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饿羸(餓羸)
因飢饿而困乏衰弱。 唐 韩愈 《〈张中丞传〉后叙》:“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羸之餘,虽欲去,必不达。”
《漢語大詞典》:饥坑(飢坑)
指飢饿之腹。 唐 卢仝 《月蚀诗》:“不独填飢坑,亦解 尧 心忧。”
分類:饥饿
《漢語大詞典》:饥乱(饑亂)
飢饿乱离。后汉书·第五伦传:“臣三娶妻皆无父,少遭飢乱,实不敢妄过人食。”后汉书·郑太传:“ 卓 既迁都 长安 ,天下飢乱,士大夫多不得其命。”
饥荒骚乱。后汉书·光武帝纪下:“詔吏人遭饥乱及为 青 徐 贼所略为奴婢下妻,欲去留者,恣听之。”
《漢語大詞典》:失饥(失飢)
谓忘却饥饿。 唐 薛能 《海棠》诗:“负赏惭休饮,牵吟分失飢。”
分類:忘却饥饿
《漢語大詞典》:贫饿(貧餓)
(1).贫穷而饥饿。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府库空虚於上,百姓贫饿於下,然而姦吏富矣。” 唐 张读 宣室志卷六:“自是 季贞 不食酒肉,衣短粗衣,行乞 陈 、 蔡 、 汝 、 郑 间,緡帛随以修佛像,施贫饿者。” 明 焦竑 玉堂丛语·恬适:“其所获赐,餘则岁分十之三四,以颁诸流离贫饿者。”
(2).指贫穷而饥饿的人。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亡身·释法进:“ 进 屡从求乞,以賑贫饿,国蓄稍竭, 进 不復求。”
《漢語大詞典》:菜肠(菜腸)
食菜之肠,指肚子饥饿。 唐 黄滔 《出关言怀》诗:“菜肠终日馁,霜鬢度年秋。”
分類:肚子饥饿
《漢語大詞典》:饥倦(飢倦)
飢饿疲倦。 汉 刘向 列女传·楚庄樊姬:“王尝听朝罢晏,姬下殿迎曰:‘何罢晏也,得无飢倦乎?’”后汉书·冯异传:“ 异 以士卒飢倦,可且休, 禹 不听,復战,大为所败。”
分類:饥饿疲倦
《漢語大詞典》:饥弊(饑弊)
飢饿疲惫。饥,通“ 飢 ”。宋书·沈庆之传:“去岁蛮言大稔,积穀重巖,未有饥弊,卒难禽剪。”北史·魏纪四·宣武帝:“频年水旱,百姓饥弊。”
分類:饥饿疲惫
《漢語大詞典》:饿喙(餓喙)
飢饿之口。新唐书·陈子昂传:“ 吐蕃 爱 蜀 富,思盗之矣,徒以障隧隘絶,顿饿喙不得噬。” 宋 戴复古 《天竺访明上座》诗:“苍颜抗尘土,饿喙説兴亡。”
分類:饥饿
《漢語大詞典》:饿病(餓病)
因飢饿而衰病。诗·大雅·云汉“ 周 餘黎民,靡有孑遗” 汉 郑玄 笺:“ 周 之众民多有死亡者矣,今其餘无有孑遗者,言又饿病也。”
分類:饥饿衰病
《漢語大詞典》:饿馁(餓餒)
亦作“ 饿餧 ”。 飢饿之甚。管子·轻重甲:“民人之食,有人若干步亩之数,然而有饿馁於衢閭者何也?穀有所藏也。”汉书·西南夷传:“数岁,道不通,士罢饿餧,离暑溼,死者甚众。”
分類:饥饿
《漢語大詞典》:饥罢(飢罷)
飢饿疲惫。罢,通“ 疲 ”。史记·大宛列传:“比至 郁成 ,士至者不过数千,皆飢罢。”汉书·李广利传:“士财有数千,皆飢罢。” 颜师古 注:“罢,读曰疲。”
分類:饥饿疲惫
《漢語大詞典》:穷馁(窮餒)
贫困饥饿。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 郗公 ( 郗鉴 )值 永嘉 丧乱,在乡里,甚穷馁。” 宋 司马光 《苏骐骥墓碣铭》:“汝忽弃业为书生,穷馁无日矣。”
分類:贫困饥饿
《國語辭典》:馁士(餒士)  拼音:něi shì
饥饿的读书人。唐。孟郊〈隐士〉诗:「山野多馁士,市井无饥人。」
分類:饥饿
《漢語大詞典》:饭煤(飯煤)
吃杂有黑烟灰的饭。谓十分穷困,飢饿无食。语本《孔子家语·在厄》:“ 孔子 厄於 陈 蔡 ,从者七日不食。 子贡 以所齎货窃犯围而出,告糴於野人,得米一石焉。 颜回 、 仲由 炊之於壤屋之下,有埃墨堕饭中, 颜回 取而食之……﹝ 孔子 ﹞召 颜回 曰:‘畴昔予梦见先人,岂或啟祐我哉!子炊而进饭,吾将进焉。’对曰:‘向有埃墨堕饭中,欲置之则不洁,欲弃之则可惜, 回 即食之,不可祭也。’” 唐 李德裕 《积薪赋》:“悲 颜子 之饭煤,感 莱芜 之生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