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786,分120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典故(续上)
飞虎威名
飞黄
飞魂招楚些
兔走乌飞(又作:乌飞兔走 ...)
飞近蛾绿
飞廉
倦羽飞还(又作:飞鸟倦未还 ...)
千山绝影飞禽怕(又作:千山鸟飞绝 ...)
飞奴
飞蓬
飞泉漱玉
飞觞
飞觞临水
飞上青云
一矢聊城飞去(又作:飞一箭 飞书)
典故
飞虎威名

相关人物
李克用


《北梦琐言》卷十七
河东李克用,其先回纥部人,世为蕃中大酋,受唐朝官职。太宗于北方沙?碛立沙?府,以招集降户。后克用祖朱邪执宜与其父曾依吐蕃。背吐蕃归朝,德宗于盐州置阴山府,以执宜为都督,后迁于神武川黄花堆之别墅,即今应州是也。执宜生赤心,以讨徐州庞勋功,赐国姓并名,号李国昌。懿宗问其先世所出,云:「本陇西金城人,依寓吐蕃。」帝曰:「我先与汝同乡里。」敕令编籍郑王房。始为云州大同军节度,次授鄜延、振武、代北三节度。其侄克让为羽林将军,其子克用最闻名,以破黄巢功,为太原节度使。子存勖,平梁、蜀,奄有中原,追尊执宜号懿祖、国昌号献祖、克用号太祖皇帝。太祖在妊十三月,载诞之夕,母后甚危,令族人市药于雁门,遇神人,教以率部人被介持旄,击钲鼓,跃马大躁,环所居三周而止。果如所教而生。是日,虹光烛室,白气充庭,井水暴溢。及能言,喜道军旅。年十二三,能连射双鸟,至于树叶针锋马鞭,皆能中之。曾于新城北以酒酹毗沙门天王塑像,请与仆交谈。天王被甲持矛,隐隐出于壁间。或所居帐内,时如火聚,或有龙形,人皆异之。尝随献祖征庞勋,临阵出没如神,号为「飞虎子」。眇(或云「睛邪」,非眇也。)一目,时号「独眼龙」。功业磊落,不可尽述。
典故

《淮南子》卷六〈览冥训〉~205~
「昔者,黄帝治天下,而力牧、太山稽辅之,以治日月之行律,治阴阳之气,节四时之度,正律历之数,别男女,异雌雄,明上下,等贵贱,使强不掩弱,众不暴寡,人民保命而不夭,岁时孰而不凶,百官正而无私,上下调而无尤,法令明而不闇,辅佐公而不阿,田者不侵畔,渔者不争隈,道不拾遗,市不豫贾,城郭不关,邑无盗贼,鄙旅之人相让以财,狗彘吐菽粟于路而无忿争之心,于是日月精明,星辰不失其行,风雨时节,五谷登孰,虎狼不妄噬,鸷鸟不妄搏,凤皇翔于庭,麒麟游于郊,青龙进驾,飞黄伏皂,诸北、儋耳之国莫不献其贡职。」东汉·高诱注:「飞黄,乘黄也。出西方,状如狐,背上有角,寿千岁。」
《昭明文选》卷三十五晋·张景阳(协)《七命》
「乃整云辂,骖飞黄,越奔沙,辗流霜,陵扶摇之风,蹑坚冰之津,旌拂霄崿,轨出苍垠,天清泠而无霞,野旷朗而无尘,临重岫而揽辔,顾石室而回轮。」唐·刘良注:「飞黄,神马也。」

