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786,分12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典故(续上)
星使双飞
二赵
飞鹤传书
隋苑飞萤
飞帛
飞车
飞刍
飞弹圆熟
飞渡
双鹅飞(又作:飞鹅)
飞凫
西园飞盖(又作:飞盖南园 ...)
飞光
一片花飞减却春(又作:花飞春减 ...)
飞鸿遵渚
典故
一星
   
使者星
  
使车星
 
入蜀星
 
两使车
 
两星使
 
史兴鞍
 
星下
  
星使双飞
 
星传
 
星去
 
星文动九霄
 
星是使
   
星辰动
 
星随使者车
 
流星汉使尊
 
万里星隋
  
驿骑如星

相关人物
李合


《后汉书》卷八十二上〈方术列传上·李合〉~277~
李合字孟节,汉中南郑人也。父颉,以儒学称,官至博士。合袭父业,游太学,通五经。善《河洛》风星,外质朴,人莫之识。县召署幕门候吏。和帝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单行,各至州县,观采风谣。使者二人当到益部,投合候舍。时夏夕露坐,合因仰观,问曰:「二君发京师时,宁知朝廷遣二使邪?」二人默然,惊相视曰:「不闻也。」问何以知之。合指星示云:「有二使星向益州分野,故知之耳。」
《艺文类聚》卷一〈天部上·星〉~2~
《李合传》曰:公好天文之术,和帝遣使者观风俗,有二使向益州。夏月,合露坐,问二人曰:「君发京师,宁知二使何时发?」二人惊问曰:「何以知之?」公指星曰:「有二使星来向益部。」
《晋书》卷十一《天文志上》
毕附耳南八星曰天节,主使臣之所持者也。

简释

使臣星:喻指朝廷使者。唐王维《送邢桂州》:“明珠归合浦;应逐使臣星。”


