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专车节
 
专车骨
 
戮房风
 
汪冈骨
 
防风后至
 
防风戮
 
防风骨
 
骨专车
 
骨节专车


《国语》卷五〈鲁语下·孔丘论大骨〉~23~
吴伐越,堕会稽,获骨焉,节专车。吴子使来好聘,且问之仲尼,曰:「无以吾命。」宾发币于大夫,及仲尼,仲尼爵之。既彻俎而宴,客执骨而问曰:「敢问骨何为大?」仲尼曰:「丘闻之: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其骨节专车。此为大矣。」客曰:「敢问谁守为神?」仲尼曰:「山川之灵,足以纪纲天下者,其守为神;社稷之守者,为公侯。皆属于王者。」客曰:「防风何守也?」仲尼曰:「汪芒氏之君也,守封、嵎之山者也,为漆姓。在虞、夏、商为汪芒氏,于周为长狄,今为大人。」客曰:「人长之极几何?」仲尼曰:「僬侥氏长三尺,短之至也。长者不过十之,数之极也。」
《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92~
吴伐越,堕会稽,得骨节专车。吴使使问仲尼:「骨何者最大?」仲尼曰:「禹致群神于会稽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其节专车,此为大矣。」吴客曰:「谁为神?」仲尼曰:「山川之神足以纲纪天下,其守为神,社稷为公侯,皆属于王者。」客曰:「防风何守?」仲尼曰:「汪罔氏之君守封、禺之山,为釐姓。在虞、夏、商为汪罔,于周为长翟,今谓之大人。」客曰:「人长几何?」仲尼曰:「僬侥氏三尺,短之至也。长者不过十之,数之极也。」于是吴客曰:「善哉圣人!」

例句

又如防风死后骨,又如于菟活时额。 吴融 太湖石歌

典故
萧劳风骨
  
萧郎漂泊
 
萧郎眼
 
萧郎路人


《云溪友议》卷上〈襄阳杰〉
又有崔郊秀才者,寓居于汉上,蕴积文艺,而物产罄悬。无何,与姑婢通,每有阮咸之从。其婢端丽,饶彼音律之能,汉南之最也。姑贫,鬻婢于连帅。连帅爱之,以类无双,给钱四十万,宠眄弥深。郊思慕无已,即强亲府署,愿一见焉。其婢因寒食来从事家,值郊立于柳阴,马上连泣,誓若山河。崔生赠之以诗曰:「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或有嫉郊者,写其诗于座,公?诗,令召崔生,左右莫之测也。郊则忧悔而已,无处潜遁也。及见郊,握手曰:「『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便是公制作也。四百千,小哉!何靳一书,不早相示!」遂命婢同归,至于帏幌奁匣,悉为增饰之,小阜崔生矣。

