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蕙若  拼音:huì ruò
蕙兰与杜若两种香草的合称。《文选。张衡。南都赋》:「其香草则有薜荔蕙若。」《南朝梁。江淹。伤友人赋》:「吊蕙若之暂芳,恸琬琰之永缺。」
《漢語大詞典》:芳茝
香草名。《楚辞·九章·思美人》:“擥大薄之芳茝兮,搴长洲之宿莽。” 王逸 注:“采取香草,用饰己也。”
《漢語大詞典》:胡绳(胡繩)
香草名。《楚辞·离骚》:“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 王逸 注:“胡绳,香草也。” 唐 陆龟蒙 《采药赋》:“胡绳繫晷以难驻,曷车载春而不返。” 清 方文 《盛林玉阁中喜遇李三石》诗:“石上偶然窥宛委,花前纔与结胡绳。” 清 方文 《自题采药图用谈长益韵》:“却讶 灵均 好奇服,製荷衣又索胡绳。”
《漢語大詞典》:浴兰汤(浴蘭湯)
浴于兰汤,即用香草水洗澡。古人认为兰草避不祥,故以兰汤洁斋祭祀。大戴礼记·夏小正:“五月……蓄兰,为集浴也。”《楚辞·九歌·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王逸 注:“兰,香草也。”初学记卷十三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庙方四丈,不墉,壁道广四尺,夹树兰香。斋者煮以沐浴,然后亲祭,所谓‘浴兰汤’。” 明 叶宪祖 《碧莲绣符》第二折:“教奴懒去浴兰汤,知难洗愁苦。”亦省作“ 浴兰 ”。 唐 李白 《沐浴子》:“沐芳莫弹冠,浴兰莫振衣。” 唐 元稹 《表夏》之十:“ 灵均 死波后,是节常浴兰。”
《漢語大詞典》:蕙畹
栽植香草的园圃。 南朝 齐 谢朓 《游后园赋》:“左蕙畹兮弥望,右芝原兮写目。” 唐 王勃 《春思赋》:“蕙畹兰皋行可望,何为悠悠坐惆悵。” 明 夏完淳 《端午赋》:“晞光拂其蕙畹,皋阴沐於蒲塘。”
《漢語大詞典》:蕙荃
蕙与荃。皆香草名。常喻贤淑的人。 唐 张说 《登九里台是楚樊姬墓》诗:“自我来符守,因君树蕙荃。”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鎌田诚一墓记》:“呜呼,昊天难测,蕙荃早摧,曄曄青春,永閟玄壤。”
分類:香草贤淑
《漢語大詞典》:若惠
香草名。杜若和蕙草。 汉 扬雄 《反离骚》:“卷薜芷与若惠兮,临 湘 渊而投之。”
《漢語大詞典》:留夷
香草名。一说,即芍药。《楚辞·离骚》:“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蘅与芳芷。” 王逸 注:“留夷,香草也。” 游国恩 纂义:“留夷即芍药…… 王引之 所説甚详,可据。”汉书·司马相如传上:“糅以蘼芜,杂以留夷。”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作“流夷”。
《漢語大詞典》:蕙纕
香草作的佩带。系之以示芳洁忠正。《楚辞·离骚》:“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元 张宇 《初漠赋》:“策茝旆而联蕙纕兮,謁 灵君 於辉晃。” 元 张翥 《寄题顾仲瑛玉山》诗:“漏屋愁荷盖,尘衣惜蕙纕。”
《漢語大詞典》:蕙路
犹芳径。遍长香草的道路。 南朝 宋 谢庄 《宋孝武宣贵妃诔》:“巡步檐而临蕙路,集重阳而望椒风。” 南朝 齐 孔稚圭 《北山移文》:“尘游躅於蕙路,污渌池以洗耳。”
分類:香草道路
《國語辭典》:幽若  拼音:yōu ruò
幽兰与杜若,皆为香草。《文选。曹植。七启》:「薰以幽若,流芳肆布。」
分類:杜若香草
《漢語大詞典》:抱弄
怀抱逗弄。 唐 白居易 《与元九书》:“僕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於书屏下。” 唐 元稹 《祭礼部庾侍郎太夫人文》:“孝女视膳,令妇执笄。封燔茅社,抱弄荃蓀。”按,荃荪,香草,喻子孙。 明 高攀龙 《缪仲湻六十序》:“又三年,余以使事至家,得仲儿,日抱弄之。”
《漢語大詞典》:藁本
(1).香草名。多年生草本。叶呈羽状,夏开白花,果实有锐棱,根紫色,可入药。管子·地员:“五臭畴生,莲与蘼芜、藁本、白芷。”《淮南子·氾论训》:“夫乱人者,若芎藭之与藁本也,蛇牀之与麋芜也,此皆相似也。”
(2).著作的底本。 唐 韦绚 刘宾客嘉话录:“ 王右军 告誓文,今之所传,即其藁本,不具年月日朔。” 明 宋濂 《题桂隐遗文后》:“ 濂 尝受业公门,见公追念先德,日蒐坠逸,手録成编,此盖其藁本也。” 清 黄宗羲 《与陈介眉庶常书》:“ 王应麟 欲举是科,乃于制度典故,攷索殆遍。今之玉海,其藁本也。”
《國語辭典》:芸辉(蕓輝)  拼音:yún huī
香草名。出于阗国。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上:「芸辉,香草名也,出于阗国,其香絜白如玉,入土不朽烂。」
《國語辭典》:芳苓  拼音:fāng líng
植物名。一种香草。「荷花」之古称,参见「荷花」条。《文选。枚乘。七发》:「漃漻薵蓼,蔓草芳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