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御魑魅
 
投魑

相关人物
梼杌
 
浑敦
 
穷奇
 
 
饕餮


《春秋左传·文公十八年》
「舜臣尧,宾于四门,流四凶族。浑敦、穷奇、梼杌、饕餮,投诸四裔,以禦螭魅。」晋·杜预注:「投,弃也。裔,远也。放之四远,使当螭魅之灾。螭魅,山林异气所生,为人害者。」
《春秋左传·宣公三年》
「螭魅罔两。」晋·杜预注:「螭,山神,兽形。魅,怪物。」

例句

金榜荣名俱失尽,病身为庶更投魑。 刘言史 偶题二首之一

从来御魑魅,多为才名误。 杜甫 有怀台州郑十八司户

禦魅恩犹贷,思贤泪自潸。 柳宗元 酬韶州裴曹长使君寄道州吕八大使因以见示二十韵一首

八族未来谁北拱,四凶犹在莫南巡。 罗隐 湘妃庙

《國語辭典》:饕餮  拼音:tāo tiè
1.传说中一种凶恶贪食的野兽,古代钟鼎彝器多刻其头形以为饰。《吕氏春秋。先识览。先识》:「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九:「细看那镜小小只有四五寸,面上精光闪烁,背上鼻钮四傍,隐起穷奇饕餮鱼龙波浪之形。」
2.比喻凶恶贪婪的人。《左传。文公十八年》:「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侵欲崇侈,不可盈厌;聚敛积实,不知纪极;不分孤寡,不恤穷匮,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汉。蔡邕〈太尉李成碑〉:「百司震肃,饕餮风靡。」
3.饕为贪财,餮为贪食。饕餮比喻贪吃的人。唐。杜甫 诗:「衣冠兼盗贼,饕餮用斯须。」
《國語辭典》:四凶  拼音:sì xiōng
相传尧舜时四个凶恶的部族首领。《左传。文公十八年》:「舜臣尧,宾于四门,流四凶族:浑敦、穷奇、梼杌、饕餮,投诸四裔,以禦螭魅。」
《国语辞典》:饕餮纹(饕餮纹)  拼音:tāo tiè wén
一种商周青铜器上常见的纹饰。纹样象徵古代传说中一种贪食的凶兽──饕餮的面形。其特徵是仅雕有动物的颜面,圆眼突出,常以浮雕出的扉棱为颜面的鼻,并作卷曲的眉和耳。多衬以云雷纹。西周后期以后逐渐失去主题纹饰的突出地位,常用作器耳或器足的纹饰。也称为「兽面纹」。
《国语辞典》:饕餮之徒  拼音:tāo tiè zhī tú
饕餮,传说中的一种凶恶贪食的野兽。饕餮之徒比喻凶恶贪婪或贪吃不厌的人。南朝梁。萧统〈陶渊明集序〉:「又楚子观周,受折于孙满,霍侯骖乘,祸起于负芒,饕餮之徒,其流甚众。」《幼学琼林。卷三。饮食类》:「多食不厌谓之饕餮之徒。」
《高级汉语词典》:饕餮王孙
贪吃嗜欲的贵族子弟
《高级汉语词典》:饕餮放横
贪婪凶恶,横行无忌
《漢語大詞典》:叨餮
即饕餮。传说中一种贪食的恶兽。比喻贪婪凶恶的人。《淮南子·原道训》“三苗” 汉 高诱 注:“ 尧 时所放 浑敦 、 穷奇 、 叨飻 之等。”按, 帝鸿氏 、 少皞氏 之子,凶顽邪恶,人称之“浑敦”、“穷奇”; 缙云氏 之子,贪得无厌,人称之“饕餮”。三人均为 尧 所流放。参阅左传·文公十八年
《國語辭典》:四凶  拼音:sì xiōng
相传尧舜时四个凶恶的部族首领。《左传。文公十八年》:「舜臣尧,宾于四门,流四凶族:浑敦、穷奇、梼杌、饕餮,投诸四裔,以禦螭魅。」
饕餮病
【三藏法数】
(饕,他刀切。餮,他结切。)饕餮即贪食也。谓人必须饮食,以养其身,若贪食过度,即能生一切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