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乏喂
穷乏饥饿。汉书·魏相传:“为民贫穷,发仓廪,賑乏餧。” 颜师古 注:“餧,饿也。”
分類:穷乏饥饿
《漢語大詞典》:馁疾(餒疾)
飢饿病困。《魏书·世宗纪》:“今时泽未降,春稼已旱。或有孤老馁疾,无人赡救,因以致死,暴露沟堑者, 洛阳 部尉依法棺埋。”
分類:饥饿病困
《漢語大詞典》:疲馑(疲饉)
疲乏而又饥饿。《后汉书·来歙传》:“今 西州 新破,兵人疲饉,若招以财穀,则其众可集。”
分類:疲乏饥饿
《漢語大詞典》:解饿
吃些东西以消除饥饿。例如:饭还没吃,先吃块点心解饿。
《漢語大詞典》:饥枯(飢枯)
因飢饿而憔悴。 唐 王昌龄 《箜篌引》:“颜色飢枯掩面羞,眼眶泪滴深两眸。”
分類:饥饿憔悴
《漢語大詞典》:饥敝(飢敝)
飢饿疲敝。后汉书·庞参传:“夫拓境不寧,无益於彊;多田不耕,何救飢敝!”
分類:饥饿疲敝
《漢語大詞典》:饥仓(飢倉)
指飢饿之腹。 明 陈继儒 《读书镜》卷七:“饮食於人日月长,精麤随分塞飢仓。”
分類:饥饿
《漢語大詞典》:饥僝(飢僝)
飢饿憔悴。 前蜀 贯休 《还举人歌行卷》诗:“ 王愷 家中藏难掘, 颜回 飢僝愁天雪。”
分類:饥饿憔悴
《漢語大詞典》:匮喂
缺粮饥饿。
分類:缺粮饥饿
《漢語大詞典》:萎喂
因饥饿而衰病。餧,同“ 馁 ”。魏书·薛真度传:“今又灾雪三尺,民人萎餧,无以济之。”
分類:饥饿衰病
《漢語大詞典》:喂人
飢饿的人。荀子·臣道:“若驭朴马,若养赤子,若食餧人。” 汉 桓宽 盐铁论·园池:“厨有腐肉,国有飢民,厩有肥马,路有餧人。”
分類:饥饿
《漢語大詞典》:缩腹(縮腹)
谓忍受饥饿。 明 唐顺之 《赠郡侯郭文麓升副使序》:“其始也,缩腹鏤骨以自苦,而其后也,甚或出於饕餮之所不为。” 明 唐顺之 《叙广右战功》:“隘坚,復退营五里,而粮且尽, 湖 兵五千人请於公,愿得一饱而死敌。公时仅有自齎家粮五十石,与 湖 兵人给之升,而官军缩腹,张目以观。”
分類:忍受饥饿
《漢語大詞典》:养肚皮(養肚皮)
谓为肚子饥饿而忧愁。养,通“ 恙 ”。 清 李渔 《奈何天·焚券》:“[小生]趲程期,休留滞,边军盼到可无饥。[众]此时呵,不知有多少穷兵养肚皮。”
《漢語大詞典》:凶饿(凶餓)
灾荒饥饿。墨子·七患:“故《夏书》曰‘ 禹 七年水’,《殷书》曰‘ 汤 五年旱’,此其离凶饿甚矣。”
分類:灾荒饥饿
《国语辞典》:人饥己饥(人饥己饥)  拼音:rén jī jǐ jī
看到别人受饥饿,就像自己受饥饿一样。语本《孟子。离娄篇下》:「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原形容为政者应有仁爱、慈悲的胸怀,关怀人民疾苦。如:「我们应本著人饥己饥的精神,赈济在地震中受害的灾民。」
分类:饥饿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