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杜魄
即杜鹃鸟。旧传古 蜀 王 杜宇 的魂魄化为杜鹃,故称。 唐 武元衡 《送柳郎中裴起居》诗:“望乡臺上 秦 人在,学射山中杜魄哀。” 唐 罗隐 《送郎州张员外》诗:“旗飘 峴首 嵐光重,酒奠 湘江 杜魄哀。” 前蜀 韦庄 《岁晏同左生作》诗:“寳瑟湘灵怨,清砧杜魄啼。”参见“ 杜宇 ”。
《國語辭典》:杜宇  拼音:dù yǔ
1.人名。相传古代蜀帝名杜宇,号望帝,死后魂化为杜鹃。
2.杜鹃的别名。参见「杜鹃」条。
《漢語大詞典》:褫魂
夺去魂魄。 南朝 梁 丘迟 《还林赋》:“褫魂故岭,结梦旧墀。” 清 黄亨 《后书感》诗:“笑彼釜中鱼,未死先褫魂。”
分類:夺去魂魄
《漢語大詞典》:愁魄
(1).犹动魄。 南朝 宋 鲍照 《登大雷岸与妹书》:“仰视大火,俯听波声,愁魄胁息,心惊慓矣。”
(2).忧伤的魂魄。 宋 刘敞 《今古路》诗:“不获见 杨朱 ,万古凝愁魄。”
分類:忧伤魂魄
《漢語大詞典》:交灵(交靈)
(1).谓天地两种灵气交合。 三国 魏 曹丕 《感物赋》:“伊阳春之散节,悟乾坤之交灵。”
(2).谓魂魄交往。 汉 蔡邕 《检逸赋》:“昼驰情以舒爱,夜託梦以交灵。”
《漢語大詞典》:载营魄(載營魄)
抱持魂魄。老子:“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朱谦之 校释引 刘师培 曰:“载营魄者,即安持其神也。载、抱同义。”《楚辞·远游》:“载营魄而登霞兮,掩浮云而上征。” 王逸 注:“抱我灵魂而上升也。”
《漢語大詞典》:伏魄
(1).古代迷信,谓人始死时魂魄离体未久,可持死者之衣升屋,北面三呼,招其魂魄归体,称为“伏魄”。伏,通“ 復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贤媛:“及帝病困, 卞后 出看疾。太后入户,见值侍并是昔日所爱幸者。太后问:‘何时来耶?’云:‘正伏魄时过。’”
(2).指死而复苏。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七:“后 任 ( 任自举 )死,伏魄时口号别亲友云:‘六旬失足下 蓬 瀛 ,今日才欣返玉京。’”
《漢語大詞典》:精胆(精膽)
(1).犹魂魄,胆量。后汉书·吴盖陈臧传论:“ 戎 羯 丧其精胆,羣帅贾其餘壮。”
(2).犹精气。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养气:“若销鑠精胆,蹙迫和气;秉牘以驱龄,洒翰以伐性;岂圣贤之素心,会文之直理哉?”
《漢語大詞典》:续魂(續魂)
谓招死者魂魄归来。 唐 杨炯 《幽兰赋》:“桃花水上,佩兰若而续魂;竹箭 山阴 ,坐 兰亭 而开宴。”参见“ 续魄 ”。
《漢語大詞典》:续魄(續魄)
即招魂。古人以为人死后有魂魄,于是有招魂之俗。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三月三日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杯曲水之饮……按《韩诗》云:‘唯 溱 与 洧 ,方洹洹兮;唯士与女,方秉蕑兮。’注谓今三月桃花水下,以招魂续魄,祓除岁秽。”
《漢語大詞典》:煞回
旧俗谓人死若干天后,魂魄返回故宅,有煞神随之,称“煞回”。 清 钱大昕 恒言录·俗仪:“今俗丧家於八九日后,谓之煞回。子孙亲戚都出避外舍。”
《漢語大詞典》:负魂(負魂)
谓死者的魂魄附在活人身上。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夫人又説起女儿 阿秀 负魂一事,他千叮万嘱,休絶了 鲁 家一脉姻亲。”
《漢語大詞典》:僵魄
已死者的魂魄。 清 赵翼 《古玉琀歌》:“纵有 虞 琯 夏 琥璜,詎返游魂起僵魄。”
分類:死者魂魄
《國語辭典》:追魂摄魄(追魂攝魄)  拼音:zhuī hún shè pò
追踪夺取别人的魂魄。形容使人极端惊骇。《平妖传》第二回:「两壁虽镌著一百单八条变化之法,仔细参求,都是偷天换日,追魂摄魄的伎俩。」也作「追魂夺魄」。
《漢語大詞典》:追魂夺命(追魂奪命)
夺取魂魄性命。形容魅力极大。《绿野仙踪》第四三回:“我活了四十多岁,才止见了这样个伶俐俊俏、追魂夺命、爱杀人的一位小堂客。”《绿野仙踪》第七九回:“再看香裙下面,偏又配着周周正正、瘦瘦小小、追魂夺命一对小金莲,真是 洛神 临凡, 西施 出世。”
《漢語大詞典》:载营抱魄(載營抱魄)
抱持魂魄。语出老子:“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晋 陆云 《逸民赋》:“载营抱魄,怀元执一。”参见“ 载营魄 ”。
分類:抱持魂魄
《漢語大詞典》:载营魄(載營魄)
抱持魂魄。老子:“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朱谦之 校释引 刘师培 曰:“载营魄者,即安持其神也。载、抱同义。”《楚辞·远游》:“载营魄而登霞兮,掩浮云而上征。” 王逸 注:“抱我灵魂而上升也。”
《國語辭典》:天夺之魄(天奪之魄)  拼音:tiān duó zhī pò
上天夺走魂魄。语出《左传。宣公十五年》:「不及十年,原叔必有大咎,天夺之魄矣!」比喻人将死亡或遭大灾难。《隋书。卷七○。杨玄感等传。史臣曰》:「天夺之魄,人益其灾,群盗并兴,百殃俱起,自绝民神之望,故其亡也忽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