例句

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 韩愈 符读书城南

早晚飞黄引同皂,碧云天上作鸾鸣。 韩琮 咏马

典故 
飞魂招楚些

相关人物
宋玉
 
屈原


《楚辞补注》卷九〈招魂〉~97~
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沬。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上无所考此盛德兮,长离殃而愁苦。帝告巫阳曰:「有人在下,我欲辅之。魂魄离散,汝筮予之!」巫阳对曰:「掌梦。上帝其难从。若必筮予之,恐后之谢,不能复用巫阳焉。」乃下招曰。魂兮归来。去君之恒干。何为四方些。舍君之乐处。而离彼不祥些。魂兮归来。东方不可以托些。长人千仞。惟魂是索些。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彼皆习之。魂往必释些。归来兮不可以托些。魂兮归来。南方不可以止些。雕题黑齿。得人肉以祀。以其骨为醢些。蝮蛇蓁蓁。封狐千里些。雄虺九首。往来倏忽。吞人以益其心些。归来兮不可以久淫些。魂兮归来。西方之害流沙千里些。旋入雷渊。靡散而不可止些。幸而得脱。其外旷宇些。赤蚁若象。玄蜂若壶些。五谷不生。丛菅是食些。其土烂人。求水无所得些。彷徉无所倚。广大无所极些。归来兮恐自遗贼些。魂兮归来。北方不可以止些。增冰峨峨。飞雪千里些。归来兮不可以久些。魂兮归来。君无上天些。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一夫九首。拔木九千些。豺狼从目。往来侁侁些。悬人以娭。投之深渊些。致命于帝。然后得瞑些。归来归来。往恐危身些。魂兮归来。君无下此幽都些。士伯九约。其角觺觺些。敦?血拇。逐人駓駓些。参目虎首。其身若牛些。此皆甘人。归来归来。恐自遗灾些。魂兮归来。入修门些。工视招君。背行先些。秦篝齐缕。郑绵络些。招具该备永啸呼些。魂兮归来。反故居些。
典故 
水眄兰情
  
玉兔金乌走
  
飞金走玉
 
飞鸟奔兔

参考典故
日中鸦


《全唐诗》卷五百六十五〈春愁〉
金乌长飞玉兔走,青鬓长青古无有。亲娥十六语如弦,未解贪花惜杨柳。吴鱼岭雁无消息,水誓兰情别来久【水盻兰情别来久】。劝君年少莫游春,暖风迟日浓于酒。
典故
飞近蛾绿


《醒世恒言》卷二十四〈隋炀帝逸游召谴〉~475~
绛仙善画长蛾眉,帝色不自禁。回辇,召绛仙,将拜婕妤。萧后性妒忌,故不克谐。帝寝兴罢,擢为龙舟首,号曰崆峒夫人。由是殿脚女争效为长蛾眉。司宫吏日给螺子黛五斛,号为蛾绿。
典故
相关人物
飞廉


《楚辞补注》卷一〈离骚经·王逸序〉~28~
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东汉·王逸注:「飞廉,风伯也。风为号令,以喻君命。言己使清白之臣,如望舒先驱求贤,使风伯奉君命于后,以告百姓。或曰:驾乘龙云,必假疾风之力,使奔属于后。」

例句

飞廉戢其威,清晏息纤纩。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

寄笺东南风,天门西北祈风通。丁宁附耳莫漏泄,薄命正值飞廉慵。 韩愈 月蚀诗效玉川子作

典故
倦羽飞还
 
飞鸟倦未还
 
飞鸟知还
 
鸟倦飞还

相关人物
陶潜


晋·陶潜《陶渊明集》卷五《归去来兮辞》
策扶老而流憩,时翘首而遐观。云无心而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例句

