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字类编》:西首
左传:鹑之贲贲,天策焞焞。疏南方七宿,皆为朱鸟之宿,其鸟西首东尾,故未为鹑首,午为鹑火,已为鹑尾。汉又去声。唐书李希烈传:诏诸节度以兵掎角攻讨。唐臣高、秉哲以兵万人屯汝州,未至,贼将乘雾进,王师还,贼取汝州,执李元平,兵西首,东都大震,士皆走河阳。崤渑留守郑叔则壁西苑,贼按兵不进。
分类:西首
《漢語大詞典》:首坐
(1).犹首犯。 唐 元稹 《弹奏剑南东川节度使状》:“但以罪非首坐,法合会恩,亦有恩后加徵,又已去官停职,俾从宽宥,重此典常。”
(2).首席;首领。《红楼梦》第一一一回:“我在 警幻宫 中,原是个钟情的首坐,管的是风情月债。”
(2).首席;首领。《红楼梦》第一一一回:“我在 警幻宫 中,原是个钟情的首坐,管的是风情月债。”
《漢語大詞典》:岘首碑(峴首碑)
见“ 峴山碑 ”。
《漢語大詞典》:抑首
(1).俯首,低头。《晏子春秋·谏下十五》:“ 公 曰:‘昔 仲父 之霸何如?’ 晏子 抑首而不对。”《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 唐 韩愈 《唐朝散大夫赠司勋员外郎孔君墓志铭》:“从史为不法,君阴争,不从,则於会肆言以折之。从史羞,面颈发赤,抑首伏气,不敢出一语以对。”
(2).按其首。《大戴礼记·曾子疾病》:“ 曾子 疾病, 曾元 抑首, 曾华 抱足。” 王聘珍 解诂:“抑,按也。”
(2).按其首。《大戴礼记·曾子疾病》:“ 曾子 疾病, 曾元 抑首, 曾华 抱足。” 王聘珍 解诂:“抑,按也。”
《漢語大詞典》:甲首
(1).甲士的首级。《左传·桓公六年》:“六月,大败 戎 师,获其二帅 大良 、 少良 ,甲首三百,以献于 齐 。” 杜预 注:“甲首,被甲者首。”《荀子·议兵》:“五甲首而隶五家,是最为众彊长久,多地以正。” 王先谦 集解:“获得五甲首,则役隶乡里之五家也。”《宋书·垣护之传》:“ 护之 依险拒战,斩其都军长史,甲首数十,贼乃退。”
(2).伍长。《尉缭子·兵教上》:“左行者,左行教之;右行者,右行教之。教举五人,其甲首有赏。”
(3).特指战车上的甲士。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四章第四节:“ 春秋 时期一般是用车战,据《司马法》的说法,兵车一乘,马四匹,甲士十人,步兵十五人。甲士是穿戴盔甲的,三人立车上,立左的用弓箭,立右的用矛,中立的驭马,这三人通称甲首。”
(4).甲长。亦泛指小头目。 宋 胡太初 《昼帘绪论·催科》:“今既行 绍兴 甲首之法,可免税长与催头之责。” 元 李直夫 《虎头牌》第一折:“我偌大年纪,也无些名分,甲首也不曾做一个。”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七:“宜令薙髮易服,尽献兵器,分设里长甲首,而迁土目於内地。”
(2).伍长。《尉缭子·兵教上》:“左行者,左行教之;右行者,右行教之。教举五人,其甲首有赏。”
(3).特指战车上的甲士。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四章第四节:“ 春秋 时期一般是用车战,据《司马法》的说法,兵车一乘,马四匹,甲士十人,步兵十五人。甲士是穿戴盔甲的,三人立车上,立左的用弓箭,立右的用矛,中立的驭马,这三人通称甲首。”
(4).甲长。亦泛指小头目。 宋 胡太初 《昼帘绪论·催科》:“今既行 绍兴 甲首之法,可免税长与催头之责。” 元 李直夫 《虎头牌》第一折:“我偌大年纪,也无些名分,甲首也不曾做一个。”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七:“宜令薙髮易服,尽献兵器,分设里长甲首,而迁土目於内地。”
《骈字类编》:化首
道德指归论:静为物根,动为化首,物类托之,无有患咎。
《漢語大詞典》:囚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