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霜雪  拼音:shuāng xuě
1.霜与雪。《列子。汤问》:「霜雪交下,川池暴冱。」《西游记》第一回:「刮风有处躲,下雨好存身。霜雪全无惧,雷声永不闻。」
2.比喻洁净光明。《后汉书。卷八○。文苑传下。祢衡传》:「忠果正直,志怀霜雪,见善若惊,疾恶若雠。」《三国演义》第八七回:「却教帐中排开七重围子手,刀鎗剑戟,灿若霜雪。」
《國語辭典》:清流  拼音:qīng liú
1.清澈的水流。《文选。陶渊明。归去来辞》:「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文选。左思。吴都赋》:「树以青槐,亘以绿水,玄荫耽耽,清流亹亹。」
2.比喻品性清高的名士。《三国志。卷二十二。魏书。桓阶等传。评曰》:「陈群动仗名义,有清流雅望。」《晋书。卷四十五。刘毅传》:「故能令义士宗其风景,州闾归其清流。」
《國語辭典》:玉壶(玉壺)  拼音:yù hú
1.玉质的酒器。唐。马戴 赠别北客诗:「饮尽玉壶酒,赠留金错刀。」
2.玉饰的宫漏,古代宫中计时的器具。唐。李商隐 深宫诗:「金殿销香闭绮栊,玉壶传点咽铜龙。」
3.玉制壶状的饰物。《后汉书。卷五四。杨震传》:「居无何,拜太常,诏赐御府衣一袭,自所服冠帻绶,玉壶革带,金错钩佩。」
4.玉制的灯。如:「冰片玉壶」。
5.比喻高洁。唐。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诗二首之一:「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國語辭典》:高士  拼音:gāo shì
品德高尚而隐居不仕的君子。《史记。卷八三。鲁仲连邹阳传》:「吾闻鲁仲连先生,齐国之高士也。」唐。储光羲〈田家杂兴诗〉八首之六:「楚山有高士,梁国有遗老。」
《國語辭典》:秋霜  拼音:qiū shuāng
1.秋天的霜。《史记。卷八七。李斯传》:「故秋霜降者草花落,水摇动者万物作。」《文选。曹植。朔风诗》:「繁华将茂,秋霜悴之。」
2.比喻节操清高峻严。《晋书。卷九一。儒林传。范弘之传》:「志厉秋霜,诚贯一时。」
3.比喻威势强大。《文选。潘岳。西征赋》:「弛秋霜之严威,流春泽之渥恩。」
4.比喻白发。唐。李白 秋浦歌一七首之一五:「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宋。陆游〈秋兴〉诗:「起行百匝几叹息,一夕绿发成秋霜。」
《漢語大詞典》:清芬
(1).清香。 宋 韩琦 《夜合诗》:“所爱夜合者,清芬踰众芳。”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畿辅杂记·盘山》:“又 武林 黄汝亨 《盘泉诗》:‘ 李愿 归 盘谷 ,泉甘自昔闻。偶来谐胜赏,独坐挹清芬。’” 清 陈维嵩 《月华清·为蒋元肤催妆》词:“寄语酒徒 蒋济 ,总北酿清芬,休教酩酊。” 梅阡 《春夜》:“五月的夜风,飘着道边槐花的清芬。”
(2).喻高洁的德行。 晋 陆机 《文赋》:“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 唐 黄滔 《书怀寄友人》诗:“常思 扬子云 ,五藏曾离身,寂寞一生中,千载空清芬。” 宋 梅尧臣 《读范桐庐述严先生祠堂碑》诗:“至今存清芬,烜赫耀图史。” 元 周德清 《满庭芳·韩世忠》曲:“闲评论,中兴宰臣,万古揖清芬。”
《漢語大詞典》:孤峰
(1).孤立高耸的山峰。 南朝 梁 吴均 《与顾章书》:“森壁争霞,孤峯限日,幽岫含云,深谿蓄翠。” 唐 张说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诗:“ 巴陵 一望 洞庭 秋,日见孤峯水上浮。” 唐 刘肃 《大唐新语·文章》:“ 富嘉謩 之文,如孤峯絶岸,壁立万仞,丛云鬱兴,震雷俱发,诚可畏乎。” 宋 杨万里 《过谢家湾》诗:“近岭已看看远峯,连峯不爱爱孤峯。”
(2).孤高,高洁。 清 张其淦 《明代千遗民诗咏·陈五鼎》:“ 耳臣 性狷介,薇蕨寻孤峯,不争鸡鶩食,却喜鸿雁通。”
《國語辭典》:濯缨(濯纓)  拼音:zhuó yīng
1.洗涤帽缨。语本《孟子。离娄上》:「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2.比喻超凡脱俗,志节坚贞。南朝宋。殷景仁〈文殊师利赞〉:「体绝尘俗,故濯缨者高其迹。」唐。白居易 题喷玉泉诗:「何时此岩下,来作濯缨翁?」
