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59,分71页显示  上一页  45  46  47  48  49  51  52  53  5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归正邱首
归正首丘
归正首邱
冠九卿首
冠诸卿首
亥有二首六身
何首乌蜜
皓首苍颜
皓首穷经
袹首
不堪回首
裱首
扯首
白首北面
白首空归
《漢語大詞典》:归正邱首(歸正邱首)
见“ 归正首丘 ”。
《漢語大詞典》:归正首丘(歸正首丘)
传说狐狸即使死在外边,也要把头朝着它所住洞穴的方向。故有“狐死正首丘”之说。语本礼记·檀弓上:“礼,不忘其本。古之有言曰:狐死正丘首,仁也”。 孔颖达 疏:“丘是狐窟穴根本之处,虽狼狈而死,意犹嚮此丘”。后因以“归正首丘”谓死于故乡。《苦社会》第二五回:“从此故乡日离日远,我们几个人,看这光景,不知还有归正首丘的日子么?”亦作“ 归正邱首 ”、“ 归正首邱 ”。 明 宋濂 《故检校孔君权厝志》:“吾出千万死至此,吾意能归正邱首,岂知死於道路。”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堪舆》:“后十年,其子经商颇利……议发槥归正首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五回:“我昨天説叫他回去调理的话,就是叫他早点归正首邱了。”参见“ 首丘 ”。
《漢語大詞典》:归正首丘(歸正首丘)
传说狐狸即使死在外边,也要把头朝着它所住洞穴的方向。故有“狐死正首丘”之说。语本礼记·檀弓上:“礼,不忘其本。古之有言曰:狐死正丘首,仁也”。 孔颖达 疏:“丘是狐窟穴根本之处,虽狼狈而死,意犹嚮此丘”。后因以“归正首丘”谓死于故乡。《苦社会》第二五回:“从此故乡日离日远,我们几个人,看这光景,不知还有归正首丘的日子么?”亦作“ 归正邱首 ”、“ 归正首邱 ”。 明 宋濂 《故检校孔君权厝志》:“吾出千万死至此,吾意能归正邱首,岂知死於道路。”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堪舆》:“后十年,其子经商颇利……议发槥归正首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五回:“我昨天説叫他回去调理的话,就是叫他早点归正首邱了。”参见“ 首丘 ”。
《國語辭典》:首丘  拼音:shǒu qiū
相传狐狸将死时,头会朝向它出生的土丘。典出《礼记。檀弓上》。比喻人死后归葬故乡。《楚辞。屈原。九章。哀郢》:「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后汉书。卷一六。寇恂传》:「不胜狐死首丘之情,营魂识路之怀。」
《漢語大詞典》:归正首邱(歸正首邱)
见“ 归正首丘 ”。
《漢語大詞典》:归正首丘(歸正首丘)
传说狐狸即使死在外边,也要把头朝着它所住洞穴的方向。故有“狐死正首丘”之说。语本礼记·檀弓上:“礼,不忘其本。古之有言曰:狐死正丘首,仁也”。 孔颖达 疏:“丘是狐窟穴根本之处,虽狼狈而死,意犹嚮此丘”。后因以“归正首丘”谓死于故乡。《苦社会》第二五回:“从此故乡日离日远,我们几个人,看这光景,不知还有归正首丘的日子么?”亦作“ 归正邱首 ”、“ 归正首邱 ”。 明 宋濂 《故检校孔君权厝志》:“吾出千万死至此,吾意能归正邱首,岂知死於道路。”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堪舆》:“后十年,其子经商颇利……议发槥归正首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五回:“我昨天説叫他回去调理的话,就是叫他早点归正首邱了。”参见“ 首丘 ”。
《分类字锦》:冠九卿首
常衮授杨绾太常卿制:舜以伯夷作秩宗,汉以列侯掌郊庙。至于圜丘大射之制,礼官博士之论,莫不综详得失而折衷焉。故事,职尊冠九卿之首。又汉官解诂:太常、社稷郊畤,事重职尊,故号九卿之首。
