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颟顸(顢頇)  拼音:mán hān
1.脸大的样子。《集韵。平声。寒韵》:「颟顸,大面貌。」
2.形容不明事理,糊里糊涂。《文明小史》第三○回:「这后任的东家是个旗人,有些颟顸,伯集既是老手,有几桩事办得不免霸道些,人家恨了他,都说他坏话。」
《國語辭典》:当真(當真)  拼音:dàng zhēn
1.信以为真。《文明小史》第二二回:「这都是报馆的妖言惑众,有些不安分的愚民,只道当真可以做得,想出那种歪念头来,弄到后来身命不保。」
2.真正、真实。《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三:「自此那儿子当真守分孝敬二亲,后来却得善终。」《红楼梦》第六四回:「贾蓉道:『我说的是当真的话。』」
3.果真,疑信未定的疑问词。如:「此话当真?」《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六:「师父当真做出来?」
《漢語大詞典》:苟若
犹苟且,草率马虎。 汉 贾谊 《治安策》:“顽顿亡耻,奊詬亡节,亷耻不立,且不自好,苟若而可,故见利则逝,见便则夺。”
《國語辭典》:实落(實落)  拼音:shí luò
1.实在、实际。《醒世恒言。卷二二。张淑儿巧智脱杨生》:「这班随徒的人打扮出路光景,虽然悬弓佩剑,实落是一个也动不得手的。」《醒世姻缘传》第三三回:「有了这三件实落的工夫,便是那板高接贵的成仙得道之期。」
2.结实。《水浒传》第三二回:「提起拳头来,只打实落处,打了二三十拳。」《西游记》第五三回:「婆婆,我的身子实落,不用补虚。」
《漢語大詞典》:恅愺
(1).犹潦草。谓作事迫促、马虎。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始一:“文士以作事迫促者,通谓之恅愺。”
(2).见“ 愺恅 ”。
《漢語大詞典》:愺恅
(1).寂静,幽静。 李光 《赠穉兰》诗:“君之头角何峥嶸?君之情绪何愺恅?”
(2).潦草,零乱。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下:“世俗简牘中多用‘老草’,如云草略之义。余问於博洽者,皆莫能知其所出。后因检《礼部韵略》‘恅’字注云:愺恅,心乱也。” 清 钱谦益 《祭王二溟方伯文》:“迨我言归,音尘杳杳,笑言彷彿,魂梦愺恅。”
《國語辭典》:粗糙  拼音:cū cāo
1.不光滑、不细致。如:「皮肤粗糙」。
2.草率、粗疏。宋。吴泳 答唐广夫书:「间有自拔于流俗,则遂以学问骄人,外粗糙而不密,内颠实而不虚。」《西游记》第二四回:「果然那三个嘴脸凶顽,性情粗糙,幸得就把他们调开了。」
《漢語大詞典》:推班
(1).方言。亦作“ 推扳 ”。差,不好。《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八:“左右是一伙的人,推班出色,没一个不思量骗他的。” 林守庄 《〈何典〉序》:“说这人本事不差,可说做这个人本事不推扳。”
(2).方言。亦作“ 推扳 ”。马虎。《负曝闲谈》第三回:“老弟兄,推扳点罢,咱们是一块土上的人,谁欺的了谁?”
《国语辞典》:麻糊  拼音:má hú
1.迷迷糊糊,意识不清。如:「喝酒后一片麻糊,千万不可开车。」
2.随便、马虎。如:「上周来的新员工做事麻糊,不认真。」
《國語辭典》:胡卢提(胡盧提)  拼音:hú lú tí
糊里糊涂。《水浒传》第二六回:「待要胡卢提入了棺殓了。」也作「葫芦提」。
《國語辭典》:毛草  拼音:máo cǎo
1.细小杂乱的茅草。如:「这一带长了许多毛草,感觉好荒凉。」
2.毛躁、粗心。《儿女英雄传》第一六回:「不是我毛草,他那脾气性子可真累赘。」
《漢語大詞典》:推板
(1).可以移动的隔板。 清 曹庭栋 《养生随笔·卧房》:“房开北牖,疎櫺作樬,夏为宜,冬则否,牕内须另製推板一层以塞之。”
(2).方言。同“ 推班 ”。差,不好。《官场现形记》第六回:“现在办他的差使,能彀华丽固然是好;倘或不能,依晚生愚见,不妨面子稍些推板点,骨子里头,老老实实的叫他见你个情。”
(3).方言。同“ 推班 ”。相差。《官场现形记》第七回:“甚么材料做甚么官,那是一丝一毫不会推板的。”
(4).方言。同“ 推班 ”。马虎,将就。 伊凡 《没有了猪的猪栏》:“做阿婆的人不敢把她看做媳妇,仍旧是当她主人那么伺候着;丈夫是更不消说了,他把自己的前途完全放到这位小姐身上,更不肯推板一点儿了。”
《國語辭典》:偷工减料(偷工減料)  拼音:tōu gōng jiǎn liào
不依照生产或工程所规定的品质及数量要求,而削减工序和用料。《儿女英雄传》第二回:「这下游一带的工程都是偷工减料作的,断靠不住。」也作「减工偷料」。
《國語辭典》:一丝不苟(一絲不苟)  拼音:yī sī bù gǒu
做事认真,一点也不马虎。《儒林外史》第四回:「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也作「一丝不乱」。
《漢語大詞典》:耶耶乎
方言。有随便,马虎,不负责,不高明等意。 鲁迅 《集外集拾遗·公民科歌》:“做个公民实在弗容易,大家切莫耶耶乎。”
《漢語大詞典》:一笔不苟(一筆不苟)
谓作书画或撰文极其认真,毫不马虎。 清 沈初 《西清笔记》卷二:“﹝ 赵文敏 ﹞更有《法华经》全部……前后一笔不苟,功力如此,洵神技也。” 茅盾 《无题》:“我的创作态度多么严肃,我真是一笔不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