虚舟尚叹萦难解,飞鸟空惭倦未还。 崔橹 春晚岳阳言怀二首

典故
一蓑独钓丝千尺
 
千山绝影飞禽怕
 
千山鸟飞绝
 
千蹊万径行踪灭
 
野鸟千山飞绝
 
飞鸟千山绝


《全唐诗》卷三百五十二〈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典故

《开元天宝遗事》卷上〈传书鸽〉
张九龄少年时,家养群鸽,每与亲知书信往来,只以书系鸽足上,依所教之处,飞往投之。九龄目之为飞奴,时人无不爱讶。
典故

《毛诗正义》卷三之三〈国风·卫风·伯兮〉~40~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例句

侬心犹道青春在,羞看飞蓬石镜中。 薛涛 段相国游武担寺病不能从题寄

典故
飞泉漱玉

相关人物
陆机


《昭明文选》卷二十二〈诗乙·招隐·招隐诗〉~029~
明发心不夷,振衣聊踯躅。踯躅欲安之,幽人在浚谷。朝采南涧藻,夕息西山足。轻条象云构,密叶成翠幄。激楚伫兰林,回芳薄秀木。山溜何泠泠,飞泉漱鸣玉。哀音附灵波,颓响赴曾曲。至乐非有假,安事浇醇朴?富贵苟难图,税驾从所欲。唐·李善注引枚乘上书曰:「泰山之霤穿石。」楚辞曰:「吸飞泉之微液。」鸣玉,亦琼瑶也,见上注。
典故

《昭明文选》卷五〈赋丙·京都下·吴都赋〉~28~
其居则高门鼎贵,魁岸豪杰。虞魏之昆,顾陆之裔。歧嶷继体,老成弈世。跃马叠迹,朱轮累辙。陈兵而归,兰锜内设。冠盖云荫,闾阎阗噎。其邻则有任侠之靡,轻訬之客。缔交翩翩,傧从弈弈。出蹑珠履,动以千百。里宴巷饮,飞觞举白。翘关扛鼎。拚射壶博。鄱阳暴谑,中酒而作。
典故
飞觞临水

相关人物
束皙


《昭明文选》卷二十〈诗甲·公宴·应诏宴曲水作诗〉~962~
道隐未形,治彰既乱。帝?悬衡,皇流共贯。惟王创物,永锡洪算。仁固开周,义高登汉。祚融世哲,业光列圣。太上正位,天临海镜。制以化裁,树之形性。惠浸萌生,信及翔泳。崇虚非徵,积实莫尚。岂伊人和,寔灵所贶。日完其朔,月不掩望。航琛越水,辇赆踰障。帝体丽明,仪辰作贰。君彼东朝,金昭玉粹。德有润身,礼不愆器。柔中渊映,芳猷兰秘。昔在文昭,今惟武穆。于赫王宰,方旦居叔。有睟睿蕃,爰履奠牧。宁极和钧,屏京维服。朏魄双交,月气参变。开荣洒泽,舒虹烁电。化际无间,皇情爰眷。伊思镐饮,每惟洛宴。郊饯有坛,君举有礼。幕帷兰甸,画流高陛。分庭荐乐,析波浮醴。豫同夏谚,事兼出济。仰阅丰施,降惟微物。三妨储隶,五尘朝黻。途泰命屯,恩充报屈。有悔可悛,滞瑕难拂。唐·李善注引楚辞曰:伊思兮往古。毛诗曰:王在在镐,饮酒乐岂。引东阳无疑齐谐记,束对武帝曰:昔周公卜洛邑,因流水以汎酒,故逸诗曰:羽觞随流波。
《太平御览》卷三十〈时序部十五·三月三日〉~272~2~
续齐谐记曰晋武帝问尚书郎挚仲冶。三月三日曲水。其义何旨。答曰。汉章帝时。平原徐肇以三月初生三女。至三日而俱亡。一村以为怪。乃相推之水滨盥洗。因流以滥觞。曲水之义。盖起此也。帝曰。若如所谈。便非嘉事也。尚书郎束皙进曰。仲冶小生。不足以知此。臣请说其始。昔周公城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诗云。羽觞随东流。又秦昭王三日上巳置酒河曲。见金人自渊而出。奉水心剑曰。今君制有西夏。乃秦霸诸侯。乃因此处立为曲水。二汉相沿。皆为盛业。帝曰。善。赐金五十斤。而左迁仲冶为阳城令。
典故
自致青冥上
 