例句

偶逐星车犯虏尘,故乡常恐到无因。 储嗣宗 随边使过五原

贺客移星使,丝纶出紫微。 刘商 送杨闲侍御拜命赴上都

星使出关东,兵符赐上公。 刘禹锡 奉送裴司徒令公自东都留守再命太原

天威巡虎落,星使出鸳行。 刘禹锡 覆粮使

能邀五马送,自逐一星还。 刘长卿 奉陪使君西庭送淮西魏判官

江上逢星使,南来自会稽。 刘长卿 贾侍郎自会稽使回篇什盈卷兼蒙见寄一首与余有挂冠之期因书数事率成十韵

昨夜星辰动,仙郎近汉关。 吴融 关东献兵部刘员外

星使下仙京,云湖喜昼晴。 孙逖 同邢判官寻龙湍观归湖中

遥瞻使者星,便是郎官应。 孙逖 和左司张员外自洛使入京中路先赴长安逢立春日赠韦侍御等诸公

星使行看入,云仙意转催。 孙逖 送周判官往台州

潭壑随星使,轩车绕春色。 孙逖 送杨法曹按括州

明年拜真月,南斗使星归。 孙逖 送赵评事摄御史监军岭南

云中昨夜使星动,西门驿楼出相送。 岑参 送张献心副使归河西杂句

昨夜动使星,今旦送征鞍。 岑参 送张秘书充刘相公通汴河判官便赴江外觐省

鸡林君欲去,立册付星轺。 李昌符 送人入新罗使

前驱二星去,开险五丁忙。 杜牧 奉和门下相公送西川相公兼领相印出镇全蜀诗十八韵

星传指湘江,瑶琴多楚调。 权德舆 送崔端公赴度支江陵院三韵

西南使星去,远彻通朝聘。 权德舆 送袁中丞持节册南诏五韵

今宵燕分野,应见使星过。 武元衡 送冯谏议赴河北宣慰

使星随驿骑,归路有秋风。 独孤及 送游员外赴淮西

明珠归合浦,应逐使臣星。 王维 送邢桂州

华堂良宴开,星使自天来。 卢士政 奉陪武相公西亭夜宴陆郎中

星使自天丹诏下,雕鞍照地数程中。 卢渥 题嘉祥驿

拥传星还去,过池凤不留。 钱起 奉送刘相公江淮催转运

风生黑山道,星下紫微天。 钱起 奉送户部李郎中充晋国副节度出塞

极目烟霞外,孤舟一使星。 钱起 赋得绵绵思远道送岑判官入岭

朝天绣服乘恩贵,出使星轺满路光。 钱起 送裴頔侍御使蜀

辞天使星远,临水涧霜秋。 钱起 重送陆侍御使日本

典故 
汉宫姊妹
 
相关人物
赵飞燕
 
赵合德


《汉书》卷九十七下〈外戚列传下·孝成赵皇后〉~3988~
孝成赵皇后,本长安宫人。初生时,父母不举,三日不死,乃收养之。及壮,属阳阿主家,学歌舞,号曰飞燕。成帝尝微行出,过阳阿主,作乐。上见飞燕而说之,召入宫,大幸。有女弟复召入,俱为倢伃,贵倾后宫。
典故
两鹤随轩
 
放鹤
 
飞鹤传书


《宋人轶事汇编》卷七〈林逋常秩陈恬〉~36~
林逋隐居孤山,常畜两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复入笼内。逋常泛小艇,游西湖诸寺。有客至,则一童子出应门,延客坐,为开笼放鹤,良久,逋必棹小舟返。盖常以鹤飞为验也。逋常谓人曰:「世界间事皆能为之,独不能担粪与著棋。」
典故
十斛秋萤
 
放萤苑
 
流萤梦
 
萤火十升
 
隋苑飞萤


《太平御览》卷九百四十五〈虫豸部二·萤〉~4329~2~
《隋书》:「大业十二年,炀帝幸景华宫,徵求萤火,得数斛,夜出游山而放之,光遍岩谷。」
典故

《欧阳修全集·居士集》卷三十九〈御书阁记〉
醴陵县东二十里,有宫曰登真,其前有山,世传仙人王乔炼药于此。唐开元间,神仙道家之说兴,天子为书六大字,赐而揭焉。太宗皇帝时,诏求天下前世名山异迹,而尤好书法,闻登真有开元时所赐字,甚奇,乃取至京师阅焉,已而还之,又赐御书飞白字使藏焉。其后登真大火,独飞白书存。康定元年,道士彭知一探其私笈以市工材,悉复宫之旧,建楼若干尺以藏赐书。予之故人处士任君为予言其事,来乞文以志,凡十馀请而不懈。予所领职方,悉掌天下图书,考图验之,醴陵老佛之居凡八十,而所谓登真者,其说皆然,乃为之记。
典故

《山海经·海外西经》
「奇肱之国在其北,其人一臂三目,有阴有阳,乘文马。有鸟焉,两头,赤黄色,在其旁。」晋·郭璞注:「其人善为机巧,以取百禽;能作飞车,从风远行。汤时得之于豫州界中,即坏之,不以示人。后十年西风至,复作遣之。」

例句

谁能驾飞车,相从观海外。 韩愈 感春三首

典故

《汉书》卷六十四上〈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列传上·主父偃〉~2798~
主父偃,齐国临菑人也。学长短从横术,晚乃学易、春秋、百家之言。游齐诸子间,诸儒生相与排傧,不容于齐。家贫,假贷无所得,北游燕、赵、中山,皆莫能厚,客甚困。以诸侯莫足游者,元光元年,乃西入关见卫将军。将军数言上,上不省。资用乏,留久,诸侯宾客多厌之,乃上书阙下。朝奏,暮召入见。所言九事,其八事为律令,一事谏伐匈奴,曰:昔秦皇帝任战胜之威,蚕食天下,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务胜不休,欲攻匈奴,李斯谏曰:「不可。夫匈奴无城郭之居,委积之守,迁徙鸟举,难得而制。轻兵深入,粮食必绝;运粮以行,重不及事。得其地,不足以为利;得其民,不可调而守也。胜必弃之,非民父母。靡敝中国,甘心匈奴,非完计也。」秦皇帝不听,遂使蒙恬将兵而攻胡,却地千里,以河为境。地固泽卤,不生五谷,然后发天下丁男以守北河。暴兵露师十有馀年,死者不可胜数,终不能踰河而北。是岂人众之不足,兵革之不备哉?其势不可也。又使天下飞刍挽粟,起于黄、腄、琅邪负海之郡,转输北河,率三十钟而致一石。男子疾耕不足于粮饷,女子纺绩不足于帷幕。百姓靡敝,孤寡老弱不能相养,道死者相望,盖天下始叛也。唐·颜师古注曰:「运载刍?,令其疾至,故曰飞刍也。挽谓引车船也,音晚。」
典故
飞弹圆熟

