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飞鹰走马(飛鷹走馬)  拼音:fēi yīng zǒu mǎ
打猎。宋。欧阳修 乞奖用孙沔札子:「沔今年虽七十,闻其心力不衰,飞鹰走马尚如平日。」也作「飞鹰走狗」。
《國語辭典》:髀肉复生(髀肉復生)  拼音:bì ròu fù shēng
汉末时代,刘备寄住荆州多年,因见自己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已经长了出来,于是发言感叹。语本《三国志。卷三一。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后用以比喻或自叹久处安逸,壮志未酬,虚度光阴。《三国演义》第三四回:「因见己身髀肉复生,亦不觉潸然流泪。」《野叟曝言》第二○回:「连日缠绵床席,几令我有髀肉复生之叹!今日且挝一回羯鼓,以博贤妹们一笑。」也称为「髀肉之叹」。
分類:骑马大腿
《漢語大詞典》:订书机(訂書機)
(1).将书页装订成册的主要机械。常用的有铁丝骑马订、平订和锁线、缝纫等订书机。
(2).用于装订单页纸张成册或信件、包装袋封口的简单工具。
《漢語大詞典》:顶马(頂馬)
(1).旧时官员出行时仪仗中前导的骑马差役。 清 袁枚 随园随笔·顶马:“今贵人街行,前有骑马者一二人,号称顶马。按国语 越王 勾践 亲为 吴王 前马。前马者,即今顶马矣。” 叶恭绰 《辛亥宣布共和前北京的几段逸闻》:“ 张先培 等之炸 袁 ( 袁世凯 )也,第一弹毙其顶马,第二弹未中,第三弹毙其驾车之马,又一弹毙其从骑。” 茅盾 《大鼻子的故事》六:“没有‘开路神’,也不见什么‘顶马’。走在前头的,是长衫先生,洋装先生。”
(2).旧时举行婚丧典礼出行时,亦常用“顶马”之礼仪,以为炫耀。《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八回:“以后还有甚么顶马、素顶马、细乐、和尚、师姑、道士。”
(3).谓骑马前导。《海上花列传》第三八回:“待至下午, 小王 顶马而来,接着两乘官轿,一乘中轿,齐於门首停下。”
《漢語大詞典》:乘船走马三分命(乘船走馬三分命)
比喻乘船骑马常有危险。 清 赵翼 陔馀丛考·成语:“乘船走马三分命。”又作“乘船走马,去死一分”。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十:“古人云:‘乘船走马,去死一分。’是知跨御常宜介意也。”
《漢語大詞典》:驰夫(馳夫)
骑马的役夫。《石点头·王孺人离合团鱼梦》:“一日早春天气, 王从事 治下肴榼,差驰夫持书柬到县,请 王从古 至 烂柯山 看梅花。”
分類:骑马役夫
《漢語大詞典》:骑手(騎手)
擅长骑马的人。 老舍 《青蛙骑手》第四幕:“青年骑手都何在?为何不见风驰电掣马壮人欢?” 张承志 《春天》:“散会以后,骑手们纷纷上马离开。”
分類:擅长骑马
《國語辭典》:牛仔  拼音:niú zǐ
原指美国西部牧场的畜牧者。后泛指牧场工人。
《漢語大詞典》:南航北骑(南航北騎)
语本《淮南子·齐俗训》:“ 胡 人便於马, 越 人便於舟。”后因以“南航北骑”形容乘舟骑马,南北奔走。 明 吴承恩 《寿胡内子张孺人六袠序》:“及 西畹 应宾 贡游两都,南航北骑,孺人与有勤焉,於是乎益瘁。”
《國語辭典》:如入无人之境(如入無人之境)  拼音:rú rù wú rén zhī jìng
好像进入了没有敌军的地方。比喻作战骁勇、无人能抵挡。《薛仁贵征辽事略》:「忽见白袍年少跃马横戟,冲突辽阵,如入无人之境。」《三国演义》第七回:「赵云一骑马飞入绍军,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
《漢語大詞典》:缺襟袍
右襟短缺一块的袍服,原为便于骑马而制。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原始:“今之武官,多服缺襟袍子,起於 隋文帝 征 辽 ,詔武官服缺胯袄子。 唐 侍中 马周 请於汗衫上加服小缺襟袄子,詔从之。”参阅 清 赵翼 陔馀丛考·马褂缺襟袍战裙
《漢語大詞典》:马执事(馬執事)
古时骑马的仪仗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八回:“以后还有甚么顶马、素顶马、细乐、和尚、师姑、道士……马执事等类,也记不尽许多。”
《國語辭典》:马哨(馬哨)  拼音:mǎ shào
专任警戒、搜索、监视的马兵。
分類:骑马哨兵
《漢語大詞典》:马提灯(馬提燈)
马灯。一种手提的防风雨的煤油灯。骑马夜行时可挂在马身上。 阿·吾甫尔 《暴风》:“在村庄的大街小巷,人们的喊叫声、隆隆的车轮声,以及在漆黑中繁星般的马提灯,所有这一切都给人一种异常紧张的感觉。”
《國語辭典》:马裤(馬褲)  拼音:mǎ kù
为便于骑马而做的上宽下窄的长裤。今已演变成长短至膝的半长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