《漢語大詞典》:孤鹤(孤鶴)
(1).孤单的鹤。 隋炀帝 《舍舟登陆示慧日道场玉清玄坛德众》诗:“孤鹤近追羣,啼鶯远相唤。” 唐 武元衡 《立秋日与陆华原于县界南馆送邹十八》诗:“风入 昭阳 池馆秋,片云孤鹤两难留。” 宋 苏轼 《后赤壁赋》:“适有孤鹤,横 江 东来。” 元 于石 《我从山中游》诗:“柴扉不敢敲,恐惊孤鹤醒。徘徊踏月明,倚仗看松影。”
(2).比喻孤特高洁之人。 唐 皇甫曾 《秋夕寄怀契上人》诗:“已见槿花朝委露,独悲孤鹤在人羣。” 宋 王禹偁 《酬种放徵君一百韵》:“ 王绩 妇未娶,介洁翘孤鹤。”
《國語辭典》:珊珊  拼音:shān shān
1.佩玉相击声。东周战国。宋玉〈神女赋〉:「动雾谷以徐步兮,拂墀声之珊珊。」唐。杜甫 郑驸马宅宴洞中诗:「自是秦楼压郑谷,时闻杂佩声珊珊。」
2.晶莹明洁的样子。唐。韦庄白樱桃〉诗:「只应汉武金盘上,泻得珊珊百露珠。」宋。张孝祥 鹧鸪天。月地云阶欢意阑词:「情脉脉,泪珊珊。梅花音信隔关山。」
3.形容女子缓步慢移的姿态。宋。无名氏《李师师外传》:「又良久,见姥拥一姬珊珊而来。淡妆不施脂粉,衣绢素,无艳服。」《聊斋志异。卷三。连琐》:「一更向尽,有女子珊珊自草中出,手扶小树,低首哀吟。」
4.形容高雅飘逸的样子。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一:「珊珊仙骨谁能近,字与林家恐未真。」
《國語辭典》:贤士(賢士)  拼音:xián shì
德行高尚的人。《儒林外史》第一回:「我学生出门久了,故乡有如此贤士,竟坐不知,可为惭愧。」也作「贤彦」。
《國語辭典》:琅琅  拼音:láng láng
拟声词:(1)形容金石相击的声音。《晋书。卷九二。庾阐传》:「质清浮磬,声若孤桐,琅琅其璞,岩岩其峰。」(2)形容清朗的读书声。清。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记〉:「铨诵声琅琅然,与药鼎沸声相乱。」清。严复〈甲辰出都呈同里诸公〉诗:「孤山处士音琅琅,皂袍演说常登堂。」(3)形容蛇皮鼓的声音。元。汤式〈风入松。题货郎担儿〉曲:「数声何处蛇皮鼓,琅琅过金水桥东。」也作「不琅琅」、「不朗朗」。
《漢語大詞典》:琼树(瓊樹)
(1).仙树名。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咀噍芝英兮嘰琼华”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张揖 曰:“琼树生 崑崙 西流沙滨,大三百围,高万仞。”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之七五:“琼树扶疏压瑞烟,玉皇朝客满花前。”
(2).形容白雪覆盖的树。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庭列瑶阶,林挺琼树。” 唐 李商隐 《对雪》诗之二:“已随 江令 夸琼树,又入 卢家 妬玉堂。”
(3).树木的美称。 唐 许稷 《赋得风动万年枝》诗:“琼树春偏早,光飞处处宜。晓浮三殿日,暗度万年枝。”
(4).喻品格高洁的人。语本晋书·王戎传:“ 王衍 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 唐 杜甫 《寄刘峡州伯华使君》诗:“伏枕思琼树,临轩对玉绳。” 宋 苏轼 《次韵赵令铄》:“故人年少真琼树,落笔风生战堵墻。” 清 唐孙华 《次和酬恺功院长见怀一百韵》:“瑶华烦远寄,琼树最相思。”
(5).喻美女。 宋 周邦彦 《黄鹂绕碧树·春情》词:“纵有魏珠照乘,未买得流年住。争如盛饮流霞,醉偎琼树。”
《國語辭典》:孤芳  拼音:gū fāng
比喻人品高洁绝俗或怀才不遇。南朝梁。沈约〈谢齐竟陵王教撰高士传启〉:「贞操与日月俱悬,孤芳随山壑共远。」唐。韩愈〈孟生〉诗:「异质忌处群,孤芳难寄林。」
《國語辭典》:孤高  拼音:gū gāo
1.孤立高耸。唐。高适〈同诸公登慈恩寺浮图〉诗:「登临骇孤高,披拂欣大壮。」
2.人的性情超脱不俗。唐。李中〈献张拾遗〉诗:「官资清贵近丹墀,性格孤高世所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