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骐骥(騏驥)  拼音:qí jì
骏马、良马。《荀子。劝学》:「骐骥一跃,不能十步。」《楚辞。屈原。离骚》:「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分類:骏马贤才
《漢語大詞典》:老骥(老驥)
年老的骏马。多喻年老而壮志犹存之士。 唐 杜甫 《赠韦左丞丈济》诗:“老驥思千里,饥鹰待一呼。” 宋 欧阳修 《送张生》诗:“老驥骨奇心尚壮,青松岁久色逾新。” 叶剑英 《自题近照绝句》:“百年赢得十之八,老驥仍将万里行。”参见“ 老驥伏櫪 ”。
《國語辭典》:老骥伏枥(老驥伏櫪)  拼音:lǎo jì fú lì
好马虽老了,伏在马槽边,仍想奔跑千里的路程。语出汉。曹操 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比喻年虽老而仍怀雄心壮志。宋。陆游〈与何蜀州启〉:「老骥伏枥,虽未歇于壮心。」也作「伏枥老骥」。
分類:年老
《國語辭典》:骥足(驥足)  拼音:jì zú
骏马的脚。比喻杰出的才华或人。《三国志。卷三七。蜀书。庞统传》:「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北史。卷八六。循吏传。张华原传》:「若能屈骥足于此,当共享富贵。」
分類:高才
《國語辭典》:附骥(附驥)  拼音:fù jì
比喻攀附他人而成名。《红楼梦》第三七回:「若如此便起;若不依我,我也不敢附骥了。」也作「附骥尾」。
《國語辭典》:附骥尾(附驥尾)  拼音:fù jì wěi
比喻依靠他人而得名。《史记。卷六一。伯夷传》:「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儒林外史》第二八回:「因到大邦,必要请一位大名下的先生,以附骥尾。」也作「附骥」。
《漢語大詞典》:骥子(驥子)
(1).良马。 汉 桓谭 《新论·求辅》:“于边郡求得骏马,恶貌而正走,名驥子。” 南朝 陈 徐陵 《移齐文》:“所获龙驹驥子,百千其羣。” 元 许有壬 《马酒》诗:“驥子飢无乳,将军醉卧毡。”
(2).比喻英俊的人才。北史·裴延俊传:“二子 景鸞 、 景鸿 ,并有逸才, 河东 呼 景鸞 为驥子, 景鸿 为龙文。” 唐 钱起 《送马员外拜官觐省》诗:“二十为郎事 汉文 ,鸳雏驥子自为羣。” 清 张问陶 《题家子白梅屋课女图时官泾州刺史》诗:“检点奇篇传驥子,挑灯先唤女儿看。”
《漢語大詞典》:骥尾(驥尾)
语出史记·伯夷列传:“ 颜渊 虽篤学,附驥尾而行益显。” 司马贞 索隐:“苍蝇附驥尾而致千里,以喻 颜回 因 孔子 而名彰。”后用以喻追随先辈、名人之后。 唐 李咸用 《和彭进士感怀》:“若向云衢陪驥尾,直须天畔落旄头。” 明 王玉峰《焚香记·赴试》:“若二位高才,必当首擢,既蒙提挈,愿为驥尾。” 清 唐孙华 《有感明季党事二十二韵》:“声名驥尾附,假窃虎皮蒙。”
《國語辭典》:展骥(展驥)  拼音:zhǎn jì
良马伸展足力。比喻发挥才能。《三国志。卷三七。蜀书。庞统传》:「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唐。陈子昂〈为资州郑使君让官表〉:「题舆佐岳,无展骥之庸。」
