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942,分13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典故(续上)
枯鱼章
弦奏跃鱼(又作:老鱼跳波 ...)
鱼羹
鲤鱼风
鱼戏新荷动
临川羡鱼
刘葛鱼水(又作:鱼水恩 鱼水亲)
龙鱼
信沉鱼鸟(又作:绿鸭与鲈鱼,如何可寄书)
熊掌鱼(又作:熊鱼不容兼 ...)
潘鱼
蒲鱼
岂食鱼必鲙之鲈
秋水见毛发,千尺定无鱼
鱼龙舞
典故
枯鱼章

相关人物
卞彬


《南史》卷七十二〈文学列传·卞彬·卞彬〉~766~
卞彬字士蔚,济阴冤句人也。祖嗣之,中领军。父延之,弱冠为上虞令,有刚气。会稽太守孟顗以令长裁之,积不能容,脱帻投地曰:「我所以屈卿者,政为此帻耳。今已投之卿矣。卿以一世勋门,而傲天下国士。」拂衣而去。彬险拔有才,而与物多忤。齐高帝辅政,袁粲、刘彦节、王蕴等皆不同,而沈攸之又称兵反。粲、蕴虽败,攸之尚存。彬意犹以高帝事无所成,乃谓帝曰:「比闻谣云『可怜可念尸著服,孝子不在日代哭,列管暂鸣死灭族』。公颇闻不?」时蕴居父忧,与粲同死,故云「尸著服」也。「服」者,衣也。「孝子不在日代哭」者,褚字也。彬谓沈攸之得志,褚彦回当败,故言哭也。列管谓萧也。高帝不悦,及彬退,曰:「彬自作此。」后常于东府谒高帝,高帝时为齐王。彬曰:「殿下即东宫为府,则以青溪为鸿沟,鸿沟以东为齐,以西为宋。」仍咏诗云:「谁谓宋远,跂予望之。」遂大忤旨,因此摈废数年,不得仕进。乃拟赵壹穷鸟为《枯鱼赋》以喻意。

例句

咋笔话肝肺,咏兹枯鱼章。 李群玉 自澧浦东游江表途出巴丘投员外从公虞

典故
弦奏跃鱼
  
鱼出听曲
 
鱼吹燕蹴
 
鱼跃闻曲


《淮南子》卷十六〈说山训〉~52~
瓠巴鼓瑟,而淫鱼出听;伯牙鼓琴,驷马仰秣;介子歌龙蛇,而文君垂泣。故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岸不枯。螾无筋骨之强,爪牙之利,上食晞堁,下饮黄泉,用心一也。清之为明,杯水见眸子;浊之为闇,河水不见太山。视日者眩,听雷者聋,人无为则治,有为则伤。东汉·高诱注:「瓠巴,楚人也,善鼓瑟,淫鱼喜音,出头于水而听之。」
《荀子·劝学篇》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

例句

梦入坤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李贺 李凭箜篌引

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 杜甫 城西陂泛舟

灯前往往大鱼出,听曲低昂如有求。 杜甫 陪王侍御同登东山最高顶宴姚通泉晚携酒泛江

窃效泉鱼跃,因闻郢曲妍。 独孤及 和张大夫秋日有怀呈院中诸公

舞盘回雪动,弦奏跃鱼随。 独孤及 李卿东池夜宴得池字

典故 

《新唐书》卷一百六十〈崔铉列传〉~4974~
铉字台硕,擢进士第,从李石荆南为宾佐,入拜司勋员外郎、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学士承旨。武宗好蹴鞠、角抵,铉切谏,帝褒纳之。会昌三年,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铉入朝凡三岁至宰相,而石犹在江陵。泽潞平,兼户部尚书。与李德裕不●,罢为陕虢观察使。宣宗初,擢河中节度使,以御史大夫召,用会昌故官辅政,进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封博陵郡公。……铉所善者郑鲁、杨绍复、段镶、薛蒙,颇参议论,时语曰:「郑、杨、段、薛,炙手可热;欲得命通,鲁、绍、镶、蒙。」帝闻之,题于扆。是时,鲁为刑部侍郎,铉欲引以相,帝不许,用为河南尹。它日,帝语铉曰:「鲁去矣,事由卿否?」铉惶惧谢罪。
典故