例句

萧郎不顾凤楼人,云涩回车泪脸新。 上元夫人 留别

胸前空带宜男草,嫁得萧郎爱远游。 于鹄 题美人

萧郎独宿落花夜,谢女不归明月春。 刘沧 代友人悼姬

欲陈汉帝登封草,犹待萧郎寄内书。 李益 中桥北送穆质兄弟应制戏赠萧二策

今朝几许风吹落,闻道萧郎最惜多。 杨巨源 临水看花

萧郎自小贤,爱客不言钱。 窦巩 赠萧都官

《國語辭典》:风骨(風骨)  拼音:fēng gǔ
1.坚强不屈的性格。《晋书。卷一三○。赫连勃勃载记》:「其器识高爽,风骨魁奇。」唐。高适〈答侯少府〉诗:「性灵出万象,风骨超常伦。」
2.风格与精神。《魏书。卷八二。祖莹传》:「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何能共人同生活也。」
《国语辞典》:汉魏风骨(汉魏风骨)  拼音:hàn wèi fēng gǔ
东汉末年建安时期诗歌所表现出的特色。此时期的诗歌刚健遒劲,和齐梁时期的采丽摛文迥然不同。也称为「建安风骨」。
《国语辞典》:风骨峭峻(风骨峭峻)  拼音:fēng gǔ qiào jùn
峭峻,又高又陡。风骨峭峻形容人的品格刚正有骨气,亦用以比喻诗文画书的风格雄健有力。唐。韩愈〈感春〉诗五首之四:「孔丞别我适临汝,风骨峭峻遗尘埃。」
《分类字锦》:风骨倾城(风骨倾城)
苏轼 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支诗 不须更待妃子笑,风骨自是倾城姝。
分类:荔支
《分类字锦》:风骨专车(风骨专车)
方岳 猫笋诗 老去烟姿元耸壑,生来风骨巳专车。
《國語辭典》:建安风骨(建安風骨)  拼音:jiàn ān fēng gǔ
汉末建安时期的诗歌创作中,以表现出明朗刚健、悲凉慷慨为主要的特色。此时期重要的作家有曹氏父子和建安七子等。也称为「汉魏风骨」。
《漢語大詞典》:建安骨
指 汉 魏 之际 曹操 父子和 建安 七子等人诗文的刚健遒劲的风格。 建安 , 汉献帝 年号。 唐 李白 《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 蓬莱 文章建安骨,中间 小谢 又清发。” 王琦 注:“ 东汉 建安 之末,有 孔融 、 王粲 、 陈琳 、 徐干 、 刘楨 、 应瑒 、 阮瑀 及 曹 氏父子所作之诗,世谓之建安体。风骨遒上,最饶古气。”亦称“ 建安风骨 ”。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评:“ 黄初 之后,惟 阮籍 《咏怀》之作极为高古,有建安风骨。”
《國語辭典》:气质(氣質)  拼音:qì zhí
性情、秉性。指个人性格上的特徵,常受个体的家庭背景、生理状态、社会环境影响。《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那胡生比铁生,不但容貌胜他,只见风流身分,温柔性格,在行气质,远过铁生。」《儒林外史》第四四回:「我出门三十多年,你长大成人了,怎么学出这般一个下流气质。」
《漢語大詞典》:风棱(風棱,風稜)
亦作“ 风稜 ”。
(1).风威;使人敬畏的气势。 唐 韩愈 《送侯参谋赴河中幕》诗:“提师十万餘,四海钦风棱。” 顾嗣立 注:“《汉·李广传》:‘威稜憺乎都国。’ 李奇 曰:‘神灵之威曰稜。’” 唐 司空图 《太尉瑯琊王公河中生祠碑》:“ 烟阁 丹青,上将之风稜如在。” 宋 王安石 《贺钤辖柴太保启》:“属关掌於支郡,阻面庆於宾荣,瞻企风棱,岂胜欣悚!” 清 恽敬 《张皋文墓志铭》:“ 皋文 清羸,须眉作青紺色,面有风稜而性特和易,与人交,无贤不肖皆乐之。”
(2).犹风骨。指刚正不阿的品格。 南唐 尉迟偓 中朝故事:“翰林承旨 郑畋 为制词,略曰:早以文学,叠中殊科;风稜甚高,恭慎无玷。”
《漢語大詞典》:真骨
(1).指诗画不同凡俗的风骨。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卷上:“其源出於《古诗》,仗气爱奇,动多振絶,真骨凌霜,高风跨俗。”
(2).犹骏骨。借指良材。 唐 杜甫 《杨监又出画鹰十二扇》诗:“干戈少暇日,真骨老崖嶂。”
《國語辭典》:风概(風概)  拼音:fēng gài
风度气概。《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始救生人,终明风概。」《宋书。卷五七。蔡廓传》:「幼立风概,家行尤谨。」
《漢語大詞典》:风岸(風岸)
(1).风味之河岸。 唐 无可 《送韩校书赴江西》诗:“折苇鸣风岸,遥烟起暮苹。”
(2).犹风骨。指人的品格,性格。新唐书·宦者传上·仇士良:“ 李石 辅政,稜稜有风岸。” 明 宋濂 《故天台朱府君霞坞阡表》:“自为童子时,风岸孤鶱,昂然野鹤之在鸡羣。”
《漢語大詞典》:品骨
风骨;格调。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五:“﹝ 谭献 ﹞著有復堂词,品骨甚高,源委悉达。”
分類:风骨格调
《國語辭典》:风力(風力)  拼音:fēng lì
1.风的力量。如:「帆船靠风力行驶。」
2.人的风采骨力。《宋史。卷三二四。张亢传》:「奎治身有法度,风力精彊,所至有治迹。」《醒世恒言。卷二九。卢太学诗酒傲王侯》:「那知汪知县因扳翻了个有名富豪,京中多道他有风力,到得了个美名,行取入京,升为给事之职。」
《國語辭典》:萧郎(蕭郎)  拼音:xiāo láng
本指未称帝前的梁武帝萧衍。见《梁书。卷一。武帝纪上》。后世诗词中常借为女子对所喜爱男子的泛称。唐。崔郊 赠去婢诗:「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如今一旦要把萧郎做个路人看待,却如何甘心得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