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劳神(勞神)  拼音:láo shén
1.耗费心神。《儒林外史》第三四回:「知县看这般光景,不好久坐,说道:『弟且别了先生,恐怕劳神。』」《红楼梦》第九七回:「姑娘歇歇罢!何苦又劳神?等好了再瞧罢!」
2.请人帮忙做事的客套话。如:「烦请劳神,替我照顾一下孩子。」
《漢語大詞典》:神奸(神姦)
亦作“ 神奸 ”。
(1).能害人的鬼神怪异之物。左传·宣公三年:“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姦。” 杜预 注:“图鬼神百物之形,使民逆备之。” 汉 王充 论衡·儒增:“安能入山泽不逢恶物,辟除神姦乎?” 北周 庾信 《周车骑大将军贺娄公神道碑》:“三槐以鼐鼎象物,知其神奸;五等以桓珪班瑞,守其宫室。” 宋 苏轼 《洞庭春色赋》:“尽三江於一吸,吞鱼龙之神姦。” 清 顾炎武 《酬李处士因笃》诗:“观人如列鼎,欲察神姦状。”
(2).奸诈狡猾的人。 明 屠隆 《綵毫记·禄山谋逆》:“裂土控 燕 韩 ,部落连蕃 汉 ,包藏逆节伏神奸,一举神州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八回回目:“内外吏胥神奸狙猾,风尘妓女豪侠多情。” 钟敬文 《念总理》诗之五:“疑信谤忠从古事,念沙射影恨神奸。”
见“ 神姦 ”。
《國語辭典》:护法(護法)  拼音:hù fǎ
1.佛家指护持佛法的人。
2.随侍于佛教或道教主神旁边的人,负有守卫的责任。《西游记》第一六回:「众人悚惧,才认得三藏是种神僧,行者是尊护法。」
3.拥护国法。如:「护法之役」。
4.保护。《豆棚闲话。第六则》:「又请了几个废弃的乡宦,假高尚的孝廉,告老打罢的朋友,从边护法。」
5.人名。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大师。约生于六世纪中叶。曾任印度那烂陀寺的住持。其唯识学说继承陈那大师的传统,但在认识论上则主张有见分、相分、自證分和證自證分,佛教史上称为「四分家」。著有《广百论释》、《成唯识宝生论》等传世。
《國語辭典》:鬼斧  拼音:guǐ fǔ
比喻工程或制造精巧,非人力所能达成。如:「鬼斧神工」。
《國語辭典》:告朔  拼音:gù shuò
朔,每月初一日。告朔是古代一种祭祀仪式。天子在岁末时,将来年每月的历书颁给诸侯,诸侯拜受,藏于祖庙,每月朔日,以活羊祭告于庙,然后听政。《周礼。春官。大史》:「颁告朔于邦国。」
《國語辭典》:告朔饩羊(告朔餼羊)  拼音:gù shuò xì yáng
古代的一种祭祀仪式。天子在年终时,将来年历书颁给诸侯,诸侯将它藏在祖庙中,每月朔日,以活羊告祭于庙,然后听政。语出《论语。八佾》:「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后比喻徒有形式或虚应故事。如:「现代人对于慎终追远一事,大多抱著告朔饩羊的心态。」也作「告朔羊存」、「饩羊告朔」。
分類:后人
《漢語大詞典》:拜章
(1).拜受慰问表彰。国语·鲁语下:“《四牡》,君之所以章使臣之勤也,敢不拜章。”《四牡》诗·小雅篇名,传为劳问使臣之作。
(2).上给皇帝的奏章;上奏章。南史·萧子云传:“﹝ 子云 ﹞年十二, 齐 建武 四年,封 新浦县侯 。自製拜章,便有文采。” 唐 刘禹锡 《贺赦表》:“新岁拜章,遥献 南山 之寿。” 金 元好问 《礼部闲闲赵公秉文》:“每闻一事可便民,一士可擢用,大则拜章,小则为当路者言,殷勤郑重,不能自已。”
(3).对鬼神的祈祷文。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一:“ 段氏 母病, 賁 为拜章祈福。”
《國語辭典》:下语(下語)  拼音:xià yǔ