《玉台新咏》卷七南朝梁·简文帝(萧纲)《艳歌篇十八韵》
「灯生阳燧火,尘散鲤鱼风。」清·吴兆宜注引《提要录》:「鲤鱼风,九月风也。」

例句

后溪暗起鲤鱼风,船旗闪断芙蓉干。 李商隐 河内诗二首之二

楼前流水江陵道,鲤鱼风起芙蓉老。 李贺 江楼曲

醉帆张数幅,唯待鲤鱼风。 陆龟蒙 江行

典故
莲叶田田
 
鱼戏新荷动


《乐府诗集》卷二十六〈相和歌辞·相和曲上·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列传〉~2505~
古人有言曰:「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今临政而愿治七十馀岁矣,不如退而更化;更化则可善治,善治则灾害日去,福禄日来。唐·颜师古注:「言当自求之。」
《昭明文选》卷十五〈赋辛·志中·归田赋〉
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
典故
刘葛鱼水
 
鱼水恩
 
鱼水亲

相关人物
刘备
 
诸葛亮(字孔明)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
「亮答曰:『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如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例句

小白鸿翼于夷吾,刘葛鱼水本无二。 李白 君道曲(梁之雅歌有五篇。今作一章。)

稍令社稷安,自契鱼水亲。 杜甫 别蔡十四著作

永安宫外有祠堂,鱼水恩深祚不长。 窦常 谒诸葛武侯庙

典故

《山海经·海外西经》
「龙鱼陵居在其此,状如狸(当作鲤)。一曰虾。即有神圣乘此以行九野。」晋·郭璞《图赞》:「龙鱼一角,似鲤居陵,俟时而出,神灵攸乘,飞骛九城,乘云上升。」
《词源》
《词源》,页二五一:「传柑:北宋时上元夜于宫中宴近臣,贵戚宫人得以黄柑相遗,谓之传柑。」

例句

入海观龙鱼,矫翮逐黄鹄。 韩愈 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李繁时为随州刺史。宰相泌之子也)

典故
信沉鱼鸟
 
绿鸭与鲈鱼,如何可寄书


《昭明文选》卷二十七〈诗戊·乐府上·古乐府三首·饮马长城窟行〉~278~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夙昔梦见之。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佗乡。佗乡各异县,辗转不可见。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上竟何如?上有加餐食,下有长相忆。唐·李善注引郑玄《礼记注》曰:「素,生帛也。」
《汉书》卷五十四〈李广苏建传·苏建·(子)苏武〉~2466~
数月,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于是李陵置酒贺武曰:「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陵虽驽怯,令汉且贳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奋大辱之积志,庶几乎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收族陵家,为世大戮,陵尚复何顾乎?已矣!令子卿知吾心耳。异域之人,壹别长绝!」陵起舞,歌曰:「径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隤。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陵泣下数行,因与武决。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
典故
取舍一熊掌
 
熊掌鱼
 
熊鱼不容兼
 
熊鱼无双得
 
熊鱼难兼
 
万钟于我何有
 
难兼熊掌鱼
 
鱼与熊蹯


《孟子注疏》卷十一下〈告子章句上〉~20~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典故
相关人物
潘岳


《昭明文选》卷二十三晋·潘安仁(岳)《悼亡诗三首》其一
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怅恍如或存,周遑忡惊惕。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例句