分类:卿监
《分类字锦》:冠诸卿首(冠诸卿首)
白居易授郑絪吏部尚书制:天官太宰,秩序常尊。自昔迄今,冠诸卿首。
分类:吏部
《漢語大詞典》:亥有二首六身
二万六千六百六十日的隐语。谓七十三岁。左传·襄公三十年:“ 晋 悼夫人 食舆人之城 杞 者。 絳县 人或年长矣,无子,而往与於食。有与疑年,使之年。曰:‘臣小人也,不知纪年。臣生之岁,正月甲子朔,四百有四十五甲子矣。其季於今,三之一也。’吏走问诸朝。 师旷 曰:‘……七十三年矣。’ 史赵 曰:‘亥有二首六身,下二如身,是其日数也。’ 士文伯 曰:‘然则二万六千六百有六旬也。’” 杜预 注:“亥字二画在上,併三人为身,如算之六。”参见“ 二首六身 ”。
《漢語大詞典》:二首六身
指“亥”字。七十三岁的隐语。 春秋 时 晋 绛县 人自谓,“臣生之岁,正月甲子朔,四百有四十五甲子矣,其季於今,三之一也。”吏不知,问诸朝, 师旷 曰,“七十三年矣”。 史赵 曰:“亥有二首六身,下二如身,是其日数也。”按亥之篆体上二横为首,以象二万;下三“人”字,“人”字形同“ 六 ”字,象六千六百六十。二万六千六百六十,即为此老七十三岁的日数。参阅左传·襄公三十年文及 孔颖达 疏。后用以喻高寿。 前蜀 杜光庭 《张崇胤修庐山九天真君还愿醮词》:“乞为臣更蠲罪録,永削灾缠,成匡 尧 讚 禹 之功,享二首六身之寿。”
分類:
《分类字锦》:何首乌蜜(何首乌蜜)
尔雅翼:亳州太清宫有桧花,蜜色小赤。南京柘城县有何首乌,蜜色更赤。
分类:
《國語辭典》:皓首苍颜(皓首蒼顏)  拼音:hào shǒu cāng yán
斑白的头发,苍老的面孔。形容老人的容貌。《孤本元明杂剧。午时牌。第一折》:「想当初太公垂钓,伊尹耕锄。垂钓的皓首苍颜安社稷,耕锄的尽心竭力定寰区。」
《國語辭典》:皓首穷经(皓首窮經)  拼音:hào shǒu qióng jīng
1.年老而仍持续地钻研经书。如:「这位学者皓首穷经,博学通览,可谓是位国学大师了。」也作「白首穷经」。
2.讽刺人虽一辈子努力读书,却没把书读通。《三国演义》第四三回:「若夫小人之儒,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
《漢語大詞典》:袹首
裹头的巾帻。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二年:“ 陕 尉 崔成甫 著锦半臂,鈌胯緑衫以裼之,红袹首,居前船唱《得宝歌》。” 胡三省 注:“袹首,今人谓之抹额。”
分類:裹头巾帻
《國語辭典》:不堪回首  拼音:bù kān huí shǒu
不忍再回忆过去的经历或情景。五代十国。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词:「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五回:「正在闹的筋疲力尽,接著小儿不肖,闯了个祸,便闹了个家散人亡。真是令我不堪回首!」
《漢語大詞典》:裱首
亦作“褾首”。 指书画装裱中用綾锦做的天头。 宋 周密 云烟过眼录:“ 王右军 与 桓温 荐 谢玄 真蹟……牡丹锦褾首,儼然著色画,葢 宣和 法锦。” 元 汤垕 画鉴·前贤事迹可鉴:“ 唐 人背手卷,多有紫綾作褾首,玉綾作引首,珊瑚为小轴,如今藏经之状。”
《漢語大詞典》:扯首
缰绳。 李季 《王贵与李香香》第三部二:“马高镫短扯首长,魂灵儿跟在你身旁。”
分類:缰绳
《國語辭典》:白首北面  拼音:bái shǒu běi miàn
白首,年纪大。北面,学生之位。白首北面指年纪虽大,仍拜师受业。《文中子。立命》:「夫子十五为人师焉,陈留王孝逸先达之傲者也,然白首北面岂以年乎?」
《國語辭典》:白首空归(白首空歸)  拼音:bái shǒu kōng guī
年纪老大,而学问或事业一无所成。《后汉书。卷九。孝献帝纪》:「今耆儒年踰六十,去离本土,营求粮资,不得专业。结童入学,白首空归,长委农野,永绝荣望。」也作「白首无成」。
分類:到老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