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分餐
(1).相传 周公 求贤殷切,热心接待来客,以至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见《史记·鲁周公世家》。后因以“輟洗分餐”形容殷勤待士的心情。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睢水:“ 雍丘 令 董生 ,仰餘徽於千载,遵茂美於絶代,命县人 长照 为文,用章不朽之德,其略云:輟洗分餐,諮谋帝猷。”
(2).亦作“ 分飡 ”。谓输粮赈民。宋书·孝义传·徐耕:“ 元嘉 二十一年,大旱民飢, 耕 诣县陈辞曰:‘今年亢旱,禾稼不登……志欲自竭,义存分飡,今以千斛,助官賑贷。’”
(3).一人一份饭菜,分别进餐。《光明日报》1985.7.27:“在家庭里实行分餐,一人一份饭菜,还可以培养儿童不挑食、独立做完一件事的好习惯。”
《國語辭典》:肴馔(肴饌)  拼音:yáo zhuàn
泛指饭菜。《文选。曹植。七启》:「可以和神,可以娱肠,此肴馔之妙也。」《儒林外史》第四七回:「卢华轩在书房里摆著桌子,……摆著五六碗滚热的肴馔,正吃在快活处。」也作「殽馔」、「肴馔」。
《國語辭典》:肴馔(餚饌)  拼音:yáo zhuàn
泛指饭菜。《儒林外史》第三七回:「当下厨役开剥了一条牛、四副羊,和祭品的肴馔菜蔬都整治起来。」也作「肴馔」、「殽馔」。
《國語辭典》:殽馔(殽饌)  拼音:yáo zhuàn
泛指饭菜。《三国志。卷五九。吴书。吴主五子传。孙登传》:「天戴陛下,而以下流之念,减损大官殽馔,过于礼制,臣窃忧惶。」元。秦𥳑夫《东堂老》第四折:「摆设的一般般殽馔美,酬酢的一个个绮罗新。」也作「肴馔」、「肴馔」。
分類:酒肉饭菜
《國語辭典》:小菜  拼音:xiǎo cài
1.烹调较简单,可用来下酒或佐食的菜肴。通常用盐或酱渍制而成。《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六:「寡酒难吃,须赐我小菜少许。」《儒林外史》第三六回:「这小厮每早到三里路外镇市上买些柴米油盐小菜之类,回家与娘子度日。」
2.北平方言:(1)指地位卑贱、不受重视、可有可无的人。(2)指十分容易的事情。
《國語辭典》:开饭(開飯)  拼音:kāi fàn
1.吃饭。《文明小史》第一八回:「贾氏三兄弟直睡到十二点钟,栈房里要开饭了,小厮才把他三个唤起。」
2.摆设饭肴,准备吃饭。《官话指南。卷三。使令通话》:「『那么现在你就开饭罢。』『是。』」《文明小史》第三八回:「当时开饭出来吃过,两人又一同出去。」
3.吃饭的时间。《文明小史》第一七回:「等到走至栈中,正值开饭,师徒四个商量,吃完了饭,同去买书。」
《漢語大詞典》:起灶(起竈)
(1).指开伙备办饭菜。《三侠五义》第五一回:“ 赵虎 他却耐不得,向庙内借了碗盏傢伙,自己起灶,叫伴当打酒买肉,合心配口而食。”
(2).拆除灶头。 鲍昌 《庚子风云》第一部第七章:“我不立逼着他们拔锅起灶,扫地出门,这已经算是我的恩典了。”
《國語辭典》:做饭(做飯)  拼音:zuò fàn
泛称烹饪之事。《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上》:「遂令行者前去买菜做饭。」《儒林外史》第二回:「你们把船上的食盒挑了上来,叫和尚拿升米做饭。」
《國語辭典》:圆笼(圓籠)  拼音:yuán long
薄木质的圆形大盒,饭馆常用来储送菜肴。
《國語辭典》:托盘(托盤)  拼音:tuō pán
可盛东西、用手托承的盘。《水浒传》第三九回:「酒保听了,便下楼去,少时,一托盘把上楼来。」
《國語辭典》:西餐  拼音:xī cān
西式的餐点。用餐时,通常用刀叉而不用筷子。
《國語辭典》:油水  拼音:yóu shuǐ
1.比喻东西的精华。
2.比喻可以剽窃或沾润的利益、好处。《水浒传》第三六回:「那人立在侧边,偷眼睃著,见他包裹沉重,有些油水,心内自有八分欢喜。」《文明小史》第二九回:「莫非西村里那桩官司,你瞒了我得些油水,银子多了,所以耍阔起来,也想顽顽了。」
《國語辭典》:尝膳(嘗膳)  拼音:cháng shàn
尊长进膳前,先由小辈或下属品尝膳食是否合口,以示敬意。《北史。卷九○。艺术传下。许智藏传》:「为人子者,尝膳视药,不知方术,岂谓孝乎?」
《漢語大詞典》:热饭(熱飯)
(1).热的饭;热的饭菜。 宋 杨万里 《竹枝歌》:“要把緑荷包热饭,前头不怕上高滩。” 老舍 《女店员》第一幕:“下班回来,我有权利要热菜热饭马上拿来。”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二一:“﹝她﹞五年没有吃一顿热饭,没有穿件囫囵个衣裳。”
(2).把饭或饭菜加热。 沙汀 《在祠堂里》:“﹝老太婆﹞随即十分谨慎似地向女婿问道:‘我给你热饭吗?’”
分類:饭菜加热
《國語辭典》:小吃  拼音:xiǎo chī
1.简单价廉的菜肴。如:「经济小吃」、「家常小吃」。
2.特指冷盘、点心之类的食物。
3.简单、随意的食用。如:「连吃几天大餐,今天暂且小吃一番!」
《國語辭典》:炊具  拼音:chuī jù
烹饪用的器具。如锅、炉、铲、勺等。《聊斋志异。卷三。白于玉》:「至日,先一苍头送炊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