《國語辭典》:天骥(天驥)  拼音:tiān jì
千里马。《文选。张协。七命》:「大夫曰天骥之骏,逸态超越。」
《漢語大詞典》:渴骥(渴驥)
见“ 渴驥奔泉 ”。
《國語辭典》:渴骥奔泉(渴驥奔泉)  拼音:kě jì bēn quán
口渴的骏马急奔向甘泉。用以比喻劲急矫健的样子。《新唐书。卷一六○。徐浩传》:「尝书四十二幅屏,八体皆备,草隶尤工,世状其法曰:『怒猊抉石,渴骥奔泉。』」
《漢語大詞典》:良骥(良驥)
骏马,良马。尉缭子·制谈:“天下诸国助我战,犹良驥騄耳之驶,彼駑马鬐兴角逐,何能绍吾气哉?” 唐 杜甫 《骢马行》:“吾闻良驥老始成,此马数年人更惊。” 清 姜埰 《和陶荣木》:“譬如駑马,愧彼良驥。”
分類:骏马良马
《漢語大詞典》:逸骥(逸驥)
古代称善奔的骏马。 晋 潘尼 《赠河阳》诗:“逸驥腾夷路,潜龙跃洪波。” 唐 骆宾王 《上司刑太常伯启》:“侧闻 鲁 泽祥麟,希委质於 宣父 ; 吴 坂逸驥,实长鸣於 孙阳 。” 元 陈深 《曹叔时见过索饯篇》:“威风翔高阁,逸驥腾云衢。” 明 宋濂 《王君子与之集序》:“然而駑駘恨劣,逸驥难攀,虽幸同於遗轨,竟莫继於后尘。”
分類:骏马
《國語辭典》:骥騄(驥騄)  拼音:jì lù
古代二骏马名,并为周穆王八骏之一。三国魏。曹丕 典论论文:「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汉。王充《论衡。案书》:「故马效千里,不必骥騄;人期贤知,不必孔墨。」
分類:良马
《漢語大詞典》:赤骥(赤驥)
(1).传说中的骏马名,为 周穆王 八骏之一。穆天子传卷一:“天子之骏,赤驥、盗驪、白义、踰轮、山子、渠黄、华騮、緑耳。”
(2).泛指骏马。 唐 白居易 《酬裴令公赠马相戏》诗:“ 安石 风流无奈何,欲将赤驥换青娥。” 明 何景明 《六子诗·康修撰海》:“赤驥鸣烟霄,不受黄金覊。”
(3).赤鲤的异称。 晋 崔豹 古今注·鱼虫:“ 兖州 人谓赤鲤为赤驥。”尔雅翼·释鱼:“ 崔豹 曰:‘ 兖州 人谓赤鲤为赤驥’……皆取马之名,以其灵仙所乘,能飞越江湖故也。”
《漢語大詞典》:骥伏(驥伏)
见“ 驥伏櫪 ”。
《漢語大詞典》:骥伏枥(驥伏櫪)
亦作“ 驥櫪 ”。亦作“ 驥伏 ”。 犹老骥伏枥。喻年老而有壮志。语出 三国 魏 曹操 《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宋 陆游 《百岁》诗:“壮心空似驥伏櫪,病骨敢怀狐首丘。” 宋 京镗 《念奴娇·次宇文总领游北湖韵》词:“驥櫪难淹,鹏程方远,大器成须晚。” 清 蒲松龄 《上健川汪邑侯启》:“膏火烧残,欲下牛衣之泪;唾壶击缺,难消驥櫪之心。” 清 林则徐 《送嶰筠赐环东归》:“漫道识途仍驥伏,都从遵渚羡鸿飞。”
分類:年老壮志
《漢語大詞典》:騄骥(騄驥)
指骏马。文选·张衡〈南都赋〉:“騄驥齐鑣,黄閒机张。” 李善 注:“騄驥,骏马之名也。” 晋 刘琨 《答卢谌》诗序:“昔騄驥倚輈於 吴阪 ,鸣於 良 乐 ,知与不知也。” 唐 罗隐 《经耒阳杜工部墓》诗:“騄驥丧来空蹇蹶,芝兰衰后长蓬蒿。” 清 方履篯 《〈周伯恬诗集〉序》:“握灵虵之尺珠,骋騄驥於千里。”
分類:骏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