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乏顿(乏頓)  拼音:fá dùn
疲乏困顿。《新唐书。卷二一二。藩镇卢龙列传。朱滔》:「滔急召寔至贝州,步马乏顿。」
分類:疲乏困顿
《國語辭典》:华盛顿会议(華盛頓會議)  拼音:huá shèng dùn huì yì
西元一九二一年美国政府在华盛顿所召集的国际会议。目的在讨论太平洋政局与中国局势,及限制军备,以避免列强在远东发生冲突。会议主要成果是签署三项公约,总称为华盛顿公约。也称为「太平洋会议」、「华府会议」。
《漢語大詞典》:豁然顿悟(豁然頓悟)
同“ 豁然大悟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贾奉雉:“ 贾 豁然顿悟,曰:‘翁不知 贾奉雉 即某是也。’翁大骇,走报其家。”
《漢語大詞典》:圭顿(圭頓)
白圭 和 猗顿 的并称。 白圭 是 战国 魏 人,善经商; 猗顿 是 春秋 鲁 人,经营畜牧业及盐业。两人皆为豪富。 清 陈祖范 《书谭半城事》:“而 晓 ( 谭晓 )用 圭 顿 之术,治生殖产,财至不訾。”
分類:白圭猗顿
《漢語大詞典》:管顿(管頓)
犹供顿。供应食宿及行旅之所需。 明 汤显祖 《紫钗记·仆马》:“奴要白饭,马要青芻,都不备一些子,叫俺管顿,好不頽气也。”
《漢語大詞典》:黑顿顿(黑頓頓)
粗黑貌。 郭沫若 《洪波曲》第一章六:“她写一手黑顿顿的大颜字,还用悬肘。”
《漢語大詞典》:嗐声顿脚(嗐聲頓脚)
见“ 嗐声跺脚 ”。
《國語辭典》:嗐声跺脚(嗐聲跺腳)  拼音:hài shēng duò jiǎo
叹气顿脚。形容人焦急、气愤或惋惜的样子。《红楼梦》第五○回:「凤姐也不等说完,便嗐声跺脚的说:『偏不巧!我正要作个媒呢,又已经许了人家。』」
《漢語大詞典》:耗顿(耗頓)
耗损疲困。明史·艾万年等传赞:“兵力耗顿,加以统驭失宜,应援不及,求无败衄,得乎!”
分類:耗损疲困
《國語辭典》:波士顿(波士頓)  拼音:bō shì dùn
Boston
城市名。位于美国麻萨诸塞州东部,濒麻萨诸塞湾,为麻州州府所在地。人口超过二百七十五万,是学术文化的重镇。有哈佛等多所大学及博物馆、美术馆。其所成立的交响乐团为世界第一流。
《漢語大詞典》:波士顿惨案
英军屠杀北美殖民地波士顿居民的事件。1770年3月5日,驻波士顿的英军侮辱当地学徒,激起该城人民的愤怒,与英军发生冲突,遭到英军开枪屠杀,造成惨案。次日,全城居民集会抗议,迫使英军从城里撤走。
《漢語大詞典》:波士顿倾茶事件
北美殖民地波士顿人民反英斗争事件。为反对英国东印度公司垄断茶叶贸易,1773年12月16日夜间,数名波士顿人化装成印第安人,潜入东印度公司的三艘运茶船,将船上装的茶叶倒入海里。
《漢語大詞典》:哀的美顿书(哀的美頓書)
见“ 哀的美敦书 ”。
《國語辭典》:哀的美敦书(哀的美敦書)  拼音:āi dì měi dūn shū
一国对他国就双方的争端所发的文件,表明最后的要求,并限期答覆,否则即采取行动对付对方。为英语ultimatum的音译。也称为「最后通牒」。
分類:英语译音
《國語辭典》:鞍马劳顿(鞍馬勞頓)  拼音:ān mǎ láo dùn
策马奔驰,疲劳困顿。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兴儿,我一路上鞍马劳顿,我权且歇息。」《精忠岳传》第四二回:「恐王侄一路速来,鞍马劳顿,故令王侄回营安歇。」也作「鞍马劳倦」、「鞍马劳神」。
《分类字锦》:蹈不顿趾(蹈不顿趾)
傅毅舞赋。击不致爽。蹈不顿趾。注:蹈鼓而足跂。不顿。言轻且疾也。爽、五臣文选作策。
分类:
《國語辭典》:倒顿(倒頓)  拼音:dǎo dùn
了结、了断。《宋元戏文辑佚。蒋爱莲》:「把青灯漫剔,照人独只,怎生倒顿得。」也作「倒断」。
分類:套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