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高爵
高的爵位。墨子·尚贤中:“夫高爵而无禄,民不信也。” 唐 韩愈 《此日足可惜赠张籍》诗:“高爵尚可求,无为守一乡。”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十二:“但邇年乡饮,皆以请託行贿而得,故非高爵即富室也。”
分類:高爵爵位
《国语辞典》:高爵丰禄(高爵丰禄)  拼音:gāo jué fēng lù
爵位高显,俸禄丰厚。《荀子。议兵》:「是高爵丰禄之所加也,荣孰大焉?将以为害邪?则高爵丰禄以持养之,生民之属,孰不愿也?」也作「高爵厚禄」、「高爵重禄」。
《國語辭典》:高爵厚禄(高爵厚祿)  拼音:gāo jué hòu lù
爵位高显,俸禄丰厚。《旧唐书。卷一八三。外戚传。序》:「盖恃宫掖之宠,接宴私之欢,高爵厚禄骄其内,声色服玩惑于外,莫知师友之训,不达危亡之道。」《封神演义》第七六回:「父亲受国家高爵厚禄,衣紫腰金,封妻荫子,无一事不是恩德。」也作「高爵丰禄」、「高爵重禄」。
《國語辭典》:高爵重禄(高爵重祿)  拼音:gāo jué zhòng lù
爵位高显,俸禄丰厚。《韩非子。说疑》:「大者不难卑身,尊位以下之;小者高爵重禄以利之。」《隋唐演义》第一回:「你道征伐是一刀一鎗事业,胜负未分,晋王乃随亲王,高爵重禄,有甚不安逸,却要做此事?」也作「高爵丰禄」、「高爵厚禄」。
《國語辭典》:高爵重禄(高爵重祿)  拼音:gāo jué zhòng lù
爵位高显,俸禄丰厚。《韩非子。说疑》:「大者不难卑身,尊位以下之;小者高爵重禄以利之。」《隋唐演义》第一回:「你道征伐是一刀一鎗事业,胜负未分,晋王乃随亲王,高爵重禄,有甚不安逸,却要做此事?」也作「高爵丰禄」、「高爵厚禄」。
《國語辭典》:万户侯(萬戶侯)  拼音:wàn hù hóu
汉制称食邑满万户的侯爵。《文选。李陵。答苏武书》:「妨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宋。岳飞题新淦古寺壁〉诗:「斩除元恶还车驾,不问登坛万户侯。」
《漢語大詞典》:高秩
优厚的俸禄;高爵位。后汉书·朱祐景丹等传论:“高秩厚礼,允荅元功。” 唐 韩愈 《与少室李拾遗书》:“拾遗徵君若不至,必加高秩,如是则辞少就多。”
《漢語大詞典》:楚圭
古 楚国 执圭的爵位。后泛指高爵。 唐 罗隐 《裴庶子除太仆卿因贺》诗:“ 楚 珪班序未为轻,莫惜良途副圣明。”参见“ 执圭 ”。
《漢語大詞典》:执圭(執圭)
亦作“ 执珪 ”。
(1).以手持圭。《论语·乡党》:“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战国策·韩策三:“ 申不害 与 昭釐侯 执珪而见 梁 君。”古代大夫始得执圭,因以指称仕宦。 清 陈梦雷 《李葆甫传》:“至夫栖迟泉石,乐其天真,较世之执圭膺组而俯仰趦趄者,世必有能辨之,又奚俟予言。”
(2). 先秦 楚国 爵位名。圭以区分爵位等级,使执圭而朝,故名。吕氏春秋·知分:“ 荆王 闻之,仕之执圭。”《战国策·楚策一》:“ 楚 尝与 秦 构难,战於 汉中 , 楚 人不胜,通侯、执珪死者七十餘人,遂亡 汉中 。”
(3).泛指封爵。 清 包世臣 艺舟双楫·与吴熙载书:“执珪之赏,是足下材力自致,非聚族而谋者,所敢与其巧也。”
《漢語大詞典》:益爵
增高爵位。韩非子·难一:“今 管仲 不务尊主明法,而事增宠益爵,是非 管仲 贪欲富贵,必闇而不知术也。”史记·赵世家:“以万户都三封太守,千户都三封县令,吏民皆益爵三级。”
《漢語大詞典》:传龟袭紫(傳龜襲紫)
谓继承高爵显位。 汉 制,公侯皆佩紫绶龟纽金印。后汉书·阴识传赞:“恂恂苗胤,传龟袭紫。” 李贤 注:“公侯皆紫綬金印龟纽。” 明 宋濂 《赠马氏复姓序》:“夫孝者,非以传龟袭紫为也,非以玉帛充牣为也。”
《漢語大詞典》:穹显(穹顯)
谓名高爵显。 明 沈德符 野获编·释道·吴江异人:“迨 毛 举状元,而 周 业成,遂登进士,以至穹显。”
分類:名高高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