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骨刺  拼音:gǔ cì
因骨头退化、变形而突长的刺状物。在腰椎最常见,常引起疼痛与关节活动不灵活等症状。
《国语辞典》:接骨  拼音:jiē gǔ
医治受伤断骨的方法。把折断的骨头接起来,使它逐渐复原。
《國語辭典》:天灵盖(天靈蓋)  拼音:tiān ling gài
头盖骨的上部,即指头顶。元。马致远《黄粱梦》第二折:「则恁的东倒西歪,推一交险攧破天灵盖。」《醒世恒言。卷一七。张孝基陈留认舅》:「这一响,只道是打碎天灵盖。」也称为「天灵」。
《國語辭典》:肋骨  拼音:lè gǔ
人或其他脊椎动物胸壁两侧弓形的扁骨。以人为例,左右共十二对,前端经由肋软骨连接胸骨,后端连接脊柱,形成胸廓,上面七对直接接在胸骨,最下二对前端不相连,有保护胸腔内脏及控制呼吸的作用。
《國語辭典》:鱼刺(魚刺)  拼音:yú cì
鱼的细骨。《儒林外史》第二回:「撒了一地的鸡骨头、鸭翅膀、鱼刺、瓜子壳。」
分類:鱼刺骨头
《國語辭典》:股骨  拼音:gǔ gǔ
大腿里的骨头。是全身最长的骨,约占身长的四分之一。
《漢語大詞典》:锋骨(鋒骨)
突出的骨头。 清 吴伟业 《送杜公弢武归浦口》诗:“将军威名著 关 陇 ,紫面虬髯锋骨竦。”
分類:突出骨头
《國語辭典》:腕骨  拼音:wàn gǔ
手骨的一部分,在下臂骨及掌骨之间。
《國語辭典》:啃骨头(啃骨頭)  拼音:kěn gú tou
一点一点地咬骨头上难以脱落的肉。比喻事情进展缓慢。如:「这件工作推行起来,阻力甚大,相当棘手,就好像啃骨头一般,须要耗费较长的时间。」
《国语辞典》:腿骨  拼音:tuǐ gǔ
通指大、小腿的骨头。如:「他出了车祸,腿骨被撞断了,只好住院疗养。」《清史稿。卷四七七。循吏列传二。李渭》:「林县富室殴人死,赂尸属以病死报。渭验尸腿骨尽碎,治如律。」
《國語辭典》:肥源  拼音:féi yuán
可做为肥料物质的总称。如人畜的粪便、动物的骨头、绿肥作物、榨油后剩下的油饼以及某些矿物质。
《國語辭典》:骨胶(骨膠)  拼音:gǔ jiāo
动物的骨头熬成的胶状物质,可以做黏合剂。
《漢語大詞典》:骨榇(骨櫬)
死人埋葬后经过腐烂剩下来的骨头。亦借指尸体。《西游记》第三八回:“他但有言语,就将骨櫬与他看,説:‘你杀的是这个人!’”
《國語辭典》:胛骨  拼音:jiǎ gǔ
人体背部上方外侧的骨头,左右各一,呈三角扁平形,与锁骨、肱骨构成肩关节。也称为「肩胛骨」。
《国语辞典》:趾骨  拼音:zhǐ gǔ
足骨前端的骨头。拇趾由两块骨头组成,其馀四脚趾各由三块骨头组成,左右各十四块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