相关人物
沈约


《南史》卷二十二〈王昙首列传·王筠〉~609~
沈约每见筠文咨嗟,尝谓曰:「昔蔡伯喈见王仲宣,称曰王公之孙,吾家书籍悉当相与。仆虽不敏,请附斯言。自谢朓诸贤零落,平生意好殆绝,不谓疲暮复逢于君。」约于郊居宅阁斋,请筠为草木十咏书之壁,皆直写文辞,不加篇题。约谓人曰:「此诗指物程形,无假题署。」约制郊居赋,搆思积时,犹未都毕,示筠草。筠读至「雌霓连蜷」,约抚掌欣抃曰:「仆常恐人呼为霓」。次至「坠石?星」及「冰悬埳而带坻」,筠皆击节称赞。约曰:「知音者希,真赏殆绝,所以相要,政在此数句耳。」筠又尝为诗呈约,约即报书叹咏,以为后进擅美。筠又能用强韵,每公宴并作,辞必妍靡。约尝启上,言晚来名家无先筠者。又于御筵谓王志曰:「贤弟子文章之美,可谓后来独步。谢朓常见语云,『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近见其数首,方知此言为实。」
典故

《晋书》卷三十四〈杜预列传〉~029~
预以太康元年正月,陈兵于江陵,遣参军樊显、尹林、邓圭、襄阳太守周奇等率众循江西上,授以节度,旬日之间,累克城邑,皆如预策焉。又遣牙门管定、周旨、伍巢等率奇兵八百,泛舟夜渡,以袭乐乡,多张旗帜,起火巴山,出于要害之地,以夺贼心。吴都督孙歆震恐,与伍延书曰:「北来诸军,乃飞渡江也。」吴之男女降者万馀口,旨、巢等伏兵乐乡城外。歆遣军出距王浚,大败而还。旨等发伏兵,随歆军而入,歆不觉,直至帐下,虏歆而还。故军中为之谣曰:「以计代战一当万。」于是进逼江陵。吴督将伍延伪请降而列兵登陴,预攻克之。既平上流,于是沅湘以南,至于交广,吴之州郡皆望风归命,奉送印绶,预仗节称诏而绥抚之。凡所斩及生获吴都督、监军十四,牙门、郡守百二十馀人。又因兵威,徙将士屯戍之家以实江北,南郡故地各树之长吏,荆土肃然,吴人赴者如归矣。
典故
双鹅飞
 
飞鹅


《晋书》卷二十八《五行中志》
孝怀帝永嘉元年二月,洛阳东北步广里地陷,有苍白二色鹅出,苍者飞翔冲天,白者止焉。此羽虫之孽,又黑白祥也。陈留董养曰:「步广,周之狄泉,盟会地也。白者,金色,国之行也。苍为胡象,其可尽言乎?」是后,刘元海、石勒相继乱华。

例句

双鹅飞洛阳,五马渡江徼。 李白 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

始看晋幕飞鹅入,旋闻齐垒啼乌声。 贺朝 从军行

典故

《艺文类聚》卷六十卷〈军器部·箭〉~088~
《六韬》曰:陷坚阵,败强敌。大黄参连弩,飞凫电影自副,飞凫赤茎白羽,以铁为首。电影青茎赤羽,以铜为首。
典故 
西园盖
 
西园飞盖
 
飞盖南园
 
飞盖相从
 
飞盖西园

相关人物
曹丕(魏文帝)


