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川施饿鬼
【佛学大辞典】
(行事)为水死之人,追福,于河中浮船,或在河岸筑坛行施饿鬼也。多行于夏期。
有财饿鬼
【佛学大辞典】
(异类)饿鬼有三种:一无财饿鬼,毕竟不能食者。二小财饿鬼,食脓血等者。三多财饿鬼,能得人遗落之食及祭飨之食者。三界义说之。指后二者为有财饿鬼。
奇臭饿鬼
【佛学大辞典】
(异类)梵语曰迦吒富单那。译曰奇臭饿鬼。见玄应音义十一。(参见:迦吒富单那)
面燃饿鬼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救面燃饿鬼陀罗尼神咒经之略称。
施饿鬼
【佛学大辞典】
(行事)阿难尊者夜见饿鬼,名焰口(不空译焰口,实叉难陀译面然)。鬼请阿难施一斛食。阿难还白佛,佛说施饿鬼食之法。又名斛食法。使一切道俗修之。比丘每日生饭,亦施饿鬼之法也。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曰:「阿难独居,静处夜三更,有饿鬼现前,名焰口。形丑陋,口中吐火。白阿难曰:却后三日汝命尽,将生饿鬼中。阿难畏问免之方便。饿鬼曰:汝明日对无数饿鬼与无数婆罗门仙等施摩伽陀国一斛,并为我供养三宝,以此功力汝延寿,且我亦免饿鬼苦。阿难以言于佛,佛为说陀罗尼曰:诵此陀罗尼施食,一一饿鬼当得摩伽陀国七斛食,汝今受持此法,福德寿命皆增长。」释门正统四曰:「若夫施食之法。又非一切人天所知。惟如来以大慈普覆,不忍一切含灵受其饥饿苦恼。故假面然鬼王缘起,令阿难尊者以一搏食诵咒施之。今缁素通行谓之施饿鬼食。」
施饿鬼法
【佛学大辞典】
(修法)修佛行以施为第一,六度中以施为最初,四摄中亦以施为第一。而施之中以施饿鬼为最。故三国诸师盛行此法。其法出于不空译之施诸饿鬼饮食及水法。称宝掌如来(南方宝生佛),妙色身如来(东方阿閦佛),甘露王如来(西方弥陀佛),广博身如来(中央大日佛),离怖畏如来(北方释迦佛),五如来之名号,则以佛之威光加被故,能使一切饿鬼等灭无量之罪,生无量之福,得妙色广博,得无怖畏,所得之饮食变为甘露微妙之食,即离苦身而生天净土也。宝掌如来为南方之宝生如来,最胜王经作宝相。或作宝星。今日宝掌。一义云掌者主掌之义,以掌宝故,名曰宝掌。一义云摄真实经所说:「结施愿印左手同前,右手仰掌入南方宝生如来三昧。(中略)从五指间雨如意珠,此如意珠雨天衣服天甘露。」右手仰掌,由掌中雨宝,故名宝掌。经轨者,如佛说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一卷,不空译。施诸饿鬼饮食及水法,一卷,不空译。佛说救面然饿鬼陀罗尼神咒经,一卷,实叉难陀译。瑜伽集要救阿难陀罗尼焰口仪轨经,一卷,不空译。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起教阿难陀缘由,一卷,不空译。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一卷,不空译。
师子国饿鬼
【佛学大辞典】
(传说)(参见:饿鬼)
【佛学大辞典】
(传说)月支摩诃衍传法菩萨游化苏摩耶诸国,至师子国海畔,见五百饿鬼。问住海渚几时矣?饿鬼答曰:不知几时,祇见大海七变兴耳。见法华传记九。
鱼施饿鬼
【佛学大辞典】
(行事)鱼族供养之施食会。渔夫对于平生之杀生为荐后生菩提或航海中遭难鱼族为祟,投饮食于河海施食供养也。
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一卷,唐不空译。阿难逢焰口饿鬼怖而白佛,佛为说陀罗尼救拔焰口,施饿鬼之法自此始。
救面然饿鬼陀罗尼神咒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佛说救面然饿鬼陀罗尼神咒经,一卷,唐实叉难陀译。与佛说救拔口饿鬼陀罗尼经同本,但无四佛之名号。
发饿鬼心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十种发心之一。众生刹那刹那起名利之心,作下品十恶。以植饿鬼道之种子也。
【三藏法数】
谓众生念念欲得名闻,四远八方称扬,内无实德,虚比圣贤,唯行谄诳,起下品十恶,行刀涂道,是名发饿鬼心。(下品者,谓作恶之时,即能悔也。刀涂道者,即饿鬼道也,谓饿鬼中常受刀杖逼迫之苦也。)
无财饿鬼
【佛学大辞典】
(异类)饿鬼有有财无财少财多财等之种类,极无福分之饿鬼,少分之食物不能下咽者,名曰无财饿鬼。(参见:饿鬼)
燄口饿鬼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佛说救拔燄口饿鬼陀罗尼经之略称。
饿鬼
【佛学大辞典】
(异类)梵语,薜荔哆Preta,译曰饿鬼。三涂之一。法华经云:受地狱饿鬼畜生之苦是也。又为六趣之一。饿鬼趣常苦饥饿,由其所受果报不同,而有胜劣。有福德者,则为山林冢庙之神。下者居不净处,不得饮食,常受刀杖之苦。杂心论八曰:「从他希求故,说饿鬼。」婆沙论百七十二曰:「有说饥渴增故名鬼,由彼积集感饥渴业,经百千岁,不得闻水名,岂能得见,况复得触。有说被驱役故名鬼,恒为诸天处处驱役驰走故。有说多希望故名鬼,谓五趣中,从他有情。多希望者,无过此故。」大乘义章八末曰:「言饿鬼者,如杂心释,以从他求故名饿鬼。又常饥虚,故名为饿。恐怯多畏,故名为鬼。」此鬼类中。有有药叉罗刹之大威德者,故新译曰鬼,不曰饿。然旧译之经论,名曰饿鬼,以鬼类中饿鬼最多故也。
【佛学常见辞汇】
六道之一,即时常遭受饥饿的鬼类。其中略有威德的,成为山林冢庙之神,能得祭品或人间的弃食,无威德的,则常不得食,甚至口因渴出火。
【三藏法数】
谓此鬼宿因多慢,内无实德,空腹高心,陵人傲物,故受此报;寓气为质,不逢饮食,常困饥虚,是名饿鬼。
饿鬼住处
【佛学大辞典】
(杂语)正法念经十六曰:「饿鬼所住,略有二种:一者人中住,二者住于饿鬼世界。是人中鬼,若人夜行,则有见者。饿鬼世界者,住阎浮提下五百由旬,长三万六千由旬。」俱舍论十一曰:「诸鬼本处,琰魔王国。于此赡部洲下,过五百逾缮那,有琰魔王国。纵横量亦尔,从此展转,散居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