自致青云上
 
青云人
   
青云志应
   
青云自致
  
飞上青云
 
魏雎张禄


《史记》卷七十九〈范雎蔡泽列传·范雎〉~243~
范雎归取大车驷马,为须贾御之,入秦相府。府中望见,有识者皆避匿。须贾怪之。至相舍门,谓须贾曰:「待我,我为君先入通于相君。」须贾待门下,持车良久,问门下曰:「范叔不出,何也?」门下曰:「无范叔。」须贾曰:「乡者与我载而入者。」门下曰:「乃吾相张君也。」须贾大惊,自知见卖,乃肉袒膝行,因门下人谢罪。于是范雎盛帷帐,待者甚众,见之。须贾顿首言死罪,曰:「贾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贾不敢复读天下之书,不敢复与天下之事。贾有汤镬之罪,请自屏于胡貉之地,唯君死生之!」范雎曰:「汝罪有几?」曰:「擢贾之发以续贾之罪,尚未足。」范雎曰:「汝罪有三耳。昔者楚昭王时而申包胥为楚却吴军,楚王封之以荆五千户,包胥辞不受,为丘墓之寄于荆也。今睢之先人丘墓亦在魏,公前以睢为有外心于齐而恶睢于魏齐,公之罪一也。当魏齐辱我于厕中,公不止,罪二也。更醉而溺我,公其何忍乎?罪三矣。然公之所以得无死者,以绨袍恋恋,有故人之意,故释公。」乃谢罢。入言之昭王,罢归须贾。

例句

青云已是酬恩处,莫惜芳时醉酒杯。 刘沧 看榜日

绿绶便当身是贵,青霄休怨志相违。 刘沧 送友人罢举赴蓟门从事

今来唯问心期事,独望青云路未通。 刘沧 长安冬夜书情

终期白日青云路,休感鬓毛霜雪侵。 刘沧 长安逢友人

白屋青云至悬阔,愚儒肝胆若为倾。 方干 寄杭州于郎中

青云直上路初通,已在明君倚注中。 方干 寄灵武胡常侍

青云应有望,白发未相侵。 方干 将谒商州吕郎中道出楚州留献章中丞

莫嫌黄绶官资小,必料青云道路平。 方干 赠孙百篇

白雪振声来辇下,青云开路到床前。 方干 赠李支使

青云旧路归仙掖,白凤新词入圣聪。 方干 送睦州侯郎中赴阙

拔上青云巅,轻如一毫发。 曹邺 成名后献恩门

一旦公道开,青云在平地。 曹邺 杏园即席上同年

上国共知传大宝,旧交宁复在青云。 李咸用 和友人喜相遇十首

朝作青云士,暮为玄夜人。 李咸用 哭所知

镜机冲漠非吾事,自要青云识五侯。 李咸用 夏日别余秀才

春风不见寻花伴,遥向青云泥子虚。 李山甫 贺友人及第

鳞翼思风水,青云方阻修。 李群玉 雨夜呈长官

莲幕青云贵,翱翔绝后期。 李郢 秋晚寄题陆勋校书义兴禅居时淮南从事

吾亦忘青云,衡茅足容膝。 白居易 四月池水满

亦有同门生,先升青云梯。 白居易 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主人忆尔尔知否,抛却青云归白云。 白居易 题崔常侍济上别墅

