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飘忽(飄忽)  拼音:piāo hū
1.来往不定。如:「这批盗贼的行踪飘忽,出没无定。」东周战国。宋玉〈风赋〉:「飘忽淜滂,激飏熛怒。」
2.迅捷、一瞥即逝。三国魏。曹植〈洛神赋〉:「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宋。苏轼〈满江红。江汉西来〉词:「不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
《国语辞典》:飘忽不定(飘忽不定)  拼音:piāo hū bù dìng
形容出没不定。如:「他的行踪飘忽不定,很难掌握。」
《国语辞典》:行踪飘忽(行踪飘忽)  拼音:xíng zōng piāo hū
往来行止不定。如:「老和尚云游天下,行踪飘忽,很难联络。」《洪秀全演义》第二六回:「况洪军遍地,声东击西,行踪飘忽,故庐州有此警信,亦未可定,似此不用思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