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710,分181页显示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23  24  25  2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度马
蕃马
马下
五马贵
马山
黄马
骑竹马
泥马
马湖
鬼马
马良
汉马
控马
公马
马颊
《韵府拾遗 马韵》:度马(度马)
风俗通:马一匹。或曰:度马纵横,适得一匹。或云:春秋左氏说诸侯相赠,乘马束帛。帛为匹,与马之相匹耳。
《高级汉语词典》:蕃马
白马
《漢語大詞典》:马下(馬下)
(1).神名。 明 陆粲 《庚巳编·说妖》:“ 吴 俗所奉妖神,号曰 五圣 ……祭则杂以 观音 、城隍、土地之神,别祭马下,谓是其从官。” 清 翟灏 通俗编·神鬼:“《庚巳编》:‘ 吴 俗杂祀城隍土地诸神,别祀马下,谓其神之从官也。’马下,犹古所谓堂下。”
(2).指去官赋闲。 梁斌 《播火记》十五:“ 李霜泗 说:‘ 张福奎 !前些年,他在马下的时候,我们还有朋友交往。’” 从维熙 《远去的白帆》四:“那目光似乎在说:‘你不也在马下吗?怎么还有闲心管别人的事?’”
《漢語大詞典》:五马贵(五馬貴)
犹言官爵显贵。五马,太守的代称。 唐 杜甫 《送贾阁老出汝州》诗:“人生五马贵,莫受二毛侵。”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 张达明 ﹞奉祠居 临川 ,郡守月旦謁之。 达明 见其騶导,叹曰:‘人生五马贵!’” 明 何景明 《寄边太常》诗:“乾坤五马贵,江海一麾遥。”
《骈字类编》:马山(马山)
后汉书郡国志:当涂有马山聚,徐凤反于此。明一统志:马山在广州府新会县治东,以形似名。
《骈字类编》:黄马(黄马)
唐 崔日用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吉日四黄马,宣王六月兵。
分类:黄马
《漢語大詞典》:骑竹马(騎竹馬)
古时儿童常相与骑竹马为戏,后因用作咏儿童生活与友谊的典故。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 桓公 语诸人曰:‘少时与 渊源 共骑竹马。’” 唐 白居易 《喜入新年自咏》:“ 大历 年中骑竹马,几人得见 会昌 春。” 前蜀 韦庄 《途次逢李氏兄弟感旧》诗:“晓傍柳阴骑竹马,夜隈灯影弄先生。”亦省作“ 骑竹 ”。 唐 杜甫 《清明》之一:“绣羽衔花他自得,红颜骑竹我无缘。” 清 王夫之 《石崖先生传略》:“与两从兄,自鬭草骑竹,以至就外傅,皆未尝一语失敬爱之度。”
《國語辭典》:泥马(泥馬)  拼音:ní mǎ
用泥土捏塑成的马,旧时常置于庙寺之侧。参见「泥马渡康王」条。
《漢語大詞典》:泥马渡江(泥馬渡江)
相传 靖康 之变, 康王 ( 高宗 赵构 )质于 金 ,与 金 太子同射。 康王 三矢俱中, 金 人以为此必拣选宗室之长于武艺者冒名为之,留之无益,遣还。 康王 得脱,奔窜疲困,假寐于 崔府君庙 中,梦神人曰:“ 金 人追及,速去之。已备马于门首。” 康王 惊觉,马已在侧,跃马南驰。既渡河而马不复动,下视之,则泥马也。见 宋 辛弃疾 南渡录。 高宗 泥马渡 江 , 宋 元 以来争传乐道,文人笔记颇多记载,而行迹、地方时有抵牾不同。《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 康王 泥马渡 江 ,弃了 汴京 ,偏安一隅,改元 建炎 。”《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直至二帝蒙尘, 高宗 泥马渡 江 ,偏安一隅,天下分为南北,方得休息。” 清 赵翼 陔馀丛考·高宗泥马渡江之讹:“ 宋高宗 初至 杭州 ,即命立 崔府君庙 ,以示灵异,於是精忠小説遂有泥马渡 江 之説。”