《昭明文选》卷二十〈诗甲·公宴·公宴诗〉~943~
公子敬爱客,终宴不知疲。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参差。秋兰被长阪,朱华冒绿池。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神飙接丹毂,轻辇随风移。飘飖放志意,千秋长若斯。
《昭明文选》卷二十二、三国魏·曹丕《芙蓉池作》
乘辇夜行游,逍遥步西园。
《昭明文选》卷三十、南朝宋·沈约《应王中丞思远咏月》
「高楼切思妇,西园游上才。」唐·吕向注:「西园谓魏氏邺都之西园也。文帝每以月夜集文人才子共游于西园。」

例句

西园置酒地,日夕簪裾列。 刘驾 送李殷游边

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 张说 恩制赐食于丽正殿书院宴赋得林字

千秋谷门外,明月照西园。 张说 惠文太子挽歌二首

城郭为虚人代改,但有西园明月在。 张说 邺都引

我祖西园事,言之独伤怀。 曹邺 寄贾驰先辈

暂弭西园盖,言事东皋粟。 李峤 和同府李祭酒休沐田居

因绝西园赏,临风一咏诗。 李白 初月

相去千馀里,西园明月同。 王维 送熊九赴任安阳

西园有明月,修竹韵悲风。 卢僎 让帝挽歌词二首

更待西园月,金尊乐未终。 祖咏 宴吴王宅

北堂未安寝,西园聊骋望。 董思恭 咏月

西园宴公子,北里召王侯。 郑愔 夜游曲

西园徒自赏,南飞终未安。 骆宾王 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之秋月

典故
相关人物
沈约


《昭明文选》卷二十二〈诗乙·游览·宿东园〉~06~
陈王斗鸡道,安仁采樵路。东郊岂异昔,聊可闲余步。野径既盘纡,荒阡亦交互。槿篱疏复密,荆扉新且故。树顶鸣风飙,草根积霜露。惊麇去不息,征鸟时相顾。茅栋啸秋鸱,平岗走寒兔。夕阴带曾阜,长烟引轻素。飞光忽我遒,宁止岁云暮。若蒙西山药,颓龄傥能度。

例句

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 李贺 苦昼短

典故
一片花飞减却春
 
故飘万点
 
花飞春减
 
花飞减半
 
飞红万点
 
飞花万点


《全唐诗》卷二百二十五〈曲江二首〉
〈曲江二首〉其一:「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且看欲尽花经眼【且看欲尽花惊眼】,莫厌伤多酒入唇。江上小堂巢翡翠【江上小棠巢翡翠】,花【案:即芙蓉苑。】【苑边高冢卧麒麟】。边高冢卧麒麟。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何用浮荣绊此身】【何事浮名绊此身】【何事浮荣绊此身】。」
典故
飞鸿遵渚
 
