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蕲州蕲春人,字子仁。年十六预乡荐,下第归,杜门不出凡二十年。哲宗元符末诏征不赴。与弟林敏修居比邻,终老以文字相友善,世称二林。徽宗政和中赐号高隐处士。
全宋诗
林敏功,字子仁,蕲春(今属湖北)人。年十六,预乡荐,下第归,杜门不出二十年。哲宗元符末诏徵不赴,与弟敏修以文字终老,世号“二林”。徽宗政和中,赐号高隐处士。有诗文百卷,号《蒙山集》;又有《高隐集》七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一作《林敏功集》十卷(《宋史·艺文志》),均佚。事见《尚友录》卷一三、《江西诗社宗派图录》。今录诗八首。
全宋文·卷二八八○
林敏功,字子仁,蕲州蕲春(今湖北蕲春蕲州镇西北)人。治《春秋》,年十六预乡荐,下第归,杜门不出者二十年。元符末,诏徵不起,赐号高隐处士、朝散大夫。与弟敏修比邻居终老,世号「二林」。有诗文百卷,号《蒙山集》,兵火后多佚,南宋存《高隐集》七卷(一作十卷)。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二林皆列入。见《楚纪》卷四七,《江西诗社宗派图录》,《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宋史》卷二○八《艺文志》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浙江鄞县人,初字元发,改字虞尊,别号隐厚。高斗枢子。少负才名。清顺治二年,偕钱肃乐起义兵于鄞。明鲁王授兵部员外郎。翌年,被清吏所捕。康熙四年出狱,隐居著书而终。有《雪交亭集》、《敬止录》、《礼贯》,辑有《甬上正气录》。
《漢語大詞典》:高隐(高隱)
隐居。 唐 皮日休 《通玄子栖宾亭记》:“古者有高隐殊逸,未被爵命,敬之者以其德业,号而称之,玄德玄晏是也。” 明 范汭 《琴川夜泊怀孙齐之》诗:“残梦风前柝,归心曙后鸡,还知高隐处,只隔水东西。” 清 龚自珍 《自春徂秋得十五首》之八:“弱龄羡高隐,端居媚幽独。”
分類:高隐隐居
《國語辭典》:高情  拼音:gāo qíng
对别人浓厚情意的敬称。《红楼梦》第二四回:「今日既蒙高情,我怎敢不领!」
《國語辭典》:高致  拼音:gāo zhì
高尚的志趣。后比喻辞官退隐。《醒世恒言。卷二八。吴衙内邻舟赴约》:「话说南宋时,江洲有一秀才,姓潘,名遇,父亲潘朗曾做长沙太守,高致在家。」
《國語辭典》:高逸  拼音:gāo yì
清高脱俗。如:「他的画作风格高逸,深受名人雅士的喜爱。」
《漢語大詞典》:高逝
(1).远离某地而去。多指高隐。孔丛子·公孙龙:“今是非未分,而先生翻然欲高逝,可乎?” 汉 贾谊 《吊屈原赋》:“凤縹縹其高逝兮,夫固自引而远去。”
(2).去往高远之处。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粲奕奕而高逝,驰岌岌以相属。” 隋 卢思道 《孤鸿赋》:“行离离而高逝,响噰噰而相续。”
《漢語大詞典》:高遁
亦作“ 高遯 ”。 高隐。 宋 苏舜钦 《大理评事程君墓志铭》:“祖某,徙籍於 苏 ;父某,皆高遯不仕。” 宋 苏轼 《入峡》诗:“试看飞鸟乐,高遁此心甘。” 明 周履靖 《送陶君归山咏》之二四:“高遁意无求,閒身卧此丘。”《东周列国志》第二六回:“今入 蹇叔 之乡,其耕者皆有高遁之风,信乎其贤也。”
分類:高隐
《漢語大詞典》:高厉(高厲)
(1).上升;高高腾起。《楚辞·远游》:“路曼曼其修远兮,徐弭节而高厉。” 汉 刘向 《九叹·离世》:“情慌忽以忘归兮,神浮游以高厉。” 汉 张衡 《思玄赋》:“踰痝鸿於宕冥兮,贯倒景而高厉。”
(2).崇高;高超。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释争:“然好胜之人,犹谓不然,以在前为速鋭,以处后为留滞,以下众为卑屈,以躡等为异杰,以让敌为迴辱,以陵上为高厉。” 清 龙启瑞 《何雨人家传》:“﹝ 何霖 ﹞入学为廪膳生,抗志高厉,不屑屑治章句为举子业。” 林纾 《译孝女耐儿传序》:“其间有高厉者,清虚者,緜婉者,雄伟者,悲梗者,淫冶者;要皆归本於性情之正,彰癉之严,此万世之公理,中外不能僭越。”
(3).高蹈,高隐。 晋 潘岳 《秋兴赋》:“且敛衽以归来兮,忽投紱以高厉。”
《漢語大詞典》:脱舄
后汉书·方术传上·王乔:“﹝ 王乔 ﹞为 叶 令。 乔 有神术,每月朔望,常自县诣臺朝。帝怪其来数,而不见车骑,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临至,輒有双鳧从东南飞来。於是候鳧至,举罗张之,但得一隻舃焉。乃詔尚方诊视,则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后用为高隐逃世之典。 唐 独孤及 《代书寄上裴六翼刘二颍》诗:“脱舃挂岭云,冏然若鸟逝。”
分類:高隐
《漢語大詞典》:抗隐(抗隱)
谓清高隐遁。明史·隐逸传·沈周:“伯父 贞吉 ,父 恒吉 ,并抗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