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59,分71页显示  上一页  59  60  61  62  63  65  66  67  68 下一页
佛类词典(续上)
首陀
首陀婆
首陀罗
首陀娑婆
首座
后堂首座
首悔
首诃既那
首意经
首图驮那
首楞严
首楞严定
首楞严经
首楞严三昧
首楞严三昧经
首陀
【佛学大辞典】
(术语)S/u%dra,又作首陀罗,新作戍陀罗、戍达罗、戍捺罗,天竺四大姓之第四,农人奴隶也。西域记二曰:「四曰戍陀罗,旧曰首陀,讹也。农人也。」玄应音义十八曰:「首陀,应云戍达罗,译曰农。」慧琳音义二曰:「戍达罗,古云首陀罗,或云首陀,即是农夫耕垦之俦也。」
【佛学常见辞汇】
又叫做首陀罗,是古印度四大姓之一,也是农人奴隶阶级。
【三藏法数】
梵语首陀,亦云戌陀罗,即农人种也。
首陀婆
【佛学大辞典】
(界名)五净天也。(参见:首陀娑婆)
首陀娑婆
【佛学大辞典】
(界名)S/uddha%va%sa,又作首陀婆,五净居天也。智度论五十四曰:「首陀婆天,秦言净居天。」玄应音义十九曰:「首陀娑婆,或云私陀娑婆,私陀,首陀。此译云净。娑婆此云宫,亦言舍,或言处。即五净居天是也。」
首陀罗
【佛学大辞典】
(杂名)印度四姓之第四。(参见:首陀)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首陀)
首陀
【佛学大辞典】
(术语)S/u%dra,又作首陀罗,新作戍陀罗、戍达罗、戍捺罗,天竺四大姓之第四,农人奴隶也。西域记二曰:「四曰戍陀罗,旧曰首陀,讹也。农人也。」玄应音义十八曰:「首陀,应云戍达罗,译曰农。」慧琳音义二曰:「戍达罗,古云首陀罗,或云首陀,即是农夫耕垦之俦也。」
【佛学常见辞汇】
又叫做首陀罗,是古印度四大姓之一,也是农人奴隶阶级。
【三藏法数】
梵语首陀,亦云戌陀罗,即农人种也。
首陀娑婆
【佛学大辞典】
(界名)S/uddha%va%sa,又作首陀婆,五净居天也。智度论五十四曰:「首陀婆天,秦言净居天。」玄应音义十九曰:「首陀娑婆,或云私陀娑婆,私陀,首陀。此译云净。娑婆此云宫,亦言舍,或言处。即五净居天是也。」
首座
【佛学大辞典】
(职位)即座中之首位者。僧史略中曰:「首座之名,即上座也。居席之端,处僧之上,故曰也。寻唐世敕辩章,捡校修寺,宣宗赏其功,署三教首座。(中略)次复经论之学,或置首座。三教首座,则辩章为始也。朱梁洎周,或除或立,今大宋有讲经讲论首座,乃僧录之外则立耳。」是为官许之名。
后堂首座
【佛学大辞典】
(职位)僧堂后版之首座也。敕修清规曰:「后堂首座,位居后版,辅赞宗风。规则端庄,为众模范。盖以众多,故分前后。斋粥二时过堂及坐禅,则后门出入。」
【佛学大辞典】
(职位)禅林区分僧堂为前堂后堂,分管其后堂者曰后堂首座。
首悔
【佛学大辞典】
(术语)自陈罪而忏悔也。
首诃既那
【佛学大辞典】
(界名)S/ubhakr!tsna%,天名,译曰遍净。是色界第三禅中之第三天。见玄应音义三。
首意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梵志女首意经之略。
首图驮那
【佛学大辞典】
(人名)S/uddhodana,旧作输头檀。净饭王之梵名也。玄应音义四曰:「输头檀王,正言首图驮那王,此译曰净饭,或言白饭,非也。」
首楞严
【佛学大辞典】
(术语)S/u%ram%gama,新云首楞伽摩。译曰健相,健行,一切事竟。佛所得三昧之名也。健相者,譬幢旗之坚固也。以比佛德坚固,诸魔不能坏。一切事竟者,佛德之究竟也。智度论四十七曰:「首楞严三昧者,秦言健相。分别知诸三昧行相多少浅深,如大将知诸兵力多少。复次,菩萨得此三昧,诸烦恼魔及魔人无能坏者,譬如转轮圣王,主兵宝将所住至处,无能坏伏。」涅槃经二十七曰:「首楞严者名一切事竟。严者名坚,一切毕竟而得坚固,名首楞严。以是故言首楞严定,名为佛性。」玄应音义二十三曰:「首楞伽摩,此云健行定,亦言健相,旧云首楞严也。」首楞严三昧经中曰:「菩萨得首楞严三昧,能以三千大千世界入芥子中,令诸山河日月星宿悉现如故,而不迫迮,示诸众生。首楞严三昧不可思议势力如是。」
【佛学常见辞汇】
定名,华译为一切事究竟坚固。
首楞严定
【佛学大辞典】
(术语)首楞严三昧也。