鸿遵楮


《毛诗正义》卷八之三〈国风·豳风·九罭〉~302~
九罭之鱼,鳟鲂。我觏之子,衮衣绣裳。鸿飞遵渚,公归无所。于女信处。鸿飞遵陆,公归不复。于女信宿。是以有衮衣兮,无以我公归兮,无使我心悲兮。汉·毛亨传:「鸿不宜循渚也。」汉·郑玄笺:「鸿,大鸟也。不宜与鹥之属飞而循渚,以喻周公今与凡人处东都之邑,失其所也。」
《漢語大詞典》:二星
(1).犹双星。指牵牛、织女,比喻夫妇。 唐 刘长卿 《哭张员外继》诗:“慟哭 钟陵 下,东流与别离。二星来不返,双剑没相随。”题注:“公及夫人相次没于 洪州 。”
(2).即二使星。 唐 孔德绍 《送蔡君知入蜀》诗之二:“ 灵关 九折险, 蜀 道二星遥。”
《國語辭典》:使星  拼音:shǐ xīng
汉代李合从观星象中,推知朝廷派了两位使者到来。见《后汉书。卷八二。方术传上。李合传》。后用来称呼朝廷派来的使者。唐。钱起 重送陆侍御使日本诗:「辞天使星远,临水涧霜秋。」宋。晏殊 浣溪沙。绿叶红花媚晓烟词:「可惜异香珠箔外,不辞清唱玉尊前。使星归觐九重天。」也称为「星使」。
分類:使者称使
《漢語大詞典》:使臣星
即使星。 唐 王维 《送邢桂州》诗:“明珠归 合浦 ,应逐使臣星。”参见“ 使星 ”。
分類:即使
《國語辭典》:使星  拼音:shǐ xīng
汉代李合从观星象中,推知朝廷派了两位使者到来。见《后汉书。卷八二。方术传上。李合传》。后用来称呼朝廷派来的使者。唐。钱起 重送陆侍御使日本诗:「辞天使星远,临水涧霜秋。」宋。晏殊 浣溪沙。绿叶红花媚晓烟词:「可惜异香珠箔外,不辞清唱玉尊前。使星归觐九重天。」也称为「星使」。
分類:使者称使
《國語辭典》:星使  拼音:xīng shǐ
古时使臣的尊称。参见「使星」条。唐。高适〈送柴司户充刘卿判官之岭外〉诗:「月卿临幕府,星使出词曹。」
《漢語大詞典》:星车(星車)
即星轺。 唐 徐坚 《饯许州宋司马赴任》诗:“旧许星车转,神京祖帐开。” 宋 王禹偁 《送罗著作两浙按狱》诗:“使印星车适旧游, 陶潜 今日在 瀛洲 。”参见“ 星軺 ”。
《漢語大詞典》:星轺(星軺)
使者所乘的车。亦借指使者。 唐 宋之问 《奉和梁王宴龙泓应教》:“水府沦幽壑,星軺下紫微。” 唐 白居易 《奉使途中戏赠张常侍》诗:“早风吹土满长衢,驛骑星軺尽疾驱。” 明 陆采 《明珠记·煎茶》:“曙光高,马嘶人起,梳洗上星軺。” 明 叶盛 水东日记·记王轸父家书事:“何冀上闻於天闕,过承下逮於星軺。” 清 方文 《送白安石先生司理滇南》诗之二:“水驛轻装偕今子,星軺絶域访遗贤。”
分類:使者指使
《漢語大詞典》:星轺(星軺)
使者所乘的车。亦借指使者。 唐 宋之问 《奉和梁王宴龙泓应教》:“水府沦幽壑,星軺下紫微。” 唐 白居易 《奉使途中戏赠张常侍》诗:“早风吹土满长衢,驛骑星軺尽疾驱。” 明 陆采 《明珠记·煎茶》:“曙光高,马嘶人起,梳洗上星軺。” 明 叶盛 水东日记·记王轸父家书事:“何冀上闻於天闕,过承下逮於星軺。” 清 方文 《送白安石先生司理滇南》诗之二:“水驛轻装偕今子,星軺絶域访遗贤。”
分類:使者指使
《國語辭典》:双星(雙星)  拼音:shuāng xīng
1.牵牛、织女二星。比喻夫妇二人。元。李俊民 七夕诗:「云汉双星聚散频,一年一度事还新。」元。马祖常 拟唐宫。银河七夕度双星词:「银河七夕度双星,桐树逢秋叶未零。」
2.两颗恒星因重力吸引而环绕其共同质心运动,称为「双星」。
《漢語大詞典》:二赵(二趙)
(1).指 十六国 的 前赵 与 后赵 。周书·王褒庾信传论:“若乃 鲁徵 、 杜广 、 徐光 、 尹弼 之畴,知名於二 赵 ; 宋谚 、 封奕 、 朱彤 、 梁讜 之属,见重於 燕 、 秦 。”