如何一瑞车书日,吹取青云道路平。 罗邺 春风

西上青云未有期,东归沧海一何迟。 罗隐 所思

但是秕糠微细物,等闲抬举到青云。 罗隐 春风

青云知有路,自是致无因。 许棠 写怀

我行三十载,青云路未达。 邵谒 下第有感

青云未见路,丹车劳出门。 邵谒 送从弟长安下第南归觐亲

朝为青云士,暮作白头囚。 韩愈 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李二十六员外翰林三学士

典故
一发下城
 
一矢聊城飞去
 
一矢解世纷
 
一笴
 
一箭书
 
下燕城
 
下聊城
 
射聊城
  
田单惭取聊
 
破聊城
 
箭镞无书
  
聊城功
 
聊城矢
 
聊城笴
 
飞一箭
  
鲁连乘舟
 
鲁连射书
   
鲁连箭书

相关人物
田单
 
鲁仲连


《史记》卷八十三〈鲁仲连邹阳列传·邹阳〉
其后二十馀年,燕将攻下聊城,聊城人或谗之燕,燕将惧诛,因保守聊城,不敢归。齐田单攻聊城岁馀,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下。鲁连乃为书,约之矢以射城中,遗燕将。书曰:吾闻之,智者不倍时而弃利,勇士不却死而灭名,忠臣不先身而后君。今公行一朝之忿,不顾燕王之无臣,非忠也;杀身亡聊城,而威不信于齐,非勇也;功败名灭,后世无称焉,非智也。三者世主不臣,说士不载,故智者不再计,勇士不怯死。今死生荣辱,贵贱尊卑,此时不再至,愿公详计而无与俗同。且楚攻齐之南阳,魏攻平陆,而齐无南面之心,以为亡南阳之害小,不如得济北之利大,故定计审处之。今秦人下兵,魏不敢东面;衡秦之势成,楚国之形危;齐弃南阳,断右壤,定济北,计犹且为之也。且夫齐之必决于聊城,公勿再计。今楚魏交退于齐,而燕救不至。以全齐之兵,无天下之规,与聊城共据期年之敝,则臣见公之不能得也。且燕国大乱,君臣失计,上下迷惑,栗腹以十万之众五折于外,以万乘之国被围于赵,壤削主困,为天下僇笑。国敝而祸多,民无所归心。今公又以敝聊之民距全齐之兵,是墨翟之守也。食人炊骨,士无反外之心,是孙膑之兵也。能见于天下。虽然,为公计者,不如全车甲以报于燕。车甲全而归燕,燕王必喜;身全而归于国,士民如见父母,交游攘臂而议于世,功业可明。上辅孤主以制群臣,下养百姓以资说士,矫国更俗,功名可立也。亡意亦捐燕弃世,东游于齐乎?裂地定封,富比乎陶、卫,世世称孤,与齐久存,又一计也。此两计者,显名厚实也,愿公详计而审处一焉。且吾闻之,规小节者不能成荣名,恶小耻者不能立大功。昔者管夷吾射桓公中其钩,篡也;遗公子纠不能死,怯也;束缚桎梏,辱也。若此三行者,世主不臣而乡里不通。乡使管子幽囚而不出,身死而不反于齐,则亦名不免为辱人贱行矣。臧获且羞与之同名矣,况世俗乎!故管子不耻身在缧绁之中而耻天下之不治,不耻不死公子纠而耻威之不信于诸侯,故兼三行之过而为五霸首,名高天下而光烛邻国。曹子为鲁将,三战三北,而亡地五百里。乡使曹子计不反顾,议不还踵,刎颈而死,则亦名不免为败军禽将矣。曹子弃三北之耻,而退与鲁君计。桓公朝天下,会诸侯,曹子以一剑之任,枝桓公之心于坛坫之上,颜色不变,辞气不悖,三战之所亡一朝而复之,天下震动,诸侯惊骇,威加吴、越。若此二士者,非不能成小廉而行小节也,以为杀身亡躯,绝世灭后,功名不立,非智也。故去感忿之怨,立终身之名;弃忿悁之节,定累世之功。是以业与三王争流,而名与天壤相毙也。愿公择一而行之。燕将见鲁连书,泣三日,犹豫不能自决。欲归燕,已有隙,恐诛;欲降齐,所杀虏于齐甚众,恐已降而后见辱。喟然叹曰:「与人刃我,宁自刃。」乃自杀。聊城乱,田单遂屠聊城。归而言鲁连,欲爵之。鲁连逃隐于海上,曰:「吾与富贵而诎于人,宁贫贱而轻世肆志焉。」
《战国策》卷十三〈齐六·逍遥论〉
初,燕将攻下聊城,人或谗之。燕将惧诛,遂保守聊城,不敢归。田单攻之岁馀,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下。鲁连乃书,约之矢以射城中,遗燕将曰:「吾闻之,智者不倍时而弃利,勇士不怯死而灭名,忠臣不先身而后君。……燕将曰:「敬闻命矣!」因罢兵到读[一]而去。故解齐国之围,救百姓之死,仲连之说也。

