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乡账(鄉賬)
放给农民的高利贷。 茅盾 《子夜》四:“他们看见我,就知道我是替你讨乡账的。”
《漢語大詞典》:公廨本钱(公廨本錢)
唐 代官府的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从 北朝 起到 隋 唐 ,官府常用公款投入商业或贷放市肆取利。 唐 武德 元年(公元618年)设置公廨本钱,由各州令史经管,人称捉钱令史。每人以五万以下本钱交市肆贩易,每月收取息钱四千文,年息约达本金百分之百,名“月料钱”。以后利率有降低趋势,但到 会昌 元年(公元841年)月息仍定五分,合年利百分之六十。唐会要卷九一载, 开元 六年(公元718年)秘书少监 崔沔 说:“收利数多,破产者众……在於平民,已为重赋。”
《漢語大詞典》:跟斗翻
指旧社会本利成倍滚上去的一种高利贷。 沙汀 《记贺龙》七:“就拿放利说吧,有大加一,跟斗翻,我自己家里就是被剥削的。”
《國語辭典》:短票  拼音:duǎn piào
旧时向人借钱,先从本金中扣除利息,到期时还以本金相等的钱数,称为「短票」。如七扣的短票,所借本金为一千两,实拿为七百两,还钱则须加上利息三百两,共还一千两。《儒林外史》第五二回:「这里胭脂巷有一位中书秦老爹要上北京补官,攒凑盘程,一时不得应手,情愿七扣的短票,借一千两银子。」
《漢語大詞典》:猴子跳
高利贷的一种。 茅盾 《三人行》十一:“像这样的抵押品,就是‘猴子跳’的重利息,我也不借一钱半文。”
分類:高利贷
《漢語大詞典》:过宿债(過宿債)
旧时的一种高利贷。《中国歌谣资料·徐继泰绝八代》:“ 徐继泰 ,绝八代,一心想把我们害。当官放过宿债,未发灶粮先扣债,拿起算盘动一动,各人吓得魂不在。”注:“过宿债,头天放债,第二天就要涨利。”
分類:高利贷
《漢語大詞典》:滚利钱(滚利錢)
一种高利贷钱。 张仿佗 《搬家》:“从到这儿,再也没使过滚利钱。”
分類:高利贷
《國語辭典》:滚利(滾利)  拼音:gǔn lì
按复利法生利息。如:「利上滚利」。
《漢語大詞典》:不死牛
旧时 藏 族地区的一种高利贷形式,以牛为本贷放给农奴,牛死后仍须付利,故称“不死牛”。《新华半月刊》1959.13:“在高利贷中有一种叫‘不死牛’的,就是世世代代还不清的债,被强迫贷放了这种牛的农奴,每年要交纳一定数量的酥油,牛死后酥油照交。”
《國語辭典》:驴打滚(驢打滾)  拼音:lǘ dǎ gǔn
一种高利贷款。按约所定之期已到,都仍未还,则利息加倍计算,于是利上加利,越滚越多,如驴子翻身打滚一般,故称为「驴打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