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骂 → 嗎骂”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骂人(罵人)  拼音:mà rén
以恶言加于人。《文明小史》第一一回:「首县听他骂人,也不便说甚么,叫人打过轿子,让他坐好。」
《國語辭典》:素口骂人(素口罵人)  拼音:sù kǒu mà rén
吃素念佛的人却破口伤人。比喻伪善。宋。李之彦《东谷所见。茹素》:「古语两句甚好:『宁可荤口念佛,莫将素口骂人。』」
分類:骂人伪善
《国语辞典》:骂人不吐核(骂人不吐核)  拼音:mà rén bù tǔ hé
比喻骂人不带脏字。《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且是骂人不吐核,动手动脚便来拖。」
分类:骂人
《国语辞典》:骂人如奴婢(骂人如奴婢)  拼音:mà rén rú nú bì
如同对待奴仆般的咒骂折辱他人。比喻应对不合礼法。《史记。卷九○。魏豹传》:「今汉王慢而侮人,骂詈诸侯群臣如骂奴耳!」
《漢語大詞典》:刘四骂人(劉四駡人)
旧唐书·刘祎之传:“父 子翼 ,善吟讽,有学行……性不容非,朋僚有短常面折之。友人 李伯药 常称曰:‘ 刘四 虽復駡人,人都不恨。’”后以“刘四駡人”谓用俏皮浅露的语言骂人。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六:“随园诗话所载诗,如……《咏茶灶》云:‘两三杯水作波涛’等类,皆舌尖聪明语,恶薄浅露,何异 刘四 駡人?”
《國語辭典》:鲰生(鯫生)  拼音:zōu shēng
1.见识鄙陋的人。为轻蔑读书人的话。《史记。卷七。项羽本纪》:「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2.文士自谦之词。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叹鲰生不才,谢多娇错爱。」
《國語辭典》:穷鬼(窮鬼)  拼音:qióng guǐ
1.较没有钱的神鬼。唐。韩愈 送穷文:「三揖穷鬼而告之曰:『闻子行有日矣,鄙人不敢问所涂。』」
2.骂穷人的刻薄话。
《國語辭典》:业人(業人)  拼音:yè rén
可怜人、造孽人。亦为骂人的话。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一折:「茶房里那一火老业人,酒杯间有多少閒议论。」元。郑廷玉《冤家债主》第三折:「眼见的儿亡妻丧又有个病著床,老业人你畅好是苦!」
《国语辞典》:花根  拼音:huā gēn
骂人是天生的叫花子。《金瓶梅》第七回:「你这老花根!老奴才!老粉嘴!你恁骗口张舌的好淡扯!」
《国语辞典》:娘的  拼音:niáng de
1.母亲。《醒世恒言。卷一四。闹樊楼多情周胜仙》:「急开门看时是隔四、五家酒店里火起,慌杀娘的急走入来收拾。」
2.骂人的粗话。相当于他妈的。《红楼梦》第三六回:「不得好死的下作东西,别作娘的春梦。」
《国语辞典》:荔奴  拼音:lì nú
骂人愚拙的话。《晋书。卷一○三。刘曜载记》:「曜怒甚,毁其表曰:『大荔奴不忧命在须臾,犹敢如此。』」
分类:骂人愚拙
《漢語大詞典》:囚奴
(1).囚禁奴役。书·泰誓下:“屏弃典刑,囚奴正士。”
(2).囚犯和奴隶。 宋 曾巩 《答王深甫论扬雄书》:“ 箕子 諫而不从,至辱於囚奴。”
(3).借以骂人。《说岳全传》第十九回:“你这些囚奴,不知天理的!把中原天子如此凌辱。”
《国语辞典》:狗肉  拼音:gǒu ròu
1.狗的肉。也称为「香肉」。
2.用来骂人的话。《金瓶梅》第三三回:「孩子才好些,你这狗肉,又抱他在风里!还不抱进去。」
分类:骂人
《國語辭典》:黄汤(黃湯)  拼音:huáng tāng
酒。《文明小史》第三一回:「那知冯主事倒不在意,已是灌饱了黄汤,满面绯红,少不得应酬一番。」
《國語辭典》:痴物  拼音:chī wù
愚笨的人。《新五代史。卷二八。唐臣传。卢程传》:「朕误相此痴物,敢辱予九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