个刚强铁汉,不屈不挠斗敌顽。”
《國語辭典》:搊搜  拼音:chōu sōu
1.勇猛。《董西厢》卷二:「细端详,见法聪生得搊搜相:刁厥精神,跷蹊模样。」宋元《戏文辑佚。陈巡检梅岭失妻》:「君今闻非别崇缠,左道术,名申公,属坤兑,狝猴状,搊搜脸。」也作「搊飕」、「邹搜」。
2.凶狠。元。秦𥳑夫《赵礼让肥》第三折:「我是个杀人放火搊搜汉,则他这孝心肠感动我这铁心肠。」
3.顽固。《董西厢》卷三:「老夫人做事搊搜相,做个老人家说谎。」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一折:「你个呆老子,畅好是忒搊搜。」也作「搊瘦」。
《漢語大詞典》:逞顽(逞頑)
坚持顽固立场。 清 林则徐 《覆陈保山汉回情形片》:“此次臣调兵较多,固为哨匪恃众逞顽而设,亦因 迤西 久为盗藪,非重办无以扫清。”
《國語辭典》:刁顽(刁頑)  拼音:diāo wán
狡诈顽劣。元。关汉卿《鲁斋郎》第三折:「倚仗著恶党凶徒,害良民肆生淫欲,谁敢向他行挟细拿粗,逞刁顽。」
《漢語大詞典》:顽军(頑軍)
抗 日 战争时期称国民党顽固派的军队。 吴运铎 《把一切献给党·我们的平射炮》:“ 淮南 根据地处在鬼子、汉奸军队和国民党顽军的夹击下。” 浩然 《艳阳天》第五章:“听说顽军到了三里远的 大湾 ,连小孩子都跑光了。”
《漢語大詞典》:迷顽(迷頑)
执迷而顽固。《新华月报》1980年第1期:“我当初也以为是迷顽可怜的老辈所为,岂知事实竟大谬不然,全是因为骂了旧戏惹出来的。”
分類:顽固
《漢語大詞典》:顽迷(頑迷)
(1).愚昧迷信。 李大钊 《俄国大革命之影响》:“虽一再革命,国民不惜以头颅血肉为之保证,为之牺牲,而此辈顽迷,终难使之觉悟。”
(2).顽固而执迷。 郁达夫 《马缨花开的时候》:“虽则医生的粗暴顽迷,仍旧改不过来……但小便中的绛黄色,却也渐渐地褪去。”
《漢語大詞典》:土顽(土頑)
当地的反动顽固武装。 史超 《风雪大别山》:“随着敌人优势的兵力,地方土顽也特别活跃起来。本来, 大别山区 的土顽就很多……现在又有敌人正规军的配合,他们就更猖獗起来。” 朱剑 《青石堡·引子》:“打得土顽下 长江 ,日出东方天明亮!”
《漢語大詞典》:嚚固
凶恶顽固。 唐 韦乾度 《驳左散骑常侍房式谥议》:“盖以 式 深为浹洽之辞,激切嚚固,不然何盘柢固根之甚也!”
分類:凶恶顽固
《漢語大詞典》:榆木脑袋(榆木腦袋)
比喻思想顽固。 谷峪 《新事新办》:“你娘不是那榆木脑袋!娶亲不坐轿,这年头净这么办的,俺也赞成。”亦作“ 榆木脑壳 ”。 刘绍棠 《柳伞》三:“‘大叔,谢谢您老人家!’ 黄金印 淌下了热泪,‘您敲开了我脖腔子上这颗榆木脑壳。’”
分類:思想顽固
《漢語大詞典》:榆木圪垯(榆木圪墶)
坚硬的榆树根。喻思想顽固。 葛洛 《卫生组长》:“人人都是封建迷信脑袋,像榆木圪墶一样,三斧子五斧子劈不开。”亦作“ 榆木疙瘩 ”。《新华文摘》1981年第2期:“ 罗心刚 :‘ 老夏 ?你认识?’ 夏雨 :‘岂止认识!是我爸爸,典型的榆木疙瘩脑袋!’”
《漢語大詞典》:顽旧(頑舊)
(1).顽固陈旧。 梁启超 《为国会期限问题敬告国人·敬告国中有闻誉之诸君子》:“今我国所谓耆宿硕望者,其顽旧之辈不足责,亦有明知此举为救时良药,顾不肯以名为天下倡。” 洪深 《五奎桥》第一幕:“直到现在,这座桥还是 周乡绅 家对于乡下人的一种夸耀,迷信、愚昧、顽旧的制度,封建势力、地主的特殊利益,乡绅大户欺压平民的威权!”
(2).指顽固而陈腐的人。 梁启超 《边沁之政法论》:“论者或谓于第一院之外,尚当别设所谓第二院者,使贵族于平民共政权,此顽旧之讆言也。”
《國語辭典》:死硬派  拼音:sǐ yìng pài
坚持特定立场,顽固不通的人。如:「就是因为这些死硬派无法沟通,才让事情迟迟无法解决。」
《漢語大詞典》:一死的
顽固地;死硬地。 苗培时 《矿山烈火》:“谁要是一死的和工人为敌,工人就坚决地消灭他。”
分類:顽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