简释

鲁连箭:喻指不战而屈人之兵。唐李白《江夏寄汉阳辅录事》:“‘君草陈琳檄,我书鲁连箭。”


例句

秋深为尔持圆扇,莫忘鲁连飞一箭。 刘商 赋得赋雉歌送杨协律表弟赴婚期

莫学仲连逃海上,田单空愧取聊城。 刘长卿 送卢侍御赴河北

投阁嗤扬子,飞书代鲁连。 张继 酬李书记校书越城秋夜见赠

仍留一只箭,未射鲁连书。 李白 奔亡道中五首之三

君草陈琳檄,我书鲁连箭。 李白 江夏寄汉阳辅录事

暂屈汾阳驾,聊飞燕将书。 杜甫 收京三首之一

系书请问燕耆旧,今日何须十万兵。 杜甫 渔阳

不然学仲连,一发下燕城。 白居易 答箭镞

星飞庞统骥,箭发鲁连书。 钱起 送屈突司马充安西书记

《國語辭典》:飞黄(飛黃)  拼音:fēi huáng
传说中的神马。《淮南子。览冥》:「青龙进驾,飞黄伏皂。」汉。高诱。注:「飞黄,乘黄也,出西,状如狐,背上有角,寿千岁。」《文选。张协。七命》:「乃敕云辂,骖飞黄。」
分類:勇士神马
《國語辭典》:飞黄腾踏(飛黃騰踏)  拼音:fēi huáng téng tà
比喻得意于仕途。参见「飞黄腾达」条。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飞黄腾踏去,身到凤凰池。」
《漢語大詞典》:巫阳(巫陽)
(1).古代传说中的女巫。《楚辞·招魂》:“帝告 巫阳 曰:‘有人在下,我欲辅之。魂魄离散,汝筮予之。’” 王逸 注:“女曰巫。 阳 ,其名也。” 唐 韩愈 《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又詔 巫阳 反其魂,徐命之前问何冤。” 宋 苏轼 《澄迈驿通潮阁》诗:“餘生欲老海南村,帝遣 巫阳 招我魂。” 古直 《感事》诗之二:“滚滚 珠江 水尽寃, 巫阳 不下復何言。”
(2).古神医名。参见“ 巫彭 ”。
(3). 巫山 的南面,指 巫峡 。 唐 白居易 《送萧处士游黔南》诗:“ 江 从 巴峡 初成字,猿过 巫 阳始断肠。” 宋 范成大 《假十二峰》诗:“ 巴 东 三峡 数 巫 阳,山入 西陵 更鬱苍。”
(4).即 巫山 。 宋 苏轼 《朝云》诗:“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 巫阳 云雨仙。” 明 无心子《金雀记·玩灯》:“俺只见荷花灯上浴鸳鸯,恰便似神女会 巫阳 。”《再生缘》第六九回:“鳬写可怜红更小, 襄王 何日到 巫阳 。”参见参见“巫山”。
《漢語大詞典》:巫彭
(1).传说中的神医名。山海经·海内西经:“ 开明 东有 巫彭 、 巫抵 、 巫阳 、 巫履 、 巫凡 、 巫相 ,夹 窫窳 之尸,皆操不死之药以距之。” 郭璞 注:“皆神医也。世本曰:‘ 巫彭 作医。’”
(2).泛指名医。吕氏春秋·勿躬:“ 巫彭 作医, 巫咸 作筮。” 宋 曾巩 《代书寄赵宏》诗:“岂期艰苦天所悯,晚节幸值 巫彭 妙。”
《國語辭典》:兔走乌飞(兔走烏飛)  拼音:tù zǒu wū fēi
古代传说月亮中有玉兔,太阳里有金乌。比喻日月运行,光阴快速流逝。唐。韦庄 秋日早行诗:「行人自是心如火,兔走乌飞不觉长。」宋。晏殊 清平乐。春花秋草词:「兔走乌飞不住,人生几度三台。」也作「乌飞兔走」。
《國語辭典》:乌飞兔走(烏飛兔走)  拼音:wū fēi tù zǒu
古代传说太阳中有金乌,月亮中有玉兔。比喻日月运行,光阴流逝快速。《封神演义》第一二回:「乌飞兔来,瞬息光阴,暑往寒来,不觉七载。」《警世通言。卷二八。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不觉乌飞兔走,才过端午,又是六月初间。」也作「兔走乌飞」。