首楞严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大佛顶如来蜜因修證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之略名。首楞严者,三昧之名,万行之总称也。有十卷。经题下曰:「一名中印度那烂陀大道场经,于灌顶部录出别行。大唐神龙元年龙集乙巳五月己卯朔二十三日辛丑,中天竺沙门般剌蜜帝于广州制止道场译,菩萨戒弟子前正谏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笔授,乌长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此经不载于丽宋元明四大藏,因有真伪之诤。然长水引智升之开元释教录九云:「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證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十卷,右一部十卷今现在。沙门释怀迪州人也。住罗浮山南楼寺,(中略)后因游广州遇一梵僧(未得其名),赍梵经一夹,请共译之,勤成十卷,即大佛顶万行首楞严经是也。」经之题目及纸叶文句与今之房融本并无差异,二经皆真经也。阅藏知津曰:「阿难示堕摩登伽难,佛放顶光说咒。敕文殊将咒往护,提奖来归,启请大法。佛为先开圆解,次示圆行,次明圆位。乃至精研七趣,详辨阴魔。此宗教司南,性相总要。一代法门之精髓,成佛作祖之正印也。」诸家之注述,及关系本经之著作如下:楞严经义海,三十卷,唐怀迪證释,宋子璿义疏并科,宋晓月标指,宋仁岳集解,宋咸辉排经人注。楞严经经科一卷,宋子璿述。楞严经义疏注经二十卷,宋子璿集。楞严经义疏释要钞六卷,宋怀远录。楞严经释题一卷,宋宗印述。即楞严经集注卷一。楞严经集注十卷,宋思坦集注。楞严经集解熏闻记五卷,宋仁岳述。楞严经要解二十卷,宋戒环解。楞严经笺二十卷,宋惟悫释,可度笺。楞严经合论十卷,宋德洪造论,正受釐论入经并删补。楞严经会解十卷,元惟则会解。楞严经正脉疏科一卷,明真鉴作。楞严经正脉疏悬示一卷,明真鉴述。楞严经正脉疏十卷,明真鉴述。楞严摸象记一卷,明祩宏述。楞严经悬镜一卷,明德清述。楞严经通议提纲略科一卷,明德清排订。楞严经通议十卷,明德清述。楞严经臆说一卷,明圆澄注。楞严经圆通疏十卷,元惟则会解,明传镫疏。楞严经百问一卷,明百松和尚著。楞严经玄义四卷,明传镫述。楞严经秘录十卷,明一松大师说,门人灵述记。楞严经玄义二卷,明智旭撰述,道昉参订。楞严经文句十卷,明智旭撰述,道昉参订。楞严经合辙十卷,明通润述。楞严经直指科文一卷。楞严经直指总论十卷,明函是疏。楞严经击节一卷,明大诏撰。楞严经悬谈一卷,明观衡撰。楞严经略疏十卷,明元贤述。内题楞严说通。楞严经贯摄十卷,刘道开纂述。楞严经观心定解科一卷,灵耀述。楞严经观心定解大纲一卷,灵耀述。楞严经观心定解十卷,灵耀述。楞严经问答一卷,净挺著。楞严经指掌疏悬示一卷,通理述。楞严经指掌疏十卷,通理述。楞严经指掌疏事义一卷,通理述。楞严经截流二卷,明传如述。楞严经圆通疏前茅二卷,明传灯述。楞严经直解十卷,明广莫直解。楞严经讲录十卷,明乘[时]讲录。楞严经纂注十卷,明真界纂注。楞严经正见十卷,济时述。楞严经说约一卷,明陆西星述。楞严经述旨十卷,明陆西星述。楞严经精解评林三卷,明焦竑纂。楞严经宗通十卷,明曾凤仪宗通。楞严经如说十卷,明钟惺撰。楞严经疏解蒙钞三十六卷,明钱谦益钞。楞严经證疏广解十卷,明凌弘宪辑。楞严经宝镜疏科文一卷,溥畹撰。楞严经宝镜疏悬谈一卷,溥畹撰。楞严经宝镜疏十卷,溥畹撰。大势至圆通章科解一卷,明正相解。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疏钞一卷,续法集。楞严经势至圆通章解一卷,行策撰。楞严经序指味疏一卷,谛闲述。
首楞严三昧
【佛学大辞典】
(术语)S/u%ram%gamasama%dhi,(参见:首楞严)
【三藏法数】
梵语首楞严,华言健相分别;梵语三昧,华言正受,亦云正定。谓菩萨住是三昧,则于诸三昧行相、多少、浅深,悉能分别了知;而一切魔恼,不能破坏,是名首楞严三昧。
首楞严三昧经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三卷,秦罗什译。坚意菩萨,问三昧之法,佛唱首楞严之名广说其字义,而现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