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245,分283页显示  上一页  204  205  206  207  208  210  211  212  213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郏侨(子高 凝和子 )
高士则
高掞
高彪(召和失 桓壮 )
宋高
高公干
高士谈(子文、季默 )
赵构(庙号 高宗 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帝、宋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帝 别称 宋高宗 德基 康王、蜀国公、广平郡王 )
高俨
高选(德举 )
高公绘
高士瑰
高登(彦先 东溪 世称 东溪先生 )
王楷(仁表 高丽国王 庙号 仁宗 恭孝 )
高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苏州昆山人,字子高,晚号凝和子。郏亶子。负才挺特,为王安石所器许。后为将仕郎。继其父辑水利书,有所发明。为乡里推重,谓之“郏长官”。有《幼成警悟集》。
全宋诗
郏侨,字子高,昆山(今属江苏)人。亶子。为王安石器许,后为将仕郎,晚年自号凝和子,乡人谓之郏长官。有《幼成警悟集》,已佚。事见《淳祐玉峰志》卷中、《至正昆山郡志》卷四《郏亶传》。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二五九五
郏侨,字子高,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亶子。嗣父业,精通水利,尝著《吴中水利说》,多有所建明。曾官将仕郎。晚年自号凝和子。见正德《姑苏志》卷一一,《宋诗纪事》卷一七,乾隆《江南通志》卷一一九、一四五,《吴中人物志》卷五。

人物简介

简介
建炎三年(1129)任枢密都承旨。
高掞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宣和四年(1122)任京东东路提点刑狱公事。宣和五年(1123)2月直秘阁。绍兴八年(1138)任夔州路转运判官。
高彪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金渤海人,本名召和失。从父辽榆州千户六哥降金,代领其众。从灭辽攻宋,太宗天会中为寿州刺史。海陵时,累官枢密副使,舒国公。卒年六十七,谥桓壮。

