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意象  拼音:yì xiàng
在主观意识中,被选择而有秩序的组织起来的客观现象。
《國語辭典》:气宇(氣宇)  拼音:qì yǔ
胸襟气度。南朝梁。陶弘景〈寻山志〉:「心容旷朗,气宇调畅。」
《國語辭典》:风范(風範)  拼音:fēng fàn
1.风采器识。如:「风范高雅」。《南齐书。卷三四。庾杲之传》:「杲之风范和润,善音吐。」
2.楷模。如:「一代风范」。《宋书。卷五九。张畅传》:「东南之秀,蚤树风范闻问悽怆,深切常怀。」
《國語辭典》:风望(風望)  拼音:fēng wàng
名声威望。《新唐书。卷一一四。崔融传》:「从为人严伟,立朝棱棱有风望。」
《漢語大詞典》:风轨(風軌)
(1).犹风度;作风。后汉书·独行传序:“虽事非通圆,良其风轨有足怀者。”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四·僧含:“ 元嘉 七年, 新兴 太守 陶仲祖 立 灵味寺 ,钦 含 风轨,请以居之。”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 唐 人则‘闺中少妇不知愁’、‘西宫夜静百花香’,婉孌中自矜风轨。”
(2).犹言教化法度。魏书·张彝传:“ 高祖 大圣临朝……开翦荆棘,徙御神县,更新风轨,冠带朝流。”北史·甄琛传:“请免所居官以肃风轨。”
(3).风标、轨范。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奏启:“必使理有典刑,辞有风轨,总法家之式,秉儒家之文。” 清 谭嗣同 《三十自纪》:“若夫 汉武帝 命 所忠 求 相如 遗书, 魏文帝 詔天下上 孔融 文章,渐昭风轨,犹无集名。”
《漢語大詞典》:体度(體度)
察考;体味揣度。《元典章·户部十二·物价》:“由本路申户部,并要体度是实,保结申报。” 明 徐渭 《奉师季先生书》之二:“解书,惟有虚者活者,可以吾心体度而发明之。”
《國語辭典》:雅范(雅範)  拼音:yǎ fàn
对别人风范的美称。《儒林外史》第四六回:「今日得见雅范,实为深幸。」
《漢語大詞典》:仪质(儀質)
姿容;风度。 唐 牛僧孺 《幽怪录·崔书生》:“至期,女及姊皆到。其姊亦仪质极丽,送留女归於 崔 生 。”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上:“此马高大,称卿仪质,不必让也。”新唐书·韦述传:“时 述 方少,仪质陋侻。” 清 褚人穫 《坚瓠十集·赵璘短小》:“ 唐 赵璘 仪质琐陋,成名始婚。”
分類:姿容风度
《國語辭典》:翩翩  拼音:piān piān
1.鸟轻飞的样子。《文选。曹植。赠白马王彪诗》:「归鸟赴乔林,翩翩厉羽翼。」唐。白居易〈燕诗示刘叟〉诗:「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
2.行动轻快的样子。如:「翩翩起舞」。《楚辞。屈原。九歌。湘君》:「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唐。白居易〈新乐府。卖炭翁〉:「两骑翩翩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3.往来的样子。《文选。左思。吴都赋》:「其邻则有任侠之靡,轻訬之客,缔交翩翩,傧从弈弈。」也作「幡幡」。
4.自得自喜的样子。《文选。张华。鹪鹩赋》:「翩翩然,有以自乐也。」
5.形容文采风流的样子。《文选。曹丕。与吴质书》:「元瑜书记翩翩,致足乐也。」
6.形容举止洒脱的样子。《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在门缝里窥看,只见闻人生逸致翩翩,有出尘之态。」
《國語辭典》:风采(風采)  拼音:fēng cǎi
风姿文采。《汉书。卷六八。霍光传》:「初辅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闻其风采。」唐。韩愈〈与鄂州柳中丞书〉:「行事适机宜,而风采可畏爱。」
《國語辭典》:大风(大風)  拼音:dà fēng
1.麻疯之类的恶疾。
2.通用风级表的第八级风。
3.鸷鸟。《淮南子。本经》:「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邱之泽。」
4.大收益。《儒林外史》第一三回:「这个事都讲破!破了还有个大风?」
《漢語大詞典》:大风子(大風子)
常绿乔木,果实象球,种子卵形。种子榨的油叫大风子油。中医用其种子或油为祛风杀虫药,性热,有毒,主治麻风、恶疮、疥癣等。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二·大风子:“今海南诸番国皆有之,按 周达观 《真腊记》云:‘大风乃大树之子,状如椰子而圆,其中有核数十枚,大如雷丸子,中有仁白色,久则黄而油,不堪入药。’”
《國語辭典》:儒雅  拼音:rú yǎ
学养深厚,气度雍容。《三国志。卷一八。魏书。李典传》:「典好学问,贵儒雅,不与诸将争功。」《儒林外史》第四四回:「镇台见他美如冠玉,衣冠儒雅,和他行礼奉坐。」
《國語辭典》:凤毛(鳳毛)  拼音:fèng máo
1.凤凰的羽毛。
2.称誉人文采俊秀,能继承其父风范。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王敬伦风姿似父,作侍中,加授桓公,公服从大门人。桓公望之,曰:『大奴固自有凤毛。』」
《國語辭典》:凤毛麟角(鳳毛麟角)  拼音:fèng máo lín jiǎo
比喻稀罕珍贵的人、物。明。汪廷讷《种玉记》第二九出:「驸马是凤毛麟角,公主是玉叶金枝,在钓惟缗,果然是王侯之配。」也作「麟角凤毛」。
《國語辭典》:风韵(風韻)  拼音:fēng yùn
1.优美的容貌姿态。唐。李白〈赠宣州灵源寺仲浚公〉诗:「风韵逸江左,文章动海隅。」《大宋宣和遗事。亨集》:「饮多时也,天子带酒观师师之貌,越越的风韵。」
2.优雅的韵味。唐。无名氏〈李谟〉:「想其风韵,尤敬人神。」
《國語辭典》:标格(標格)  拼音:biāo gé
气度、风范。唐。杜甫〈奉赠李八丈判官〉诗:「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薛仁贵征辽事略》:「观其标格,非久困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