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追风(追風)
(1).骏马名。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法云寺:“ 琛 在 秦州 ,多无政绩,遣使向 西域 求名马,远至 波斯国 ,得千里马,号曰‘追风赤驥’。”
(2).泛指名马。 唐 张祜 《爱妾换马》诗:“綺阁香销华厩空,忍将行雨换追风。” 明 冯梦龙 《情史·情憾·朝云》:“公答诗曰:‘……只为山行多险阻,故将红粉换追风。’”
(3).形容马行之速。文选·曹植〈七启〉:“驾超野之駟,乘追风之舆。” 李善 注:“超野、追风,言疾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名实:“骋逸足以追风。” 陈去病 《丁未八月海上藏书楼夜坐杂感》诗:“天马奔腾雾靄空,翩乎逐电与追风。”
(4).追随前人的风尚。《宋书·孝义传·郭原平》:“ 永兴 郭原平 世禀孝德,洞业储灵,深仁絶操,追风旷古,栖贞处约,华耇方严。”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辨骚:“是以 枚 贾 追风以入丽, 马 扬 沿波而得奇。”
(5).谓追逐风情。 唐 蒋防 《霍小玉传》:“﹝ 鲍十一娘 ﹞性便辟,巧言语,豪家戚里,无不经过,追风挟策,推为渠帅。” 张友鹤 注:“追风,指追求女人的行为。”
(6).迎风,随风。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御淮》:“单尖宝鐙挑,把追风腻旗儿裊。”
《國語辭典》:民俗  拼音:mín sú
人民百姓的风俗习惯与传统,包含建筑风格、日用器物形式等物质文化,以及民间故事、俚语、宗教仪式等非物质文化。《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乐者,所以变民风,化民俗也。」《文明小史》第一回:「湖南永顺府地方,毗连四川,苗汉杂处,民俗浑噩。」
《國語辭典》:民风(民風)  拼音:mín fēng
民间的风俗习惯。《文明小史》第一回:「他那里的民风,一直还是朴陋相安。」
《國語辭典》:儒风(儒風)  拼音:rú fēng
儒者的风范。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时序》:「华实所附,斟酌经辞,盖历政讲聚,故渐靡儒风者也。」唐。孟浩然〈书怀贻京邑同好〉诗:「维先自邹鲁,家世重儒风。」
分類:儒家风尚
《國語辭典》:时宜(時宜)  拼音:shí yí
当时的需要。《汉书。卷一一。哀帝纪》:「朕过听贺良等言,冀为海内获福,卒亡嘉应,皆违背古,不合时宜。」《文明小史》第一三回:「后来还亏了一位文案老爷,广有才学,通达时宜,居然能领略制台的意思,分开众人。」
《國語辭典》:素风(素風)  拼音:sù fēng
1.一贯的习尚。《宋史。卷二六九。王祐传》:「此吾家素风,尔曹当毋忘也。」
2.纯朴的风气。唐。鲍溶 怀王秀才诗:「惟有素风身未坠,世间开口不言钱。」
3.秋风。唐。王良会 和武相公中秋夜西蜀锦楼望月得清字诗:「令行秋气爽,乐感素风轻。」
《漢語大詞典》:风移(風移)
(1).谓风尚发生变化。书·毕命:“既歷三纪,世变风移。”
(2).风移动,风吹。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悉令復刃,乃除地更新”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喜 《志林》:“闻善速於雷动,从諫急於风移。”
《國語辭典》:俗尚  拼音:sú shàng
世俗的风尚。唐。韩愈 与冯宿论文书:「然闵其弃俗尚,而从于寂寞之道,以之争名于时也。」
分類:世俗风尚
《漢語大詞典》:气尚(氣尚)
(1).风尚,气节。魏书·成淹传:“ 淹 好文学,有气尚。”北史·甄琛传:“ 纂 颇涉经史,雅有气尚,交结胜流。”
(2).指气度。
《國語辭典》:时尚(時尚)  拼音:shí shàng
正在流行,被人喜爱的事物。如:「追求时尚,可掌握时代脉动,但也不可过于盲从。」
《國語辭典》:玄风(玄風)  拼音:xuán fēng
1.道家清静无为的思想潮流和玄谈的风气。《宋书。卷六七。谢灵运传。史臣曰》:「有晋中兴,玄风独振。」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明诗》:「江左篇制,溺乎玄风,嗤笑徇务之志,崇盛亡机之谈。」
2.上古的世风或文风。南朝梁。萧统〈文选序〉:「式观元始,眇觌玄风。」《文选。江淹。杂体诗。殷东阳》:「求仁既自我,玄风岂外慕。」
《漢語大詞典》:故尚
昔日的风尚。 明 刘基 《〈苏平仲文集〉序》:“ 东汉 班孟坚 之外,虽无超世之文,要亦不改故尚,亦不失 西京 旧物。”
分類:昔日风尚
《國語辭典》:习惯(習慣)  拼音:xí guàn
1.长期养成,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模式或地方风尚。《孔子家语。卷九。七十二弟子解》:「然少成则若性也,习惯若自然也。」《续孽海花》第四三回:「状元夫人既然打算在北京开码头,当然要晓得些北京的习惯。」
2.逐渐适应。如:「她已习惯都市里繁忙的生活步调。」《三侠五义》第一一二回:「那一派的骄侈倨傲,同流合污,已然习惯成性。」
《漢語大詞典》:凭风(憑風)
因袭其风尚。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夸饰:“自 宋玉 、 景差 ,夸饰始盛; 相如 凭风,诡滥愈甚。”
分類:因袭风尚
《國語辭典》:国魂(國魂)  拼音:guó hún
国家的灵魂。指一国特有的高贵精神与风尚。如:「振兴国魂」、「忠孝节义是我华夏民族的国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