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全部 53分类词汇 53
《漢語大詞典》:乳扇
食品名。 郭沫若 《孔雀胆》第二幕:“ 穆哥 王子是顶喜欢吃乳扇和干饼的。” 郭沫若 附录《昆明景物》:“ 邓川 乳扇与 路南 乳饼,均 云南 名产,为羊奶所制,素食妙品也,甜食咸食均可。”
《漢語大詞典》:饺饵(餃餌)
食品名。饺子;馄饨。正字通·食部:“饺……今俗饺饵,屑米麪和飴为之,乾溼大小不一。水饺饵即 段成式 食品‘汤中牢丸’。或谓之粉角。北人读角如矫,因呼饺饵。譌为‘饺儿’。”参阅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饮食·馄饨
《國語辭典》:油鸡(油雞)  拼音:yóu jī
1.一种鸡的品种。体肥硕,脚上有毛,羽毛多为黄色或红褐色,所产卵较大。
2.一种食品。将鸡用油与佐料烹制而成。《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一时端进菜来,泼满的燕窝,滚肥的海参,大片的鱼翅,以至油鸡酱鸭之类,摆了一桌子。」
《國語辭典》:云片糕(雲片糕)  拼音:yún piàn gāo
一种用米粉、糖和核桃仁等制成的形狭长而薄的糕点。《儒林外史》第五四回:「虔婆留吃茶,捧出一盘云片糕,一盘黑枣子,放个小桌子,与他坐著。」
《漢語大詞典》:薰虫(薰蟲)
食品名。旧时于农历二月初二所制的一种油煎饼。 明 刘若愚 酌中志·饮食好尚纪略:“二月初二日,各宫门撤出所安彩粧,各家用黍麪枣糕,以油煎之,或曰麪和稀摊为煎饼,名曰薰虫。”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薰虫》:“二日为龙抬头日……都人用黍麪枣糕麦米等物油煎为食,曰薰虫。”
《漢語大詞典》:熏虫
见“薰虫”。
食品名。旧时于农历二月初二所制的一种油煎饼。
《漢語大詞典》:薰虫(薰蟲)
食品名。旧时于农历二月初二所制的一种油煎饼。 明 刘若愚 酌中志·饮食好尚纪略:“二月初二日,各宫门撤出所安彩粧,各家用黍麪枣糕,以油煎之,或曰麪和稀摊为煎饼,名曰薰虫。”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薰虫》:“二日为龙抬头日……都人用黍麪枣糕麦米等物油煎为食,曰薰虫。”
《漢語大詞典》:鸭饼(鴨餅)
食品名。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秋社:“贵戚宫院以猪羊肉、腰子、妳房、肚肺、鸭饼、瓜薑之属,切作棊子片样,滋味调和,舖於饭上,谓之社饭。”
《漢語大詞典》:响糖狮子(響糖獅子)
食品名。 元 秦简夫《东堂老》第一折:“这二百五十锭儘勾了,先去买十隻大羊,五果五菜,响糖狮子。”
《國語辭典》:豆腐乳  拼音:dòu fu rǔ
黄豆的加工品,用小块豆腐利用黴菌发酵、腌制而成。简称为「豆乳」。
《國語辭典》:豆腐乾  拼音:dòu fu gān
以布包豆腐,加上香料,压去水分蒸制而成的食品。《儒林外史》第二回:「和尚捧出茶盘──云片糕、红枣,和些瓜子、豆腐乾、栗子、杂色糖,摆了两桌。」也作「豆腐干」、「豆乾」。
《國語辭典》:豆腐干  拼音:dòu fu gān
以布包豆腐,加上香料,压去水分蒸制而成的食品。《儒林外史》第二回:「俺前日听见说,荀家炒了些面筋、豆腐干送在庵里,又送了几回馒头、火烧。」也作「豆腐乾」、「豆乾」。
《國語辭典》:冻豆腐(凍豆腐)  拼音:dòng dòu fu
经过冷冻处理的豆腐。豆腐经过冷冻处理后,用冷冻方式放置,可以较久存藏。
《漢語大詞典》:黄茧糖(黄繭糖)
食品名。
《國語辭典》:蛋卷  拼音:dàn juǎn
用鸡蛋、面粉等原料调匀烘焙,捲成长圆形的食品。如:「蛋卷味道香酥可口,令人忍不住一吃再吃。」
《漢語大詞典》:大西米
食品名。由淀粉制成,球形,大小如黄豆,白色,煮熟后色晶莹,多用于制作甜的羹汤等。也可干爆后食用。
《漢語大詞典》:曲拉
食品名。我国 裕固 族人喝奶茶时用的一种块状奶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