《國語辭典》:乌兔(烏兔)  拼音:wū tù
神话中,日中有乌,月中有兔。后人则以乌兔代称日月。唐。吕岩 七言诗六三首之八:「但得烟霞供岁月,任他乌兔走乾坤。」
分類:日月中午
《漢語大詞典》:玉走金飞(玉走金飛)
谓日月如飞。比喻时光易逝。玉,玉兔,指月亮。金,金乌,指太阳。 唐 吕岩 《寄白龙洞刘道人》诗:“玉走金飞两曜忙,始闻花发又秋霜。” 宋 柳永 《看花回》词:“利牵名惹逡巡过,奈两轮、玉走金飞。” 元 张可久 《寨儿令·春晚次韵》曲:“锦云中翠绕珠围,碧天边玉走金飞。”
《國語辭典》:飞廉(飛廉)  拼音:fēi lián
1.风神。《楚辞。屈原。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也作「蜚廉」。
2.人名。是殷纣之臣,善于奔走,其子名恶来,父子两人皆以才力事纣。
《國語辭典》:飞奴(飛奴)  拼音:fēi nú
信鸽。五代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卷上。传书鸽》:「张九龄少年时,家养群鸽,每与亲知书信往来,只以书系鸽足上,依所教之处飞往投之,九龄目之为飞奴,时人无不爱讶。」
分類:题名
《國語辭典》:飞蓬(飛蓬)  拼音:fēi péng
1.随风飘荡的蓬草。常用以比喻散乱、飘摇不定的事物。《诗经。卫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清。蒋士铨 水调歌头。偶为共命鸟词:「十载楼中新妇,九载天涯夫婿,首已似飞蓬。」
2.植物名。菊科飞蓬属,多年生草本。茎高五至六十公分馀。叶披针形,两面披毛,全缘或具一至数个小尖齿,常自叶腋分枝。秋日枝稍开黄白花。瘦果具多层白色长冠毛,藉风力散布。广布北温带各地。
《國語辭典》:飞觞(飛觴)  拼音:fēi shāng
喝酒时把杯子传来传去。唐。皇甫枚《王知古》:「虽薄涉儒术,而数奇不中春官选,乃退处于三川之上,以击鞠飞觞为事,遨游于南邻北里间。」
《漢語大詞典》:青云器(青雲器)
指胸怀旷达、志趣高远的人才。文选·颜延之〈五君咏·阮始平〉:“ 仲容 青云器,实秉生民秀。” 李善 注:“青云,言高远也。” 李周翰 注:“青云器,高大者也。” 唐 杜甫 《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诗:“嚮者玉珂人,谁是青云器?” 仇兆鳌 注:“ 颜延之 《五君咏》‘ 仲容 青云器’,言其器之高远;此云‘谁是青云器’,叹贵者未必贤也。”警世通言·蒋淑真刎颈鸳鸯会:“尝嫌 武生 粗悍,非青云器也。” 清 董樵 《刘旅皇半剌》诗:“嗟尔青云器,徘徊将焉如?”
《國語辭典》:青云志(青雲志)  拼音:qīng yún zhì
1.远大的志向。唐。张九龄〈照镜见白发联句〉诗:「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谁知明镜裡,形影自相憐。」
2.高洁的志趣。如:「虽寄迹红尘间,但胸怀青云志,心无杂思。」
分類:远大志向
《漢語大詞典》:青云料(青雲料)
谓获取高官显位的手段。 唐 高适 《留别郑三韦九兼洛下诸公》诗:“羈旅虽同 白社 游,诗书已作青云料。”
《國語辭典》:青云直上(青雲直上)  拼音:qīng yún zhí shàng
