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家马(家馬)
(1).指先 秦 大夫之家的马。管子·问:“问兵车之计几何乘也?牵家马軛家车者几何乘?” 郭沫若 等集校引 姚永概 曰:“此言家私畜之车,家私畜之马。欲知其数者,备兵事有缓急,可相配取用之。”
(2).指 汉 代皇帝日常用的马。
《漢語大詞典》:蹇马(蹇馬)
指跛脚的马。 汉 王充 论衡·实知:“ 广汉 杨翁仲 能听鸟兽之音,乘蹇马之野,田间有放眇马,相去数里,鸣声相闻。”
分類:跛脚
《漢語大詞典》:杏叶鞯(杏葉韉)
(1).即杏叶鞍。 宋 钱惟演 《公子》诗:“歌翻南国桃根曲,马过 章臺 杏叶韉。”
(2).借指备有杏叶鞯的马。 宋 梅尧臣 《再至洛中寒食》诗:“飘泊梨花雨,追随杏叶韉,游人莫惜醉,风景满 伊川 。”参见“ 杏叶鞍 ”。
分類:备有
《漢語大詞典》:杏叶鞍(杏葉鞍)
指马鞍。以其形如杏叶,故称。 唐 白居易 《出使在途所骑马死改乘肩舆将归长安偶咏旅怀寄太原李相公》:“驛路崎嶇泥雪寒,欲登篮舆一长叹。风光不见桃花骑,尘土空留杏叶鞍。”
分類:马鞍
《漢語大詞典》:駻突
(1).指凶悍的马。汉书·刑法志:“是犹以鞿而御駻突。”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駻,音捍;突,恶马也。”
(2).凶悍。 章炳麟 《訄书前录·分镇匡谬》:“其卒旅距抗命者,以武夫駻突之将,勇於趋利,而未尝知方,故侵寻至不可制。”
分類:凶悍
《漢語大詞典》:骃原(駰原)
指生活在平原地区供役使的马。语本《诗·小雅·皇皇者华》:“皇皇者华,于彼原隰……我马维駰,六轡既均。”
《漢語大詞典》:币马(幣馬)
指用作礼物的马。周礼·夏官·校人:“凡祭祀朝覲会同,毛马而颁之,饰币马,执扑而从之,凡宾客受其币马。” 孙诒让 正义引 吴廷华 云:“校人,马官。而言币者,谓以马为币,盖马为《小行人》六币之一,故亦称币。非币帛之币也。”
《漢語大詞典》:瑞马(瑞馬)
(1).马的美称。 唐 李峤 《玉》诗:“方水晴虹媚, 常山 瑞马新。”宋史·舆服志二:“其緋幰衣、络带旗戟、绸杠绣文:司徒以瑞马,京牧以隼,御史大夫以獬豸,兵部尚书以虎。”
(2).犹玉马。喻贤臣。 王谠 唐语林·品藻引 唐 张祜 曰:“ 虞 韶九奏,非瑞马之至音; 荆 玉三投,佇良工之必鉴。”参见“ 玉马 ”。
《國語辭典》:玉马(玉馬)  拼音:yù mǎ
1.玉和马。《周礼。天官。太宰》汉。郑玄。注:「币贡,玉马皮币也。」
2.用玉雕成的马。《晋书。卷三七。宗室传。高密文献王泰传》:「营门前方数丈雪融不积,腾怪而掘之,得玉马,高尺许。」
3.神骏的良马。三国魏。曹植〈大魏篇〉:「玉马充乘舆,芝盖树九华。」
4.比喻贤臣。《文选。任昉。百辟劝进今上笺》:「是以玉马骏奔,表微子之去。」
《漢語大詞典》:驹马(駒馬)
马的总称。韩非子·显学:“水击鵠雁,陆断驹马,则臧获不疑钝利。”
分類:
《漢語大詞典》:云鞍(雲鞍)
指马。 唐 上官仪 《和太尉戏赠高阳公》:“薰炉御史出神仙,云鞍羽盖下芝田。”参见“ 云轡 ”。
分類:
《漢語大詞典》:云辔(雲轡)
(1).指骏马。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将戢繁荣於常衢,控云轡而高驤。”《宋书·邓琬传》:“高皇受歷,时乘云轡,顿於促路。”
(2).指飞驶着的云。 唐 韦应物 《因省风俗与从侄成绪游山水道中先归寄示》诗:“一操临流袂,上耸干云轡。”
分類:骏马
《漢語大詞典》:轻辔(輕轡)
借指轻捷的马。 南朝 宋 鲍照 《咏史》:“仕子彯华缨,游客竦轻轡。”
分類:轻捷
《漢語大詞典》:六尺马(六尺馬)
指普通的马。 唐 杜甫 《苦雨奉寄陇西公兼呈王徵士》诗:“愿腾六尺马,背若孤征鸿。划见公子面,超然欢笑同。” 仇兆鳌 注:“周礼:马八尺以上为龙,七尺以上为騋,六尺为马。”
分類:普通
《漢語大詞典》:笮足
指 笮 马。 清 李邺嗣 《出乌石山后失道》诗:“习僻猒平阡,岐道入榛莽。 笮 足不肯回,牵拂坚初往。”
分類:
《漢語大詞典》:赗马(賵馬)
(1).赠与丧家送葬的马。礼记·少仪:“賵马入庙门;賻马与其币、大白兵车,不入庙门。” 孔颖达 疏:“賵马入庙门者,以马送曰賵……既送亡者,故将入庙门也。”
(2).指拉灵车的马。 唐 温庭筠 《庄恪太子挽歌词》之二:“尘陌都人恨,霜郊賵马悲。”
《漢語大詞典》:踹街马(踹街馬)
指仪仗队中前导的马。同色的二匹一排,也叫对子马。儒林外史第四七回:“街上锣响,一片鼓乐之声,两把黄伞,八把旗,四队踹街马。”
《漢語大詞典》:驹騋(駒騋)
指壮实高大的马。 明 徐渭 《代边帅寿张相公母夫人序》:“至相公秉钧,而俛首息喙,奉质称臣,偃然於马蹄驼脊之间。至其曳驹騋而来也,即小有睢盱,抱关操戈之吏,犹得挥尺捶而鞭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