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音韵(音韻)  拼音:yīn yùn
由声母、韵母和声调构成的汉字字音。也称为「声韵」。
《國語辭典》:仪表(儀表)  拼音:yí biǎo
1.准则、模范。《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以为人主天下之仪表也,主倡而臣和,主先而臣随。」
2.容貌举止。南朝梁。沈约 齐丞相豫章文宪王碑:「位冠朝首,仪表瑰雄,风神秀杰。」《宋史。卷二五二。杨承信传》:「杨承信身长八尺,美仪表。」
3.测量指示的器具。如驾驶座前指示速度、高度、油量的表。也作「仪表」。
《國語辭典》:丰采  拼音:fēng cǎi
誉称他人的姿态仪容。《儒林外史》第八回:「前晤尊公大人,幸瞻丰采。」
《國語辭典》:形貌  拼音:xíng mào
形体相貌。《三国志。卷一八。魏书。典韦传》:「形貌魁梧,旅力过人,有志节任侠。」《三国演义》第九三回:「令部卒形貌相似者,假扮姜维攻城。」
《漢語大詞典》:孤风(孤風)
孤高的风度、品格。 南朝 宋 王僧达 《祭颜光禄文》:“清交素友,比景共波,气高 叔夜 ,严方 仲举 ,逸翮独翔,孤风絶侣。” 唐 黄滔 《华岩寺开山始祖碑铭》:“刺史 河东 薛公 ,仰其孤风,復驰 开元 之僧,卫以入郡,日扣《华严》大义,几忘食寝。” 宋 沈与求 《〈和靖诗集〉跋语》:“ 和靖先生 ,孤风凛凛,可闻而不可见,所可得而见者,赖有诗存焉耳。”
《漢語大詞典》:丰标(丰標)
(1).风度,仪态。 宋 陈亮 《祭王天若父母文》:“虽不覩其丰标,而审其平生,敬其吉德。”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一折:“俺本是乘鸞艷质,他须有中雀丰标。” 明 冯梦龙 《挂枝儿·花开》:“有侍儿 惠柔 ,慕公丰标。”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姚安:“ 姚安 , 临洮 人,美丰标。”
(2).指容貌体态。 元 无名氏 《小醋大·情》套曲:“闷无语时将珠泪洒。愁转加,瘦损丰标只为他。” 明 徐士俊 《春波影》第三折:“懨懨弱息,冷冷空房,怯怯残生,瘦丰标,紧着褪。谁解我膏肓深病。”
(3).英俊;漂亮。 元 郑光祖 《智勇定齐》楔子:“ 卫 吴起 更丰标,任他有通天智巧。” 明 冯梦龙 《挂枝儿·眼里火》:“谁人不羡你,伶俐更丰标。”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此间来万去千的,不曾见有似舍人这等丰标的。”
《國語辭典》:儒将(儒將)  拼音:rú jiàng
兼具读书人才识与风度的将领。宋。苏辙 次韵王君北都偶成诗三首之一:「千夫奉儒将,百兽伏麒麟。」
《漢語大詞典》:俊人
风度高雅的人;才德超卓的人。南史·王规传:“ 王威明 风韵遒上,神峰标映,千里絶迹,百尺无枝,实俊人也。” 唐 刘禹锡 《唐故衡州刺史吕君集纪》:“五行秀气,得之居多者为俊人。” 清 方苞 《谢季方传》:“然先君子所交,皆 楚 越 遗老、乡邦俊人。” 柳亚子 《呈谢老觉哉一律》:“落落 湖 湘 几俊人?怜他 黄 宋 早成尘。”
《漢語大詞典》:雅度
(1).正度,国家规定的法度。晋书·张茂传:“每所经营,轻违雅度,实非士女所望於明公。”
(2).高雅的风度。 南朝 梁 沈约 《怀旧诗》之九:“ 豫州 怀风范,绰然标雅度。”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李约》:“ 约 雅度简远,有山林之致。”《西湖佳话·葛岭仙迹》:“尝闻贤人君子之涉世,即居仕路中吐握风云,亦宜有山水之雅度,如老先生今日是也。”
(3).高雅的度量。 晋 孙绰 《颍州府君碑》:“君天纵杰迈,奇逸卓犖,茂才亮拔,雅度恢廓。” 唐 王勃 《三国论》:“然 备 数困而意不折,终能大启西土者,其惟雅度最优乎?” 宋 苏轼 《与人书》之四:“恃公雅度阔略细谨耳,然亦皇恐不可言也。”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谁知他竟无一字怨尤,益加佩服老师的学识雅度。”
《國語辭典》:器度  拼音:qì dù
器识风度。《晋书。卷九六。列女传。慕容垂妻段氏传》:「范阳王有非常器度,若燕祚未终,其在王乎!」《北史。卷一○○。序传》:「幼好学,性沉敏宽和,美器度。」
《漢語大詞典》:龙姿(龍姿)
(1).旧指皇帝的姿质风度。后汉书·朱祐景丹等传赞:“婉孌龙姿,儷景同飜。” 李贤 注:“龙姿,谓 光武 也。”晋书·刘琨传:“陛下龙姿日茂,叡质弥光。”
(2).骏马的姿态。 宋 刘子翚 《明皇九马图》诗:“丹青倘不逢妙手,万世岂识真龙姿。” 明 何景明 《悼马诗》:“风尘思骏力,烟海失龙姿。”
《漢語大詞典》:霞举(霞舉)
(1).高耸貌。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浊漳水:“双闕昂藏,石壁霞举。” 元 冯奖翁 《金马门赋》:“济济令仪,灿曙色之霞举。”
(2).风度轩昂貌。 晋 支遁 《释迦文佛像赞》:“人钦其哲,孰识其冥,望之霞举,即亦云津。”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语资:“ 李白 名播海内, 玄宗 於便殿召见,神气高朗,轩轩然若霞举。” 明 屠隆 《綵毫记·泛舟采石》:“老爷身著官锦袍,头戴华阳巾,仙风道气,轩轩霞举。”
(3).喻高远。 唐 道宣 续高僧传·译经四·梵僧那提:“词出珠联,理畅霞举。”
(4).飘行;飞升。 南唐 刘崇远 金华子杂编卷下:“既醺酣,即以手握衫袖霞举掉臂而行。” 明 陈继儒 《香案牍·白石生》:“ 生 煮白石为粮,问之何不霞举。”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其(狐)饮食男女,生老病死,亦与人同。若夫飞升霞举,又自一事。”
《漢語大詞典》:风止(風止)
风度举止。晋书·庾亮传:“ 亮 甚惧,及见 侃 ,引咎自责,风止可观。”南齐书·张融传:“ 融 风止诡越,坐常危膝,行则曳步。”
讽劝阻止。史记·梁孝王世家:“ 李太后 亦私与食官长及郎中 尹霸 等士通乱,而王与 任王后 以此使人风止 李太后 , 李太后 内有淫行,亦已。”
《國語辭典》:礼度(禮度)  拼音:lǐ dù
礼节法度。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一折:「闾阎百姓,不知帝王家礼度。」
《國語辭典》:神韵(神韻)  拼音:shén yùn
1.人的精神气度。《宋书。卷六六。王敬弘传》:「故侍中、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敬弘,神韵冲简,识宇标峻。」
2.文章书画的精神韵味。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一。论画六法》:「至于鬼神人物,有生动之可状,须神韵而后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