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开片(开片)  拼音:kāi piàn
陶工以高温烧瓷时,变化釉面纹路所产生的效果,有冰裂、梅花片、细碎纹等。也作「冰裂纹」、「冰炸纹」。
《國語辭典》:岩浆(岩漿)  拼音:yán jiāng
地球内部尚在熔融状态的流体物质。主要成分为矽酸盐,也含一些氧化物、硫化物、水及气体等,冷却后形成火成岩。
《国语辞典》:熟茶  拼音:shú chá
经高温、长时间烘焙制造而成的一种茶叶。
《國語辭典》:白炭  拼音:bái tàn
木炭。炭质较白煤为佳。
《國語辭典》:烧灼(燒灼)  拼音:shāo zhuó
高温烫烧而受灼伤。《晋书。卷二八。五行志中》:「始在外时,当烧铁以灼之。于是翕然,被烧灼者十七八矣。」唐。白居易〈过昭君村〉诗:「至今村女面,烧灼成瘢痕。」
分類:烧灼高温
《國語辭典》:受热(受熱)  拼音:shòu rè
1.遇热。如:「大部分的物体,受热都会膨胀。」
2.中暑。如:「顶著大太阳赶路,他受热不支倒地。」
《国语辞典》:铁浆(铁浆)  拼音:tiě jiāng
生铁经高温镕化而成的液浆。可用来铸造各类铁器。如:「铁浆的温度很高,极具危险性。」
《漢語大詞典》:熟料
经过加工的原料,特指高温煅烧过的粘土。
《国语辞典》:冰裂纹(冰裂纹)  拼音:bīng liè wén
陶工以高温烧瓷时,变化釉面纹路所产生的效果。有冰裂、梅花片、细碎纹等。也称为「冰炸纹」、「开片」。
《国语辞典》:烘乾  拼音:hōng gān
用火或藉高温将物品烤乾。如:「衣服淋湿了,快去火炉上烘乾。」「把衣服放进烘衣机里烘乾。」
《国语辞典》:钧瓷(钧瓷)  拼音:jūn cí
产于河南省钧州,为高温下烧制的长石釉。釉彩多单色,纯净美妙,用为小型器皿,较定瓷坚实厚重。
《國語辭典》:熔岩  拼音:róng yán
指火山喷发会流出的岩浆(熔化岩石),或这些岩浆冷却后形成的岩石。岩浆流出时温度约为七百至一千二百度,黏滞度很高到几乎不能流动。
《國語辭典》:金刚石(金剛石)  拼音:jīn gāng shí
一种矿石。由纯炭质而成,为八面或十二面体的结晶。硬度最高,其佳者无色透明,折光力极强,可制饰物及切割玻璃、岩石等材料。也称为「金刚钻」、「钻石」。
《國語辭典》:温差(溫差)  拼音:wēn chā
温度的差距。通常指一天中最高温和最低温的差距。如:「沙漠地区昼夜温差非常大。」
《國語辭典》:烫发(燙髮)  拼音:tàng fǎ
用特制的药水,在适当的温度下改变发型。如:「她烫发后,看起来十分妩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