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32
词典
1
分类词汇
31
共31,分3页显示
1
2
3
2
3
下一页
分类词汇
金粟
宝钗
宝胜
鸾龙
玉梭
雀钗
玎珰
金翡翠
媚子
射月
正次
披肩
玉导
簪导
玉丫叉
《國語辭典》:
金粟
拼音:
jīn sù
1.灯花。唐。
韩愈
咏灯花同侯十一
诗:「黄里排金粟,钗头缀玉虫。」
2.相传是维摩诘的前身。参见「维摩诘」条。南朝梁。
陆倕
〈
志法师墓志铭
〉:「欲化毗城,金粟降灵。」
3.木犀科「木犀」、「木樨」,即通称「桂花」的别名。参见「木樨」条。
分類:
金粟
山名
黄色
桂花
首饰
首饰名
饰名
花蕊
灯花
帝王
陕西
烛花
王陵
陵墓
东北
花小
唐玄宗
《國語辭典》:
宝钗(寶釵)
拼音:
bǎo chāi
旧时妇女头上装饰所戴的簪子。唐。
李贺
少年乐
诗:「陆郎倚醉牵罗袂,夺得宝钗金翡翠。」《西游记》第二三回:「满头珠翠,颤巍巍无数宝钗簪;遍体幽香,娇滴滴有花金缕细。」
分類:
首饰
首饰名
饰名
金银
珠宝
双股
簪子
《國語辭典》:
宝钗楼(寶釵樓)
拼音:
bǎo chāi lóu
唐宋时咸阳城内的一著名座酒楼。位于今西安附近。宋。
陆游
〈
对酒
〉诗:「但恨宝钗楼,胡沙隔咸阳。」自注:「宝钗楼,咸阳旗亭也。」宋。
刘克庄
沁园春。梦孚若
词:「何处相逢,登宝钗楼,访铜雀台。」
分類:
咸阳
酒楼
《漢語大詞典》:
宝胜(寶勝)
古代妇女首饰名。剪綵为胜,饰以金玉,有人胜、方胜、花胜、春胜等。 唐
崔日用
《春和人日重宴大明宫恩赐彩缕人胜应制》
诗:“金屋瑶筐开宝胜,花笺綵笔颂春椒。” 宋
杨万里
《秀州嘉兴馆拜赐春幡胜》
诗:“綵幡耐夏宜春字,宝胜连环曲水纹。” 元
萨都剌
《汉宫早春曲》
:“金环宝胜晓翠浓,梅花飞入 寿阳宫 。”
分類:
妇女
首饰
饰名
金玉
《漢語大詞典》:
鸾龙(鸞龍)
(1).鸾与龙。比喻帝王。
《文选·吴质〈答魏太子笺〉》
:“伏惟所天,优游典籍之场,休息篇章之囿,发言抗论,穷理尽微,摛藻下笔,鸞龙之文奋矣。” 李善 注:“鸞龙,鳞羽之有五彩,设以喻焉。” 晋
潘尼
《释奠颂》
:“微微下臣,过充近侍。猥躡风云,鸞龙是厠。” 唐
武元衡
《学仙难》
诗:“玉殿笙歌 汉 帝愁,鸞龙儼驾望 瀛洲 。”
(2).比喻优秀人材。 清
蒲松龄
《二月代刘世其与王司寇阮亭先生启》
:“载维亲家:门内鸞龙,人门杞梓。”
(3).妇女头饰名。 清
王鹏运
《凄凉犯·用白石韵》
词:“麝尘溅处,颤鸞龙宝釵零落。”
分類:
妇女
女头
优秀
头饰
饰名
秀人
人材
帝王
《漢語大詞典》:
玉梭
(1).织布梭的美称。 隋
江总
《内殿赋新诗》
:“织女今夕渡银河,当见新秋停玉梭。” 唐
李峤
《奉和七夕两仪殿会宴应制》
:“帝缕升银阁,天机罢玉梭。” 元
姚燧
《凭阑人》
曲:“织就回文停玉梭,独守银灯思念他。”
(2).妇女首饰名。 宋
黄庭坚
《鹧鸪天》
词:“背人语处藏珠履,覰得羞时整玉梭。”
分類:
妇女
织布
首饰
饰名
《國語辭典》:
雀钗(雀釵)
拼音:
què chāi
雀形的头钗。南朝梁。
何逊
〈
嘲刘咨议
〉诗:「雀钗横晓鬓,蛾眉艳宿妆。」
分類:
妇女
首饰
饰名
饰物
《漢語大詞典》:
玎珰(玎璫)
(1).亦作“ 玎当 ”。象声词。 唐
韩偓
《秋雨内宴》
诗:“一带清风入画堂,撼真珠箔碎玎璫。” 元
萨都剌
《题二宫人琴壶图》
诗:“冰絃素手弹凤凰,玉壶投矢声玎璫。” 元 曾瑞
《醉花阴·元宵忆旧》
套曲:“恨簷马玎当,怨塞鸿悽切。”
(2).首饰名。 明 沈榜
《宛署杂记·经费下》
:“ 万历 二十年,取状元梁冠一顶,黑角束带一条、玎璫一付,进士巾七十五顶。”
分類:
首饰
首饰名
饰名
象声词
《漢語大詞典》:
金翡翠
(1).金色的翡翠鸟。 前蜀
韦庄
《归国遥》
词:“金翡翠,为我南飞传我意。”
(2).有翡翠鸟图样的帷帐或罗罩。 唐
李商隐
《无题》
诗之一:“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学锴 余恕诚 集解:“金翡翠,以金线绣成翡翠鸟图样之帷帐……或曰金翡翠指有翡翠鸟图样之罗罩,眠时用以罩在烛臺上掩暗烛光。” 唐
温庭筠
《菩萨蛮》
词:“画罗金翡翠,香烛销成泪。”
(3).首饰名。 后蜀
毛熙震
《浣溪沙》
词:“慵整落釵金翡翠,象梳敧鬢月生云。” 后蜀 顾夐
《酒泉子》
词:“小鸳鸯、金翡翠,称人心。”
分類:
首饰
金色
首饰名
饰名
翡翠
翠鸟
图样
后蜀
帷帐
《國語辭典》:
媚子
拼音:
mèi zǐ
1.所亲爱的人。也指贤臣。《诗经。秦风。驷驖》:「公之媚子,从公于狩。」宋。
叶适
〈
送林退思四川分司茶马干官
〉诗:「方从媚子引,岂料谗夫倾。」
2.一种发饰。北周。
庾信
〈
镜赋
〉:「悬媚子于搔头,拭钗梁于粉絮。」
分類:
首饰
爱子
首饰名
爱之
饰名
贤臣
《漢語大詞典》:
射月
古妆饰名,即粉脸。 唐
段成式
《
酉阳杂俎·黥
》
:“近代粧尚靨如射月,曰黄星靨。”
《
骈雅·释服食
》
:“射月,粉靨也。”
分類:
妆饰
饰名
《漢語大詞典》:
正次
语法术语。在名词修饰名词的偏正短语中,某中心词所居的位次。同“ 偏次 ”相对。 清 马建忠
《马氏文通·实字》
:“凡数名连用,而意有偏正者,则正者位后,谓之正次。”如:“君行 周公 之事”(
《
汉书·霍光传
》
)。“事”对“ 周公 ”偏次言,则为正次。
分類:
语法
语法术语
法术
修饰
饰名
短语
《國語辭典》:
披肩
拼音:
pī jiān
1.披搭在肩上的服饰。如:「这披肩披在我身上好看吗?」
2.清代文武官员披在大礼服上的肩挂。清。徐珂《清稗类钞。服饰类。披肩》:「披肩为文武大小品官衣大礼服时所用,加于顶,覆于肩,形如菱,上绣蟒,八旗命妇亦有之。」
分類:
披肩
医疗
时服
服饰
器具
饰名
具名
妇女
上身
外衣
《漢語大詞典》:
玉导(玉導)
冠饰名。用以引发入冠帻之内。
《
晋书·桓玄传
》
:“ 益州 督护 冯迁 抽刀而前, 玄 拔头上玉导与之。”
《
旧唐书·舆服志
》
:“﹝天子﹞若未加元服,则双童髻,空顶,黑介幘,双玉导,加寳饰。”
《
辽史·仪卫志二
》
:“﹝皇帝﹞若未加元服,则双童髻,空顶,黑介幘,双玉导,加寳饰。” 元
张雨
《满江红·玉簪次班彦功韵》
词:“玉导纤长,顿化作 云英 香荚。”参阅 明 杨慎
《
丹铅续录·簪导
》
。
分類:
冠饰
饰名
引发
《漢語大詞典》:
簪导(簪導)
古代冠饰名。用以束发。
《
释名·释首饰
》
:“簪,建也,所以建冠於髮也……导,所以导擽鬢髮,使入巾幘之里也。”
《
北史·艺术传下·何稠
》
:“ 魏 晋 已来,皮弁有缨而无笄导。 稠 曰:‘此田猎服也,今服以入朝,宜变其制。’故弁施象牙簪导,自 稠 始也。”
《
隋书·礼仪志七
》
:“自王公已下服章,皆绣为之。祭服冕,皆簪导、青纊充耳。”
《
新唐书·车服志
》
:“毳冕者,三品之服也。七旒,宝饰角簪导。” 宋
苏轼
《次韵子由·椰子冠》
:“规摹简古人争看,簪导经安髮不知。”
分類:
冠饰
饰名
束发
《漢語大詞典》:
玉丫叉
亦作“ 玉鸦叉 ”。亦作“ 玉鸦釵 ”。 首饰名。 清
纳兰性德
《浣溪沙·咏五更和湘真韵》
词:“魂梦不离金屈戌,画图亲展玉鸦叉。” 清
龚自珍
《小重山令》
词:“今年愁到莫愁家。黄金少,典去玉丫叉。” 高天梅
《孤山探梅》
诗:“若使化为仙蝶去,定然飞上玉鸦釵。”
分類:
首饰
饰名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