青云,指显要的地位。青云直上比喻顺利的迅速升到高位。唐。刘禹锡〈寄毗陵杨给事诗〉三首之二:「青云直上无多地,却要斜飞取势回。」《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但我虽不曾中那进士,却也教育了无数英才,看将去来,大半都要青云直上。」也作「直上青云」。
分類:飞黄腾达
《漢語大詞典》:青云路(青雲路)
喻高位或谋求高位的途径。 唐 张乔 《别李参军》诗:“静想青云路,还应寄此身。”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白日圜文:“未得青云路,且坐白日圜。” 况周颐 《蕙风词话续编》卷一:“《白雪》曲高,青云路阻。”
《漢語大詞典》:燕将书(燕將書)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燕 将攻下 聊城 , 聊城 人或谗之 燕 , 燕 将惧诛,因保守 聊城 ,不敢归。 齐 田单 攻 聊城 岁餘,士卒多死而 聊城 不下。 鲁连 乃为书,约之矢以射城中,遗 燕 将…… 燕 将见 鲁连 书,泣三日,犹豫不能自决。欲归 燕 ,已有隙,恐诛;欲降 齐 ,所杀虏於 齐 甚众,恐已降而后见辱。喟然叹曰:‘与人刃我,寧自刃。’乃自杀。”后以“燕将书”指劝归或劝降的书信。 北周 庾信 《燕歌行》:“属国征戍久离居, 阳关 音信絶能疏。愿得 鲁连 飞一箭,持寄思归 燕 将书。” 唐 杜甫 《收京》诗之一:“暂屈 汾阳 驾,聊飞 燕 将书。” 仇兆鳌 注引 朱鹤龄 曰:“自 香积寺 北之捷,王师振威,贼徒胆落, 严庄 来降, 思明 纳款, 河 北事势,折简可定,故用 仲连 射书事。”
分類:书信
《漢語大詞典》:系书(繫書)
见“ 繫帛书 ”。
《漢語大詞典》:系帛书(繫帛書)
谓缚帛书于雁足以传音信。汉书·苏武传:“﹝ 常惠 ﹞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 上林 中,得雁,足有繫帛书,言 武 等在某泽中。”繫,一本作“ 係 ”。 唐 杨炯 《送东海孙尉诗序》:“但当晨看旅鴈,君逢繫帛之书;夕望牵牛,余候乘槎之客。”亦省作“ 繫书 ”。 南朝 梁 江淹 《恨赋》:“裂帛繫书,誓还 汉 恩。”
《國語辭典》:飞书(飛書)  拼音:fēi shū
1.匿名的书信。《后汉书。卷一○。皇后纪上。章德窦皇后纪》:「八年,乃作飞书以陷竦,竦坐诛,贵人姊妹以忧卒。」也作「蜚条」。
2.急速递送书函。《晋书。卷二三。乐志下》:「飞书告喻,响应来同。」
《漢語大詞典》:鲁连书(魯連書)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齐 田单 攻 聊城 岁餘,士卒多死而 聊城 不下。 鲁连 乃为书,约之矢以射城中,遗 燕 将…… 燕 将见 鲁连 书,泣三日,犹豫不能自决,欲归 燕 ,已有隙,恐诛;欲降 齐 ,所杀虏於 齐 甚众,恐已降而后见辱。喟然叹曰:‘与人刃我,寧自刃。’乃自杀。 聊城 乱, 田单 遂屠 聊城 。”后以“鲁连书”谓以文克敌,不战而胜。 唐 李白 《奔亡道中》诗之三:“仍留一隻箭,未射 鲁连 书。” 宋 苏轼 《送蒋颖叔帅熙河》诗:“愿为 鲁连 书,一射 聊城 笴。”
分類:克敌
《漢語大詞典》:鲁连箭(魯連箭)
同“ 鲁连书 ”。 唐 李白 《江夏寄汉阳辅录事》诗:“君草 陈琳 檄,我书 鲁连 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