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四种饶益
【佛学大辞典】
(名数)谓菩萨化度饶益众生有四种之方便也。一,示现相好,令观者发菩提心也。二,示现说法,令闻者开悟入道也。三,示现化事,令闻者护诸法门也。四,名流十方,令闻者系念得脱也。
世饶王佛
【佛学大辞典】
(佛名)世自在王佛之异名。(参见:世自在王)
世自在王
【佛学大辞典】
(佛名)又曰世饶王。佛名。饶即自在之义。无量寿经存此二名。阿弥陀佛在因位时,于此佛所出家,建四十八愿。无量寿经钞二曰:「义寂云:旧本名楼夷亘罗Lokes/varara%ja,此存梵音,翻之名为自在王。憬兴云:于一切法得自在故。玄一曰:世间利益自在,故言世自在,亦言世饶,即自在义为王也。」
罽饶夷
【佛学大辞典】
(地名)又曰羯若鞠阇Kanya%kubja,所谓曲女城也。今曰克脑其Kanauj,在恒河禅那河之间。太古王城曰拘苏磨补罗Kusumapura,在梵授王时,触仙人之怒,以其恶咒使九十九婇女一时腰曲,故有此名。续高僧传作鞬拿究拨阇。翻为耳出城。玄奘渡天时,吠奢种曷利沙伐弹那Hars!avardhana,王君临此地。即有名之戒日王也。
饶王
【佛学大辞典】
(佛名)佛名也。(参见:饶王佛)。
【佛学常见辞汇】
世饶王佛的简称。(参见:饶王佛)
饶王佛
【佛学大辞典】
(佛名)Lokes/vara,具云世饶王佛。无量寿经上,初称世自在王佛,后谓世饶王佛。饶者即自在之义,同名异译也。同经惠远疏曰:「世饶王佛者,世自在王佛之别名也。」阿弥陀佛向于此佛而立四十八愿。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世自在王佛,阿弥陀佛曾向此佛誓立四十八大愿。
饶舌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多言也。隋书曰:「齐时谣云:饶舌老母不得语。」吴越备史曰:「僧延寿告王曰:长耳和尚,定光佛应身也。王趣驾参礼,行修默然。但云延寿饶舌。」传灯录曰:「闾丘公牧台州,乞丰干一言。曰到任后谒文殊普贤,在国清寺执爨涤器者,寒山拾得是也。闾丘访之,见二人,致拜。二人笑曰:丰干饶舌。」
饶益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丰足利人也。法华经譬喻品曰:「饶益诸子等与大车。」
【佛学常见辞汇】
给人丰富的利益。
饶益有情戒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聚净戒之一。
【佛学常见辞汇】
三聚净戒之一。(参见:三聚戒)
三聚戒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聚净戒之略,(参见:戒)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一摄律仪戒。受持五八十具等一切之戒律者。二摄善法戒。以修一切善法为戒者。三摄众生戒。又云饶益有情戒。以饶益一切众生为戒者。是华严梵网占察璎珞等经,瑜伽唯识等论所说。此三者积聚,故云三聚。戒有大小,十戒二百五十戒等为小乘戒,十重四十八轻戒三聚戒等为大乘戒。又有在家出家之别。五戒八戒为在家戒,十戒二百五十戒为出家,三聚戒。为道俗通行戒。即大乘之菩萨无论出家在家,皆受之也但在家之菩萨,凡受此三聚以为心者,谓之通受。出家之菩萨,其初别受摄律仪戒,即二百五十戒及十重等(摄律仪之中有一切大小之戒),是名别受。次乃总受之三聚也。此通受之有二种:一者从他得,唯对于师而得。二者自誓得,唯于佛像前以善心自誓而得。皆不要白四羯磨之作法也。唯识论九曰:「戒学有三:一律仪戒,谓正远离所应离法。二摄善法戒,谓正證应修證法。三饶益有情戒,谓正利乐一切有情。」
【三藏法数】
(出菩萨戒义疏并法苑珠林)
聚,集也。戒,禁戒也。此三种戒,能摄一切大乘诸戒,故名三聚戒。法苑珠林云:大圣度人,功唯在戒。庄严论云:初律仪戒以禁防为体,后摄善、摄生二戒,以勤勇为体。
〔一、摄律仪戒〕,摄律仪戒者,谓一切律仪,无不聚摄也。律即法律,是禁止之义;仪即仪式,是轨范之义。法苑珠林云:摄律仪者,要唯有四:一者不得为利养故,自赞毁他。二者不得故悭,不施前人。(即外人也。)三者不得瞋心打骂众生。四者不得谤大乘经典。持此四法,无恶不离,故名摄律仪戒。
〔二、摄善法戒〕,摄善法戒者,所行之行,能摄一切善法也。谓身口意所作善法及闻思修三慧,布施等六度之法,无不聚摄,故名摄善法戒。(三慧者,一闻慧,谓闻法而生智慧也;二思慧,谓思惟而生智慧也;三修慧,谓修习而生智慧也。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
〔三、摄众生戒〕,摄众生戒者,谓能摄受一切众生也。能摄之行,即是慈悲喜舍。慈名爱念,能与众生乐故;悲名怜悯,能拔众生苦故;喜名喜庆,庆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故;舍名无憎无爱,常念众生,同得无憎无爱故。以此等法,摄诸众生也。
饶益有情发心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三发心)
【三藏法数】
有情即众生也。谓人起慈悲心,悯念世间一切众生受生死苦,即发心修行,愿拔其苦而与其乐,是名饶益有情发心。
丰干饶舌
【俗语佛源】
为佛教典故。据《宋高僧传》卷十九载:唐·丰干禅师原在浙江天台山国清寺舂米供僧。先天(公元712-713)中,他去京兆化缘,闾丘胤将去台州作太守,问丰干说:「台州有何贤达?」丰干说:「到任记谒文殊。」闾丘胤上任后到国清寺,在僧厨中见到了寒山、拾得二个僧人(传说为文殊、普贤菩萨的化身),于是礼拜。两个僧人笑著说「丰干饶舌」,便扬长而去。后用以比喻多嘴、唠叨。(常正)
饶益于他
【三藏法数】
谓修菩萨行者,于诸有情,或以布施,或以爱语,或作利他之行,或与随类同事,令其皆得安乐,是为饶益于他。
饶多闻德
【三藏法数】
饶,益也。谓舍卫国中财宝具足,五欲胜妙,闻于四方,是名饶多闻德。
多财饶宝
【三藏法数】
谓于如来所,而作大施散华、然灯而供养之,以此因缘,来世获大财宝也。
饶益行
【三藏法数】
谓善推妙德,饶益众生,使得法利,不生厌想。经云:善能利益一切众生,名饶益行。
普饶益戒
【三藏法数】
谓菩萨受持净戒,广为利益一切众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