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710,分181页显示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7  18  19  2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马厩
叩马
马陵
鞭马
马色
木马
国马
坠马
路马
借马
君马黄
害马
郎马
马递
马队
《漢語大詞典》:马厩
见"马厩"。
分類:马厩
《國語辭典》:叩马(叩馬)  拼音:kòu mǎ
拉住马,不使前进。《史记。卷六一。伯夷传》:「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也作「扣马」。
《漢語大詞典》:马陵(馬陵)
古地名。 春秋 卫 地。在今 河北 大名 东南。公元前584年 晋景公 与诸侯会盟于此。 战国 属 齐 ,公元前341年 齐 将 孙膑 伏兵杀 魏 将 庞涓 于此。春秋·成公七年:“八月戊辰,同盟于 马陵 。” 杜预 注:“ 马陵 , 卫 地。”战国策·楚策一:“夫 牛阑 之事, 马陵 之难,王之所亲见也。” 鲍彪 注:“ 魏 三十年, 齐 破 魏 马陵 。” 宋 梅尧臣 《古柳》诗:“飞霆痕尚白,如斩 马陵 庞 。”《醉醒石》第十回:“ 马陵 万弩伏,减灶诱狂夫。”参见“ 马陵书树 ”。
《漢語大詞典》:马陵书树(馬陵書樹)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孙子 度其行,暮当至 马陵 。 马陵 道陜,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 庞涓 死于此树之下’…… 庞涓 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 齐 军万弩俱发, 魏 军大乱相失。 庞涓 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剄。”后因以“马陵书树”为神机妙算、克敌制胜之典。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上开府广饶公郑常墓志铭》:“置阵 黎阳 ,麾兵 官渡 , 平阴 听乌, 马陵 书树。”亦作“ 马陵削树 ”。 北周 庾信 《周骠骑大将军开府侯莫陈道生墓志铭》:“ 临晋 横船,既擒 赵 将; 马陵 削树,復下 齐 兵。”
分類:克敌制胜
《骈字类编》:鞭马(鞭马)
唐 白居易 九日宴集醉题郡楼兼呈周殷二判官 榜舟鞭马取宾客,扫楼拂席排壶觞。
《韵府拾遗 马韵》:史记李将军传广出雁门匈奴生得广置广两马间络而盛卧广行十馀里佯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复得其馀军因引而入塞白居易诗榜舟鞭马取宾客扫搂拂席排壶觞欧阳修诗揽鞍鞭马行勿迟酒熟花开二月时
《骈字类编》:马色(马色)
唐 李白 鼓吹曲辞 君马黄 马色虽不同,人心本无隔。
唐 李端 送张少府赴夏县 鸡声连绛市,马色傍黄河。
唐 武元衡 送许著作分司东都 马色关城晓,蝉声驿路长。
唐 刘禹锡 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 其七 人眉新柳叶,马色醉桃花。
唐 司空图 塞上 马色经寒惨,雕声带晚悲。
《國語辭典》:木马(木馬)  拼音:mù mǎ
1.一种木制马形的体操运动用具。高一公尺三十五公分,长一公尺六十公分。也称为「跳马」。
2.一种小孩玩具。形状像马,可以坐在上面前后摇动。
《漢語大詞典》:国马(國馬)
(1).国家所饲养的马。周礼·考工记·輈人:“国马之輈,深四尺有七寸。” 郑玄 注:“国马,谓种马、戎马、齐马、道马。” 唐 杜甫 《壮游》诗:“国马竭粟豆,官鷄输稻粱。”新唐书·姜晦传:“时国马乏, 晦 请以詔书市马 六胡州 。”
(2).养于民间、战时由国家调用的马。国语·楚语下:“国马足以行军,公马足以称赋。” 韦昭 注:“国马,民马也。”
(3).一国中上品之马。庄子·徐无鬼:“吾相马,直者中绳,曲者中钩,方者中矩,圆者中规,是国马也。” 成玄英 疏:“合上之相,是谓诸侯之国上品马也。”
《国语辞典》:坠马(坠马)  拼音:zhuì mǎ
自马上跌落。如:「他不幸坠马受伤。」
分类:马上跌落
《漢語大詞典》:路马(路馬)
古代指为君主驾车的马。因君主之车名路车,故称。礼记·曲礼上:“乘路马,必朝服。” 郑玄 注:“路马,君之马。” 汉 贾谊 新书·阶级:“礼,不敢齿君之路马,蹴其芻者有罪。” 宋 杨万里 《转对札子》:“然古者国贫则君服大布之衣,年饥则路马不食穀。”
《分类字锦》:借马(借马)
宋史兵志:凡主兵官当借马者,至罢兵权。殿前马步军都指挥使赐所借马三,都虞候、捧日、天武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三,军都指挥使一。外州在官当借马者,经略使三,总管、钤辖二,路分都监、承受极边砦至监押、都巡检、把截保丁指挥一。毌得乘之。他州并以假人,犯者论以违制。
分类:马政
《漢語大詞典》:君马黄(君馬黄)
汉 铙歌名。以歌辞首句“君马黄”而得名。乐府诗集·鼓吹曲辞一·汉铙歌君马黄:“君马黄,君马苍,二马同逐臣马良。”后有仿作。 唐 李白 《君马黄》诗:“君马黄,我马白,马色虽不同,人心本无隔。”亦省作“ 君马 ”。 晋 陆机 《鼓吹赋》:“奏《君马》,咏《南城》。”
分類:铙歌歌辞
《國語辭典》:害马(害馬)  拼音:hài mǎ
损害马的自然本性。指一切无益于马自然生长的行为。语出《庄子。徐无鬼》:「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后用来比喻为害大众的人。唐。高适饯宋八充彭中丞判官之岭南〉诗:「若将除害马,慎勿信苍蝇。」也作「害群之马」。
《韵府拾遗 马韵》:郎马(郎马)
高士谈诗:郎马不嘶芳草暗,半筛急两飞横塘。朱德润诗:桃花红似郎君马,杨柳青于从事衫。
《國語辭典》:马递(馬遞)  拼音:mǎ dì
旧时由驿站递送公文,称为「马递」。《宋史。卷三二一。列传。郑侠》:「侠知安石不可谏,悉绘所见为图,奏疏诣閤门,不纳。乃假称密急,发马递上之银台司。」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一一。官政一》:「驿传旧有三等,曰步递、马递、急脚递。急脚递最遽,日行四百里,唯军兴则用之。」
《國語辭典》:马队(馬隊)  拼音:mǎ duì
1.骑兵队伍。如:「这支马队看起来雄赳赳、气昂昂,好不神气。」《水浒传》第七六回:「八方摆布的铁桶相似,阵门里马军随马队,步军随步队,各持钢刀大斧,阔剑长鎗,旗幡齐整,队伍威严。」
2.有组织的马匹队伍,多用于运输货物。如:「这支马队驮著货物,不知要去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