人物简介

简介
绍兴二年(1132)任蕲州知州。
高公干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绍兴五年(1135)任广南东路转运副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6 【介绍】: 金燕人,字子文,一字季默。任宋为忻州户曹。入金授翰林直学士。熙宗皇统初,以宇文虚中案牵连被害。有《蒙城集》。
中州集
士谈字子文,一字季默。宋韩武昭王琼之后。宣和末任忻州户曹。仕国朝为翰林直学士。皇统初预宇文太学之祸。有蒙城集行于世。如云:寒花贪晚日,瘦竹强秋霜。又题禹庙云。可怜风雨胼胝苦,后世山河属外人。时人悲之。子公振,字特夫,亦有诗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7—1187 【介绍】: 即宋高宗,字德基。徽宗第九子。宣和初封康王。钦宗靖康二年,金兵俘徽、钦二宗北去,乃即帝位于南京。拒李纲、宗泽抗金主张,从黄潜善、汪伯彦南迁避敌之议,先退至扬州,继又渡江南奔,建行都于临安,史称南宋。镇压钟相、杨么等起义。一度任用岳飞、韩世忠等抗金名将。为求和,与宰相秦桧设计收诸大将兵权,杀害岳飞,割地、称臣、纳贡于金。绍兴三十二年,传位于赵慎。称太上皇帝。在位三十六年。有《翰墨志》。
全宋诗
宋高宗赵构(一一○七~一一八七),字德基,徽宗第九子。初封蜀国公,广平郡王。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进封康王。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使金,得还。二年,金兵俘徽、钦二帝北去,乃即帝位于南京(今河南商丘)。后建行都于临安,史称南宋。在位三十六年,建元建炎、绍兴。绍兴三十二年(一一六二)传位于孝宗赵慎,称光尧寿圣宪天体道性仁诚德经武纬文绍业兴统明谟盛烈太上皇帝。淳熙十四年卒,年八十一,葬思陵。谥曰圣神武文宪孝皇帝,庙号高宗。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加谥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著有《翰墨志》一卷,今存。事见《宋史》卷二四至三二《高宗本纪》。 宋高宗诗,据《宝庆会稽续志》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词学图录
赵构(1107—1187) 即宋高宗,字德基,徽宗第九子,钦宗弟。葬于永思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宝山)。精书法,善真、行、草书,笔法洒脱婉丽,自然流畅,得晋人神韵,自谓:"余自魏、晋以来以至六朝笔法,无不临摹,众体备于笔下,意简犹存取舍,至若禊帖,测之益深,拟之益严,以至成诵。"明陶宗仪《书史会要》称:"高宗善真、行、草书,天纵其能,无不造妙。"陆游:"思陵妙悟八法,留神古雅,访求法书名画,不遗余力。清闲之燕,展玩摹拓不少怠。" 著有《翰墨志》一卷,传世墨迹有《草书洛神赋》、《正草千字文》及《光明塔碑》等。
全宋文·卷四四三九
宋高宗赵构(一一○七——一一八七),字德基,徽宗第九子,母韦贤妃。初授定武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封蜀国公。大观二年封广平郡王。宣和三年进封康王。靖康元年冬,被诏使河北,至磁州,不进,转赴相州,拜河北兵马大元帅,开帅府。二年夏,闻金兵俘徽、钦二帝北去,遂南赴南京应天府。五月,即帝位,改元建炎。史称南宋。初用李纲为相,宗泽守汴,力谋恢复。然性素怯懦,拒绝李纲、宗泽抗金主张,复用黄潜善、汪伯彦逃跑之议,初退至扬州,继渡江奔杭州。三年三月,苗傅、刘正彦发动政变,被迫退位,政变平,复位。寻为金人穷追至浙东海中,不得已,复任用岳飞、吴玠、韩世忠、刘锜等抗金名将,击退金人,还驻临安府,遂以为行都。然猥懦猜忌,坐失事机,相秦桧,杀岳飞,收诸大将兵权,乞和于金,于绍兴十一年与金订立割地、称臣、纳贡之屈辱和议,偷安忍耻达二十馀年。绍兴三十二年传位于孝宗,称太上皇帝。后累上尊号曰「光尧寿圣」。在位三十六年,年号二:建炎、绍兴。淳熙十四年崩,年八十一。喜书法。著有《翰墨志》一卷(存)、御集一百卷。见《宋史·高宗纪》,《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玉海》卷二八等。
高俨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绍兴六年(1136)任秘书郎。绍兴七年(1137)任驾部郎中。绍兴八年(1138)任仓部郎中。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高选(一一○七~?),字德举,馀姚(今属浙江)人,翥父。高宗绍兴十八年(一一四八)进士(《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累官武当军节度推官。事见《菊涧集·原序)。有《江村遗稿》一卷,仅存诗三首。
高公绘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绍兴八年(1138)任筠州知州,11月诏赴行在。
高士瑰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绍兴八年(1138)任成都府路转运判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8 【介绍】: 宋漳州漳浦人,字彦先,号东溪。徽宗宣和间太学生。金兵南下时,与陈东等上书乞斩蔡京等六贼。廷臣复建和议,夺种师道、李纲兵权,登与东再次诣阙上书,力言和议之非。高宗绍兴二年登进士第,廷对极言时政,授富川主簿。召赴都堂审察,又上疏万言及《时议》六篇。知静江府古县,不屈豪强,不阿权贵。终为秦桧所忌,编管容州。卒年五十余。有《东溪集》。
全宋诗
高登(?~一一四八),字彦先,学者称东溪先生,漳浦(今属福建)人。徽宗宣和间太学生。钦宗靖康初与陈东等诣阙上书,乞斩蔡京、童贯等六贼。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举进士,廷对时力陈时政缺失,试官忌其直,调富川县主簿。八年,召赴都堂审察,又上书万言及时议六篇,秦桧恶其讥己,授静江府古县令。古县为桧父旧治,郡守胡舜陟讽为桧父建祠,拒不应,遂诬以事入静江狱,会舜陟死而免。十四年,为潮州归善令,因所出秋试题触怒秦桧,编管容州。十八年卒。著有《东溪集》,已佚。今传明嘉靖林希元重编本《东溪先生集》,仅上下两卷,已非其旧。事见《晦庵集》卷七九《漳州州学东溪先生高公祠记》、《东溪集》附录《东溪先生言行录》,《宋史》卷三九九有传。 高登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东溪集》(据林希元重编本)为底本,校以《两宋名贤小集·东溪集》(简称小集本)。另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三九五九
高登(?——一一四八),字彦先,学者称东溪先生,漳州漳浦(今福建漳浦)人。徽宗时为太学生。宣和七年十二月,金兵南下,登与陈东上书乞斩六贼。次年,京师开封被困,因钦宗谋割地求和,并夺李纲、种师道兵权,又与陈东率军民数万伏阙上书,力言和议之非。中绍兴二年进士,廷对,有司恶其直,授富川主簿。摄新兴令。后召赴都堂审察,遂上疏万言及《时议》六篇。知静江府古县,拒绝为秦桧父建祠,被诬下狱。摄归善令,以考试命题忤秦桧,编管容州。有《东溪集》行世。见《宋史》卷三九九本传。

人物简介

简介
王楷(1109年—1146年),高丽王朝第17任君主(1122年—1146年在位)。字仁表,原名构,是高丽睿宗王俣与顺德王后李氏所生之子,1115年被立为王太子,1122年继承王位,到1126年为止由其外祖父李资谦执政。王楷在位前半期,统治集团内讧频繁,国内局势动荡不安。1126年,王楷欲除李资谦未果,旋在拓俊京的帮助下打倒李资谦,翌年又流放拓俊京。其后宠信和尚妙清,妙清等在劝王楷迁都西京(今平壤)、征伐金朝、称帝建元均未果后,于1135年在西京发动叛乱,次年被金富轼镇压,政局才安定下来。王楷在位时正逢金朝兴起、灭辽侵宋之际,高丽于1126年向金朝称臣,1142年金朝册封王楷为高丽国王,在这期间宋朝先后要求高丽协助攻金和假道入金,均被高丽拒绝,高丽与宋朝的邦交也宣告终结。王楷死后庙号仁宗,谥号恭孝,葬于长陵。

人物简介

简介
绍兴十年(1140)任校书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