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弦奏跃鱼
  
鱼出听曲
 
鱼吹燕蹴
 
鱼跃闻曲


《淮南子》卷十六〈说山训〉~52~
瓠巴鼓瑟,而淫鱼出听;伯牙鼓琴,驷马仰秣;介子歌龙蛇,而文君垂泣。故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岸不枯。螾无筋骨之强,爪牙之利,上食晞堁,下饮黄泉,用心一也。清之为明,杯水见眸子;浊之为闇,河水不见太山。视日者眩,听雷者聋,人无为则治,有为则伤。东汉·高诱注:「瓠巴,楚人也,善鼓瑟,淫鱼喜音,出头于水而听之。」
《荀子·劝学篇》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

例句

梦入坤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李贺 李凭箜篌引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杜甫 城西陂泛舟

灯前往往大鱼出,听曲低昂如有求。 杜甫 陪王侍御同登东山最高顶宴姚通泉晚携酒泛江

窃效泉鱼跃,因闻郢曲妍。 独孤及 和张大夫秋日有怀呈院中诸公

舞盘回雪动,弦奏跃鱼随。 独孤及 李卿东池夜宴得池字

《骈字类编》:鱼跳(鱼跳)
唐 白居易 春池闲泛 鱼跳何事乐,鸥起复谁惊。
唐 元稹 和友封题开善寺十韵 竹荒新笋细,池浅小鱼跳。
分类:鱼跳
《分类字锦》:鱼跳刀门(鱼跳刀门)
东京梦华录正月十五日元宵大内前自岁前冬至后游人已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鳞鳞相切击丸蹴鞠踏索上竿更有猴呈百戏鱼跳刀门使唤蜂蝶追呼蝼蚁其馀卖药卖卦沙书地谜奇巧百端日新耳目
分类:杂戏
《分类字锦》:鱼跳波面(鱼跳波面)
欧阳修 泛溪诗 日暖鱼跳波面静,风轻鸟语树阴凉。
分类:
《國語辭典》:老鱼跳波(老魚跳波)  拼音:lǎo yú tiào bō
鱼随乐声跳跃。比喻音律精妙。唐。李贺〈李凭箜篌引〉:「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國語辭典》:鲤鱼跳龙门(鯉魚跳龍門)  拼音:lǐ yú tiào lóng mén
传说每年暮春,鲤鱼逆流而上,至黄河龙门一带,跃登龙门山。登龙门者,则云雨随之,天火烧其鱼,而化为龙。见《太平广记。卷四六六。龙门》。后比喻人发迹后飞黄腾达,身价百倍。如:「自从这部小说畅销后,作者真可说是鲤鱼跳龙门,身价非凡。」
《漢語大詞典》:鱼跃(魚躍)
(1).谓鱼跳出水面。《礼记·丧大记》:“鱼跃拂池。” 晋 庾阐 《三月三日临曲水》诗:“轻舟沉飞觴,鼓枻观鱼跃。” 唐 李频 《夏日过友人檀溪别业》诗:“鷺栖依緑篠,鱼跃出清萍。” 元 许恕 《次张大年韵》:“鱼跃乱流时倚杖,鶯啼新緑昼移尊。”
(2).比喻动作像鱼那样跳跃。如:一个鱼跃,把飞来的球接住。
《漢語大詞典》:化鱼(化魚)
(1).“化鱼为龙”的省略语。旧传鲤鱼跳过龙门即化为龙。艺文类聚卷九六引 辛氏 《三秦记》:“ 河津 一名 龙门 ,大鱼积 龙门 下数千,不得上,上者为龙,不上者(为鱼),故云曝鳃龙门。”后以“化鱼”指由平民而做官,社会地位由平庸而显耀。 明 高明 《琵琶记·蔡公逼伯喈赴试》:“浪暖桃香欲化鱼,期逼春闈,詔赴春闈。郡中空有辟贤书,心恋亲闈,难舍亲闈。”
(2).指 如来 化身为鱼以喂众的典故。 清 赵翼 《憎蚊》诗:“化鱼身喂众,吾不学浮屠。”自注:“ 如来 身化磨竭鱼以肉喂众人。见洛阳伽蓝记。”
《漢語大詞典》:鱼踯(魚躑)
亦作“ 鱼掷 ”。 谓鱼跳出水面。 唐 姚合 《题河上亭》诗:“亭亭河上亭,鱼躑水禽鸣。”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宿报恩寺水阁》:“僧穿小檜纔分影,鱼掷高荷渐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