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回颜(回顔,迴顔)
谓回心转意。 明 冯梦龙 《挂枝儿·耐心》之二评注:“锦文织就,薄倖回颜。”
迴顔:1.转过脸。《古乐苑》卷三五引 晋 无名氏《曲池歌》:“荣华盛壮时,见者谁不欢?一朝光采落,见者不迴颜。”
(2).使容颜回复年轻。黄庭内景经·高奔:“可以迴颜填血脑。” 梁丘子 注:“魂魄反婴,得成真人。”
《漢語大詞典》:颜原(顔原)
孔子 弟子 颜回 和 原宪 的并称。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止足:“自丧乱已来,见因託风云,徼倖富贵,旦执机权,夜填坑谷,朔欢 卓 郑 ,晦泣 颜 原 者,非十人五人也。” 宋 林逋 《湖山小隐》诗之二:“ 颜 原 遗事在,千古壮闲心。”
《漢語大詞典》:四鸟(四鳥)
(1).古代历正(司历官) 凤鸟氏 的四属官。即 玄鸟氏 、 伯赵氏 、 青鸟氏 、 丹鸟氏 。左传·昭公十七年:“我高祖 少皞 挚 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 凤鸟氏 ,历正也。 玄鸟氏 ,司分者也。 伯赵氏 ,司至者也。 青鸟氏 ,司启者也。 丹鸟氏 ,司闭者也。” 杜预 注:“上四鸟皆历正之属官。” 孔颖达 疏:“分至启闭立四官,使主之。 凤鸟氏 为之长,故云:四鸟皆历正之属官也。”
(2).《孔子家语·颜回》载: 孔子 在 卫 ,闻哭者之声甚哀。问 颜回 。 颜回 回答说:这哭声不但为死者,而且为生离别者。 孔子 问其故。对曰:“ 回 闻 桓山 之鸟,生四子焉。羽翼既成,将分於四海,其母悲鸣而送之,哀声有似於此,谓其往而不返也。 回 窃以音类知之。”后以“四鸟”喻别离之人。 晋 陆机 《豫章行》:“三荆欢同株,四鸟悲异林。” 南朝 梁元帝 《遗武陵王诗》:“四鸟嗟长别,三声悲夜猿。”
《漢語大詞典》:伊颜(伊顔)
商 伊尹 和 春秋 颜回 的合称。 颜回 , 孔子 的学生,以德行著称。《文选·刘峻〈辨亡论〉》:“虽 游夏 之英才, 伊 颜 之殆庶,焉能抗之哉!” 吕向 注:“ 伊 , 伊尹 ; 颜 , 颜回 也。” 南朝 梁 任昉 《为范始兴作求立太宰碑表》:“况乎甄陶 周 召 ,孕育 伊 颜 。”参见“ 伊尹 ”。
《國語辭典》:伊尹  拼音:yī yǐn
人名。名挚,商初的贤相。相传汤伐桀,灭夏,遂王天下。汤崩,其孙太甲无道,伊尹放诸桐宫,俟其悔过,再迎之复位。卒时,帝沃丁葬以天子之礼。
《國語辭典》:复圣(復聖)  拼音:fù shèng
孔子弟子颜回的封号。元文宗至顺二年加封颜回为兖国复圣公,明嘉靖时,罢其封爵,而称为「复圣」。《明史。卷五○。礼志四》:「其四配称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子、亚圣孟子。」
分類:颜回嘉靖
《漢語大詞典》:参回(參回)
曾参 和 颜回 。 春秋 时人, 孔子 的弟子。 宋 苏辙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之九:“直道竟三黜,去国终恐迷;何如自 卫 反, 闕里 从 参回 。”
《漢語大詞典》:冉颜(冉顔)
春秋 时 冉耕 和 颜回 的合称。二人皆 孔子 弟子,以德行著称。 唐 贾岛 《送独孤马二秀才居明月山读书》诗:“濯志俱高洁,儒科慕 冉 颜 。” 清 方文 《宛陵哭梅朗三兼示令弟季升》诗之四:“身后名犹忌,碑中字不除。 冉 颜 寧有此, 蹻 跖 復何如?”
分類:颜回孔子
《漢語大詞典》:蹠颜(蹠顔)
(1).亦作“蹠顏”。
盗跖 和 颜回 。指善恶之人。
《漢語大詞典》:渊损(淵損)
孔子 弟子 颜回 、 闵损 的并称。二人皆以德行著称。 宋 曾巩 《寄王介甫》诗:“行身抗 渊 损 ,及物窥 龙 稷 。”
《國語辭典》:一箪一瓢(一簞一瓢)  拼音:yī dān yī piáo
每天只吃一筐饭,喝一瓢汤。比喻贫寒的生活。语本《论语。雍也》:「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国语辞典》:颜苦孔卓(颜苦孔卓)  拼音:yán kǔ kǒng zhuó
颜回苦于孔子的卓然伟大,不可企及。语本汉。扬雄《法言。学行》:「颜不孔,虽得天下,不足以为乐。然亦有苦乎?曰:『颜苦孔之卓之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