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褫魄  拼音:chǐ pò
精神恍惚而无生气。《文选。张衡。东京赋》:「罔然若酲,朝罢夕倦,夺气褫魄之为者。」
分類:夺去魂魄
《漢語大詞典》:雪魄
(1).飘泊无定的魂魄。 唐 栖白 《哭刘得仁》诗:“为爱诗名吟至死,风魂雪魄去难招。”
(2).借指具有高尚品格的灵魂。 宋 范成大 《林元复挽诗》:“自从雪魄冰魂散, 鲁国 今谁更復儒?”
《漢語大詞典》:魂爽
犹魂魄、精神。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名实:“世之汲汲者,不达此意,若其与魂爽俱昇,松柏偕茂者,惑矣哉!” 王利器 集解:“谓魂魄精爽也。” 唐 韩愈 《为裴相公让官表》:“承命惊惶,魂爽飞越,俯仰天地,若无所容。” 宋 曾巩 《与北京韩侍中启》之二:“故魂爽虽驁於门閎,而候问不通於幕府。”
分類:魂魄精神
《漢語大詞典》:冤魄
冤枉而死者的魂魄。 唐 蔡京 《咏子规》诗:“千年冤魄化为禽,永逐悲风叫远林。”
《漢語大詞典》:托死
道教称修道者死去为魂魄升仙而去,遗下躯壳,并非真死。
《國語辭典》:生魂  拼音:shēng hún
人的灵魂。《红楼梦》第五回:「姐姐曾说今日今时,必有绛珠妹子的生魂前来游玩旧景,故我等久待。」
分類:活人魂魄
《漢語大詞典》:艳魄(豔魄)
(1).美女的魂魄。 唐 皮日休 《太湖诗·练渎》:“艳魄逐波涛,荒宫养麋鹿。” 明 高启 《吴女愤》诗:“渔灯照艳魄,夜冷珠衣薄。”
(2).喻梅花。 清 贺裳《腊梅花赋》:“分寒枝於 陇 上,空染啼痕;传艳魄於 罗浮 ,惟霑醉腻。”
《漢語大詞典》:阳魂(陽魂)
日的别称。亦指日的魂魄、精气。 宋 梅尧臣 《长歌行》:“日中不见影,阳魂与鬼并。”《西游记》第三六回:“月至三十日,阳魂之金散尽,阴魄之水盈轮,故纯黑而无光,乃曰‘晦’。”
《國語辭典》:形解  拼音:xíng jiě
人死后脱离形体之外。《史记。卷二八。封禅书》:「为方仙道,形解销化,依于鬼神之事。」南朝宋。颜延之 嵇中散诗:「形解验默仙,吐论知凝神。」
《漢語大詞典》:滞魄(滯魄)
旧谓游荡而无所依归的魂魄。 宋 洪迈 《夷坚乙志·蜀州女子》:“妾本 汉州 段 家女……不幸以颜色见宠於主人,为主母生瘞于地下,閲数年矣,非 苏公 改葬,当为滞魄。” 明 高明 《琵琶记·一门旌奖》:“幽途渺渺,滞魄沉沉,谁与招魂。”
分類:游荡魂魄
《漢語大詞典》:遗魄(遺魄)
旧谓人死后遗存的魂魄。 唐 李商隐 《井泥四十韵》:“ 蜀王 有遗魄,今在林中啼。” 宋 苏辙 《上洪州孔大夫论徐常侍坟书》:“儻蒙矜念,使孤坟遗魄,不至侵暴。”
分類:遗存魂魄
《漢語大詞典》:追魂
迷信指夺取人的魂魄。《全元散曲·斗鹌鹑·妓好睡》:“若要战退睡魔王,差三千箇追魂大力鬼。”《英烈传》第九回:“花貌却如 观自在 ,追魂胜过大阎罗。” 明 孟称舜 《娇红记·泣舟》:“破婚书,追魂牒,两般儿廝撞者。”
《漢語大詞典》:敛魂(斂魂)
聚集死者魂魄。 南朝 梁 江淹 《恨赋》:“试望平原,蔓草縈骨,拱木敛魂。”《花月痕》第十一回:“又叫了几声 蒨雯 ,忽然大声道‘比闻同罹祸,杀戮到鸡狗’,以后声又小了,约略有‘蔓草縈骨,拱木敛魂’八个字。”
《国语辞典》:附体(附体)  拼音:fù tǐ
神鬼魂魄或其他东西附著身上。《三国演义》第七七回:「吴使又将关公显圣附体,骂孙权追吕蒙之事告操。」
《漢語大詞典》:强魂
亦作“彊魂”。 倔强的魂魄;厉鬼。 唐 韩偓 《故都》诗:“天涯烈士空垂涕,地下强魂必噬脐。”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绿翘:“无天则无所诉,若有,谁能抑我彊魂,誓不蠢蠢於冥冥之中,纵尔淫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