分類:高宗
《骈字类编》:马湖(马湖)
越绝书:孝子隗通为母汲江裔水,天为出平石,生江中。今石在马湖江。 华阳国志:汶山郡卑水县,水流通马湖。又马湖县水通僰道,入江西。地理通释见羊山下。 明一统志:马湖在马湖府城一百七十里,湖在山顶,长二十里,广七里馀,中有土山,可居四百馀人。
又马湖江,在马湖府蛮夷长官司前,源出沉黎。相传昔有龙马潜湖内。华阳国志:江之崖有五色,赤白映水,元黄鱼从楚来,至此而止,畏崖映其水故也。
又马湖江,在叙州府城南,源出沉黎,实大渡之支流,亦名泸水,一名金沙江。诸葛亮五月渡泸,即此江之上流也。李白诗注:戎州对江山趾,下临马湖,蛮江路。
《漢語大詞典》:鬼马(鬼馬)
(1).原主人死后遗留的马。 唐 杜甫 《草堂》诗:“鬼妾与鬼马,色悲充尔娱。”
(2).送葬仪仗中用纸扎的马。 清 吴嘉纪 《送瑶儿》诗:“送 瑶 儿,出门阑,门外生死别,行人驻足观。鬼马在后,仙幢在前。”
《国语辞典》:马良(马良)  拼音:mǎ liáng
人名:(1)三国蜀汉臣,字季常,宜城(今安徽省怀宁县)人,眉中有白毛,兄弟五人中以良最有才名。刘备称帝后,以良为侍中,后追随刘备征吴遇害。(2)(西元1840~1939)原名马志德,字相伯,江苏镇江人。世奉天主教。曾任驻日本神户、长崎领事。在上海创立震旦学院,继创复旦公学,任校长。民国后曾代理北京大学校长、国民政府委员。著有《拉丁文通》、《致知浅说》、《法文关键》等。
《骈字类编》:汉马(汉马)
唐 李白 书怀赠南陵常赞府 毒草杀汉马,张兵夺云旗。
元 王恽 同马才卿暇日登昊天寺宝严塔有怀 遥怜汉马屯湘渚,安得长书附塞鸿。
《國語辭典》:控马(控馬)  拼音:kòng mǎ
控制马匹。《薛仁贵征辽事略》:「敬德二三人到士贵寨门外,令从者控马,提鞭自入。」《二刻拍案惊奇》卷二:「罕察立命从人控马去,即时取将女棋童妙观到来。」
《漢語大詞典》:公马(公馬)
指君主的战马。国语·楚语下:“国马足以行军,公马足以称赋。” 韦昭 注:“公马,公之戎马也。”
《國語辭典》:马颊(馬頰)  拼音:mǎ jiá
江珧的别名。参见「江珧」条。
分類:贝名面颊
《國語辭典》:马甲(馬甲)  拼音:mǎ jiǎ
1.战马身上所披的甲衣。《新五代史。卷一○。汉高祖本纪》:「晋高祖马甲断,梁兵几及,知远以所乘马授之。」
2.吴语。指背心。
3.江珧的别名。参见「江珧」条。
《漢語大詞典》:马颊河(馬頰河)
古九河之一,今已湮,故道约在今 河北省 东光县 之北、 泊头市 之南。《书·禹贡》“九河既道” 唐 孔颖达 疏:“ 马颊河 势,上广下狭,状如马颊也…… 太史 、 马颊 、 覆釜 在 东光 之北, 成平 之南。” 元 范梈 《春日次韵友生绝句》之一:“ 马颊河 阳近北辰,去来犹尔恨通津。”亦省称“ 马颊 ”。 元 丁复 《送杨友直赴刑部主事》:“边静 龙堆 月,河清 马颊 冰。” 明 谢肇浙 《五杂俎·地部一》:“ 禹 九河故道,今传其名,尚有存者。 徒骇 在 沧州 , 太史 在 南皮县 之北, 马颊 在 东光县 界。”
分類:故道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