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香波
(1).散发香气的水波。 宋 宋白 《宫词》:“千门竞洗燕脂面,流作香波入御沟。” 宋 高观国 《御街行·赋帘》词:“香波半窣深深院,正日上花阴浅。”
(2).[英shampoo]化妆品的一种。洗发用的合成洗涤剂。
《漢語大詞典》:余芬(餘芬)
(1).残留的香气。 南朝 梁 王筠 《和萧子范入元襄王第诗》:“皓壁留餘篆,蕙圃有餘芬。” 清 方文 《山行八咏·杏林》:“芳林伐已久,到此仰餘芬。”亦指残花。 南朝 梁 江淹 《金灯草赋》:“乃御秋风之独秀,值秋露之餘芬。出万枝而更明,冠众葩而不羣。”
(2).比喻传留后世的美德懿行。 唐 张说 《奉和圣制经邹鲁祭孔子应制》:“龙驂迴旧宅,凤德咏餘芬。”
《國語辭典》:好气(好氣)  拼音:hǎo qì
1.香气,芬芳的气味。南朝梁。简文帝〈伤美人〉诗:「薰炉含好气,庭树吐华滋。」
2.生气。《文明小史》第五九回:「冲天炮是读过天文教科书的,懂得此中道理,又是好气,又是好笑。」
3.心里高兴,态度好。常用于否定句。《二刻拍案惊奇》卷二○:「陈定也没好气的,也不来管他好歹。」也作「好气儿」。
《國語辭典》:裛裛  拼音:yì yì
香气散布。唐。李商隐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诗:「匝路亭亭艳,非时裛裛香。」
分類:香气袭人
《國語辭典》:馨逸  拼音:xīn yì
奇异的香气。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注》:「兰薰麝越,自成馨逸。」
《漢語大詞典》:郁芬
浓烈的香气。 宋 叶适 《朝议大夫知处州蒋公墓志铭》:“公既休,扃小室,繆篆郁芬。”此指墨香。
分類:浓烈香气
《漢語大詞典》:掩掩
(1).形容香气浓郁。掩,通“ 馣 ”。《文选·宋玉〈高唐赋〉》:“薄草靡靡,联延夭夭,越香掩掩。” 刘良 注:“掩掩,香气貌。” 王念孙 《读书杂志馀编·文选》:“《高唐赋》:‘越香掩掩。’掩,亦与馣同。广雅曰:‘馣,香也。’又曰:‘馣馣,香也。’”
(2).隐约,模糊。 唐 元稹 《通州丁溪馆夜别李景信》诗之一:“月濛濛兮山掩掩,束束别魂眉敛敛。”
《漢語大詞典》:香楠
楠树。有香气,因称。 清 阎尔梅 《锦屏山》诗:“渔村乌柳围金橘,僧舍香楠荫铁蕉。”
分類:楠树香气
《漢語大詞典》:敷芬
发散香气。 唐 陶翰 《送惠上人还江东序》:“才贤翕集,文墨敷芬。”
分類:发散香气
《漢語大詞典》:香窟
弥布香气的洞室。 宋 陶谷 清异录·五窟:“同舍生 刘垂 ……曰:有钱当作五窟室, 吴 香窟尽种梅株, 秦 香窟周悬麝脐, 越 香窟植巖桂, 蜀 香窟栽椒, 楚 香窟畦兰。四木草各占一时,餘日入麝窟,便足了一年,死且为香鬼,况於生乎!”
分類:香气
《漢語大詞典》:清烈
(1).高尚的功业。 汉 蔡邕 《太尉汝南李公碑》:“太守 张温 等相与嘆曰:‘铭勒显於钟鼎,清烈光于来裔。’”
(2).(香气)清郁强烈;(声音)清晰激越。《西游补》第七回:“清烈蔷薇露一盏。”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局诈:“ 嘉祥 李生 ,善琴。偶适东郊,见工人掘土得古琴,遂以贱直得之。拭之有异光;安絃而操,清烈非常。”
《漢語大詞典》:异馥
奇特的香气。例如: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分類:奇特香气
《漢語大詞典》:韵悠悠(韻悠悠)
(1).声响舒缓悠扬。 元 无名氏 《小尉迟》第二折:“到来日扑鼕鼕的征鼙慢凯,韵悠悠的角声哀。” 元 关汉卿 《五侯宴》第三折:“韵悠悠胡笳慢品,阿来来口打番言。” 明 杨文奎《点绛唇·四时景》套曲:“韵悠悠歌着奇腔,按着宫商。”
(2).比喻香气飘散。 明 冯惟敏 《咏四美·手板》曲:“击玉敲金,移宫换羽……总不如韵悠悠彩袖香飘,斯琅琅宝剑声杂。”
《漢語大詞典》:椒叶(椒葉)
椒树的叶子。古人用来盖酒以取香气。 唐 白居易 《江州赴忠州舟中示舍弟五十韵》:“壶浆椒叶气,歌曲《竹枝》声。” 唐 李贺 《南园》诗之九:“泻酒木兰椒叶盖,病容扶起种菱丝。”
分類:取香香气
《漢語大詞典》:风馨(風馨)
(1).风飘香气。
(2).犹流芳。 唐 陈黯 《辩谋》:“古今语帝王者,必首於 尧 舜 ;论功德者,无出於 禹 稷 。风馨亿龄,不復磨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