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字类编》:驴角(驴角)
《南史·滑国传》:野驴有角。
《漢語大詞典》:驴筋头(驢筋頭)
犹驴鸟。《水浒传》第五一回:“有认得的喝道:‘使不得,这是本县 雷都头 。’ 白玉乔 道:‘只怕是驴筋头。’ 雷横 那里忍耐得住,从坐椅上直跳下戏臺来,揪住 白玉乔 ,一拳一脚便打得唇绽齿落。”
《漢語大詞典》:驴驹媚(驢駒媚)
传说中初生驴驹口中所含的肉状物。妇人带之增媚,故名。 唐 蒋防 《霍小玉传》:“忽见自门抛一斑犀鈿花合子,方圆一寸餘……生开视之,见相思子二,叩头虫一,发杀觜一,驴驹媚少许。”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四·驴驹媚》:“座客偶举 唐 小説《霍小玉传》中有驴驹媚,不知何物。按僧 赞寧 《物类相感志》云:凡驴驹初生未堕地,口中有一物如肉,名媚,妇人带之能媚。”亦省作“ 驴媚 ”。《续资治通鉴·宋哲宗绍圣三年》:“或谓不可处极典, 曾布 諭法官但当守法,且曰:‘驴媚蛇雾,是未成否?’众皆瞿然。”
《骈字类编》:驴劵(驴劵)
陆游 诗 文章博士书驴劵。
《骈字类编》:驴数(驴数)
韩愈《画记》:橐驼三头,驴如橐驼之数而加其一焉。
《骈字类编》:驴肆(驴肆)
《名画记》:王濛字仲祖,常往驴肆家画轜车,自云我嗜酒好肉善画,但人有饮食美酒,精绢,我何不往也。
《國語辭典》:驴头不对马嘴(驢頭不對馬嘴) 拼音:lǘ tóu bù duì mǎ zuǐ
比喻答非所问或彼此不相符合。《儒林外史》第五二回:「陈正公听了这些话,驴头不对马嘴,急了一身臭汗。」也作「驴唇不对马嘴」。
《國語辭典》:驴唇不对马嘴(驢脣不對馬嘴) 拼音:lǘ chún bù duì mǎ zuǐ
比喻言语或答问不相符合。《儿女英雄传》第四○回:「这老头儿,这才叫个问官答花,驴唇不对马嘴。」也作「驴头不对马嘴」。
分類:相合
《骈字类编》:驴胃(驴胃)
《指月录》:赵州从谂禅师与文远论义曰:“斗力不斗胜,胜者输果子。”远曰:“请和尚立义。”师曰:“我是一头驴。”远曰:“我是驴胃。”师曰:“我是驴粪。”远曰:“我是粪中虫。”师曰:“你在彼中作甚么?”远曰:“我在彼中过夏。”师曰:“把将果子来。”
《骈字类编》:驴舞(驴舞)
《归田录》:咸平五年试进士,以“有教无类”题,王沂公为第一,其警句有“神龙异禀,犹嗜欲之可求”云云。时有轻薄子拟作四句云:“相国寺前熊翻觔斗,望春门外驴舞柘枝。”虽鄙俚亦著题也。
《骈字类编》:驴仙(驴仙)
《符子》:有驴仙者,享五百岁,负乘而不辍,历无定主,大驿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