(2).指 西汉 赵飞燕 、 赵昭仪 姊妹。 宋 石延年 《小桃绝句》之一:“二 乔 二 赵 俱倾国,女弟娇彊意自先。” 清 余怀 板桥杂记·丽品:“卜居 半塘 ,一时名噪,人皆以二 赵 二 乔 目之。”
《漢語大詞典》:赵家姊妹(趙家姊妹)
指 赵飞燕 及其妹 合德 。 飞燕 善舞, 合德 柔媚,二人同得宠于 汉成帝 。 明 陈所闻 《懒画眉·赠赵鹿岩二歌者三阕》曲:“当筵惯作美人粧,舞袖风迴送暗香,只疑是 赵 家姊妹在 昭阳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邵女:“睹女,惊赞曰:‘好个美姑姑!假到 昭阳院 , 赵 家姊妹,何足数得!’” 沈昌直 《题美人对舞图》诗:“一种柔情谁得似, 赵 家姊妹 汉 宫中。”
《漢語大詞典》:飞帛(飛帛)
同“ 飞白 ”。 说郛卷十引 后蜀 马鉴 《续事始》:“飞帛书, 后汉 蔡邕 见门吏飞帛,因成字焉。” 宋 欧阳修 《御书阁记》:“ 太宗皇帝 时,詔求天下前世名山异迹,而尤好书法。闻 登真 有 开元 时所赐字,甚奇,乃取至京师閲焉,已而还之。又赐御书飞帛字使藏焉。其后 登真 大火,独飞帛书存。” 清 方文 《夜同叔则季贞饮彦远僧舍限韵》:“飞帛书尤妙,牵丝恨未谐。”
分類:后蜀
《國語辭典》:飞车(飛車)  拼音:fēi chē
1.可飞行于空中的车子。宋。苏轼〈金山妙高台〉诗:「我欲乘飞车,东访赤松子。」
2.开快车。如:「他一听到出事的消息,就立刻飞车赶到。」
3.快速行驶的车子。如:「云霄飞车」。
《漢語大詞典》:飞刍(飛芻)
见“ 飞芻輓粟 ”。
《國語辭典》:飞刍挽粟(飛芻輓粟)  拼音:fēi chú wǎn sù
令人载运刍草与粮食急速而至。《汉书。卷六四上。主父偃传》:「使天下飞刍挽粟,起于黄、腄、琅邪负海之郡,转输北河,率三十钟而致一石。」也作「飞米转刍」、「飞刍转饷」、「飞刍挽粒」、「飞刍挽粮」。
《漢語大詞典》:飞渡(飛渡)
在上空越过。晋书·杜预传:“北来诸军,乃飞渡 江 也。” 明 包捷 《吊方正学先生祠》诗:“革除青史人长在,飞渡金川路未明。” 邓中夏 《过洞庭》诗:“莽莽 洞庭湖 ,五日两飞渡。”
分類:上空越过
《國語辭典》:飞凫(飛鳧)  拼音:fēi fú
1.飞翔的凫鸟。《文选。曹植。洛神赋》:「体迅飞凫,飘忽若神。」
2.轻快迅速的小船。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并命舟楫以拯之。舸舟取其轻利,谓之飞凫。」
《漢語大詞典》:西园(西園)
(1).园林名。 汉 上林苑 的别名。文选·张衡〈东京赋〉:“岁维仲冬,大閲 西园 ,虞人掌焉,先期戒事。” 薛综 注:“ 西园 , 上林苑 也。”资治通鉴·汉灵帝光和四年:“帝著商贾服,从之饮宴为乐。又於 西园 弄狗,著进贤冠,带綬。”
(2).园林名。在 河南省 临漳县 邺县 旧治北,传为 曹操 所建。 三国 魏 曹植 《公宴诗》:“清夜游 西园 ,飞盖相追随。” 唐 张说 《邺都引》:“城郭为墟人代改,但见 西园 明月在。”
(3).园林名。在 江苏省 苏州市 。 明 代始建。其罗汉堂有五百罗汉像,姿态各殊,为 清 代泥塑杰作。
(4).园林名。在 湖北省 武昌县 西。资治通鉴·梁简文帝大宝元年:“辛酉, 纶 集其麾下於 西园 。”
《國語辭典》:飞光(飛光)  拼音:fēi guāng
1.散射光辉。南朝梁。江淹〈别赋〉:「日下壁而沈彩,月上轩而飞光。」
2.日月。指飞逝的光阴。南朝齐。沈约〈宿东园〉诗:「飞光忽我遒,宁止岁云暮。」唐。李贺〈苦昼短〉:「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