1.用言语表达。宋。苏轼 西江月。昨夜扁舟京口词:「此景百年几变,个中下语千难。」宋。陆游 闲中颇自适戏书示客诗:「巢许夔龙竟谁是?请君下语勿匆匆。」
2.一种迷信。指鬼魂附在人身说话。宋。郭彖《睽车志》卷四:「一夕为鬼所凭,下语云:『我李贯也,尔先为吾妻。』」
《國語辭典》:神怪  拼音:shén guài
神仙鬼怪或荒谬无稽、奇异难解的事物。《汉书。卷二五。郊祀志上》:「齐人之上疏言神怪奇方者以万数,乃益发船,令言海中神山者数千人求蓬莱神人。」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封禅》:「观剧秦为文,影写长卿,诡言遁辞,故兼包神怪。」
《國語辭典》:来享(來享)  拼音:lái xiǎng
朝见天子并进贡物品。《诗经。商颂。殷武》:「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文选。扬雄。羽猎赋》:「移珍来享,抗手称臣。」
《漢語大詞典》:八部
(1).佛教分诸天鬼神及龙为八部。翻译名义集·八部:“一天、二龙、三夜叉、四乾闥婆、五阿脩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睺罗伽。”因八部中以天、龙二部居首,故又称天龙八部。 唐 刘禹锡 《送深法师游南岳》诗:“十方传句偈,八部会坛场。”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八一:“遥知法会 灵山 在,八部天龙礼我言。”
(2). 南匈奴 的八部。后汉书·南匈奴传:“二十四年春,八部大人共议立 比 为 呼韩邪单于 ,以其大父尝依 汉 得安,故欲袭其号。”
(3).指 契丹 的八部。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一:“﹝ 契丹 ﹞其部族之大者曰 大贺氏 ,后分为八部,其一曰 但皆利部 ,二曰 乙室活部 ,三曰 实活部 ,四曰 纳尾部 ,五曰 频没部 ,六曰 内会鸡部 ,七曰 集解部 ,八曰 奚嗢部 。部之长号大人,而常推一大人建旗鼓以统八部。”
《國語辭典》:潢污(潢汙)  拼音:huáng wū
低洼积水的地方。《国语。周语下》:「绝民用以实王府,犹塞川原而为潢污,其竭也无日矣。」
《國語辭典》:养神(養神)  拼音:yǎng shén
休养精神。《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久病新愈,气虚多惊,倦视绮罗,厌闻弦管,思欲静坐养神,乃策杖徐步入后园中。」《红楼梦》第五五回:「依我说,太太不在家,姨娘安静些养神罢了,何苦只要操心。」
《國語辭典》:幽灵(幽靈)  拼音:yōu líng
1.死者的灵魂。《后汉书。卷四八。杨李翟应霍爰徐列传。霍谞》:「昔东海孝妇,见枉不辜,幽灵感革,天应枯旱。」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祝盟》:「祈幽灵以取鉴,指九天以为正。」
2.有名无实或莫名其妙突然出现的事物。如:「幽灵人口」、「幽灵选票」。
《國語辭典》:泣鬼神  拼音:qì guǐ shén
鬼神都为之动容。形容感人之深切。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分類:鬼神感人
《漢語大詞典》:荐献(薦獻)
祭献;向鬼神进献。诗·周颂·潜序“季冬荐鱼,春献鮪也” 汉 郑玄 笺:“冬,鱼之性定;春,鮪新来。荐献之者,谓於宗庙也。” 宋 苏洵 《祭任氏姊文》:“春秋荐献,终姊之老。” 宋 叶适 《兵部尚书赵公墓志铭》:“民感其意,即城隍敞大堂分建十一祠,祝嘏荐献,如神明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