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引屯
引兵驻扎。后汉书·张奂传:“时 休屠各 及 朔方 乌桓 并同反叛,烧度辽将军门,引屯 赤阬 ,烟火相望。”
分類:引兵驻扎
《漢語大詞典》:宫屯
谓在皇宫附近驻扎。 宋 曾巩 《殿前都指挥使制》:“朕择材勇之士备宫屯之兵,以宿卫京师,填附方夏。”
《漢語大詞典》:陆次(陸次)
驻扎于陆上。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冬十二月,讲礼记通,使太常以太牢祀 孔子 於辟雍,以 颜渊 配”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 《汉晋春秋》:“ 孙权 自十数年以来,大畋 江 北,缮治甲兵,精其守御,数出盗窃,敢远其水,陆次平土,此中国所愿闻也。”
《漢語大詞典》:驻操(駐操)
驻扎操练。 明 唐顺之 《条陈蓟镇补兵足食事宜》:“﹝班军﹞閒时则于原卫驻操,防秋则于该镇上班,驻操则本处兵备监督,上班该镇兵备监督。”
分類:驻扎操练
《漢語大詞典》:驻点(駐點)
(1).蹲点。《花城》1981年第6期:“因此,也就没有惊动过上级干部来驻点,吸引过报社记者来照相。”《北京日报》1982.11.3:“市农科院助理研究员 邹倓 等驻点工作组的同志,帮助 四合村 把科学技术运用于生产实践。”
(2).停留或驻扎的地方。《北京日报》1982.10.31:“全县二十二个有围网的队都做好了一切准备工作,提前到驻点候着。”
分類:停留驻扎
《漢語大詞典》:屯札
见“ 屯札 ”。 指军队驻扎。
分類:军队驻扎
《国语辞典》:空军基地(空军基地)  拼音:kōng jūn jī dì
空军部队驻扎、训练和作战的基地。包括飞机厂、军需给养、油料弹药、通信导航等之提供。
《国语辞典》:驻劄国(驻劄国)  拼音:zhù zhá guó
称使节所驻扎的国家。
《国语辞典》:驻防地(驻防地)  拼音:zhù fáng dì
军队驻扎防守的地方。
《国语辞典》:布阵安营(布阵安营)  拼音:bù zhèn ān yíng
布置作战阵势、驻扎军营。指进行战备防卫工事。《西游记》第二九回:「习学兵书武略,止可布阵安营,保国家无侵陵之患。」
《国语辞典》:外交官  拼音:wài jiāo guān
代表政府驻扎外国办理外交事项的官员。
《漢語大詞典》:撤走
离开原来驻扎的地方。 巴金 《军长的心》:“鬼子在天黑前也撤走了。”
《國語辭典》:步哨  拼音:bù shào
军队中担任警戒的步兵。
《國語辭典》:安营扎寨(安營紮寨)  拼音:ān yíng zhá zhài
驻兵扎营。「扎」文献异文作「札」。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二折:「据我老三料这周瑜匹夫,累累兴兵来索取俺荆州地面,如今在柴桑渡口安营札寨,其意非小。」《官场现形记》第一四回:「什么地方可以安营扎寨,什么地方可以伏埋,指手画脚的讲了一遍。」也作「安营下寨」。
《國語辭典》:按兵不动(按兵不動)  拼音:àn bīng bù dòng
暂时停住军事行动,有观望形势的意思。今也指有任务却不采取行动。《三国演义》第一一回:「于是传檄三寨,且按兵不动,遣人赍书以达曹操。」《文明小史》第五九回:「幕府里面子上虽含糊答应,暗地里却给他个按兵不动。」也作「按兵不举」、「案兵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