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59,分71页显示  上一页  44  45  46  47  48  50  51  52  5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二首六身
淮首
虺首
灰首
黄童皓首
狐死首丘
花中首冠
稽首再拜
疾首蹙额
疾首蹙頞
疾首嚬蹙
疾首痛心
辑首
火首
火珠首
《漢語大詞典》:二首六身
指“亥”字。七十三岁的隐语。 春秋 时 晋 绛县 人自谓,“臣生之岁,正月甲子朔,四百有四十五甲子矣,其季於今,三之一也。”吏不知,问诸朝, 师旷 曰,“七十三年矣”。 史赵 曰:“亥有二首六身,下二如身,是其日数也。”按亥之篆体上二横为首,以象二万;下三“人”字,“人”字形同“ 六 ”字,象六千六百六十。二万六千六百六十,即为此老七十三岁的日数。参阅左传·襄公三十年文及 孔颖达 疏。后用以喻高寿。 前蜀 杜光庭 《张崇胤修庐山九天真君还愿醮词》:“乞为臣更蠲罪録,永削灾缠,成匡 尧 讚 禹 之功,享二首六身之寿。”
分類:
《骈字类编》:淮首
沈约桐柏山乐府桐柏山淮之首肇基帝迹遂光区有
《骈字类编》:虺首
杨慎 后蚊赋 虿尾虺首,罔攸遗兮。
《高级汉语词典》:灰首
头颅碎裂
《漢語大詞典》:黄童皓首
见“ 黄童白叟 ”。
《國語辭典》:黄童白叟(黃童白叟)  拼音:huáng tóng bái sǒu
幼童与老人。泛指老少。唐。韩愈 元和圣德诗:「卿士庶人,黄童白叟,踊跃欢呀,失喜噎欧。」也作「黄童皓叟」。
《國語辭典》:狐死首丘  拼音:hú sǐ shǒu qiū
语本《礼记。檀弓上》:「古之人有言曰:『狐死正丘首,仁也。』」传说狐狸死时,头必朝向狐穴所在的山丘。比喻不忘本或对故乡的思念。《晋书。卷八六。张轨传》:「狐死首丘,心不忘本;钟仪在晋,楚弁南音。」《醒世恒言。卷一九。白玉娘忍苦成夫》:「但闻越鸟南栖,狐死首丘,万里亲戚坟墓,俱在南朝,早暮思想,食不甘味。」
《分类字锦》:花中首冠
殷文圭赵侍郎宅看红白牡丹因寄杨状头赞图诗雅称花中为首冠年年长占断春光
分类:牡丹
《漢語大詞典》:稽首再拜
古代行稽首礼后,又先后拜两次,表示礼节隆重。孟子·万章下:“北面稽首再拜而不受。”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四:“朝臣曰:‘稽首轻,宜稽首再拜。’”
《國語辭典》:疾首蹙额(疾首蹙額)  拼音:jí shǒu cù é
痛恨厌恶的样子。《文明小史》第四八回:「何以到了我们中国,一听到劝捐二字,百姓就一个个疾首蹙额,避之惟恐不遑?」也作「疾首蹙頞」。
《國語辭典》:疾首蹙頞  拼音:jí shǒu cù è
痛恨厌恶的样子。《孟子。梁惠王下》:「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明史。卷一八八。陆昆传》:「驰骋宴乐,岂知小民疾首蹙頞赴诉之无路。」也作「疾首蹙额」。
《國語辭典》:疾首蹙额(疾首蹙額)  拼音:jí shǒu cù é
痛恨厌恶的样子。《文明小史》第四八回:「何以到了我们中国,一听到劝捐二字,百姓就一个个疾首蹙额,避之惟恐不遑?」也作「疾首蹙頞」。
《漢語大詞典》:疾首嚬蹙
犹言疾首蹙额。 清 姚鼐 《李斯论》:“小人之仕也……见其君国行事悖谬无义,疾首嚬蹙於私家之居,而矜夸导誉於朝廷之上。”
《國語辭典》:疾首痛心  拼音:jí shǒu tòng xīn
形容伤心痛恨到了极点。《南史。卷六九。虞荔传》:「不意将军惑于邪说,翻然异计,寄所以疾首痛心。」《英烈传》第二六回:「恒思前事,疾首痛心。」也作「痛心疾首」。
《漢語大詞典》:辑首(輯首)
藏头的样子。辑,通“ 戢 ”。
《骈字类编》:火首
普庵大德禅师释谈章南无百万火首金刚王菩萨
又无数天龙八部百万火首金刚
《漢語大詞典》:火珠首
剑饰。剑首以火珠为饰,故称。隋书·礼仪志六:“皇太子,金璽龟钮……带鹿卢剑,火珠首、素革带、玉鉤燮、兽头鞶囊。”
分類:剑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