潘鱼从此隔,陈凤宛然飞。 沈佺期 天官崔侍郎夫人卢氏挽歌

典故
蒲鱼


《太平御览》卷九百四十〈鳞介部十二·蒲鱼〉~4307~2~
魏武《四时食制》曰:蒲鱼,其鳞如粥,出郫县。

例句

蒲鱼尾如蛇,口眼不相营。 韩愈 初南食贻元十八协律

典故
岂食鱼必鲙之鲈


《毛诗正义》卷七之一〈国风·陈风·衡门〉~252~
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乐饥。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取妻,必齐之姜。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取妻,必宋之子。汉·郑玄笺:「此言何必河之鲂然后可食,取其口美而已。何必大国之女然后可妻,亦取贞顺而已。以喻君任臣何必圣人,亦取忠孝而已。」
典故
秋水见毛发,千尺定无鱼


《昭明文选》卷四十五〈对问设论辞序上·设论·答客难〉~200~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纩充耳,所以塞聪。
典故
然犀矶渚
 
照水然犀
 
犀渚
 
鱼龙舞


《异苑》卷七
晋温峤至牛渚矶,闻水底有音乐之声,水深不可测。传言下多怪物,乃燃犀角而照之。须臾,见水族覆火,奇形异状,或乘马车著赤衣帻。其夜,梦人谓曰:「与君幽明道阁,何意相照耶?」峤甚恶之,未几卒。
《國語辭典》:老鱼跳波(老魚跳波)  拼音:lǎo yú tiào bō
鱼随乐声跳跃。比喻音律精妙。唐。李贺〈李凭箜篌引〉:「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國語辭典》:酪奴  拼音:luò nú
茶的别名。《幼学琼林。卷三。饮食类》:「茶曰酪奴,又曰瑞草。」
分類:
《漢語大詞典》:鱼羹(魚羹)
鱼做的糊状食物。南齐书·孝义传·乐颐:“吏部郎 庾杲之 甞往候, 颐 为设食,枯鱼菜菹而已。 杲之 曰:‘我不能食此。’母闻之,自出常膳鱼羹数种。” 前蜀 李珣 《渔歌子》词之二:“水为乡,蓬作舍,鱼羹稻饭常餐也。” 徐珂 《清稗类钞·饮食·鱼羹》:“鱼羹亦有块、整之别:整鱼以白腮鱸鱼为上品,其次鯽鱼;块鱼以青鱼为上品,其次鲤鱼。” 碧野 《青山常在水长流》:“它们(水貂)被养育在水边的铁丝笼里,每只每天吃三两鱼羹。”
分類:食物前蜀
《漢語大詞典》:鲤鱼风(鯉魚風)
九月风;秋风。 南朝 梁简文帝 《艳歌篇》:“灯生阳燧火,尘散鲤鱼风。” 唐 李商隐 《河内诗》之二:“后溪暗起鲤鱼风,船旗闪断芙蓉干。” 冯浩 笺注引《提要录》:“鲤鱼风,乃九月风也。” 龚骞 《九秋诗》:“鲤鱼风紧芦花起,渔笛閒吹声不止。”亦省作“ 鲤风 ”。 清 厉鹗 《山坡羊·秋雨初霁》曲:“鲤风试弄凭阑袖,自笑文园多病后。”
分類:九月秋风
《國語辭典》:临川羡鱼(臨川羨魚)  拼音:lín chuān xiàn yú
比喻虽有愿望,若无实际行动,也无济于事。参见「临河羡鱼」条。《文选。张衡。归田赋》:「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
《國語辭典》:临河羡鱼(臨河羨魚)  拼音:lín hé xiàn yú
语本《文子。上德》:「临河欲鱼,不若归而织网。」比喻只凭空妄想而不去实行。《淮南子。说林》:「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也作「临川羡鱼」、「临渊羡鱼」。
《漢語大詞典》:龙鱼(龍魚)
(1).即龙鲤。一说指鲵鱼,人鱼。山海经·海外西经:“龙鱼陵居在其北,状如貍。一曰鰕。” 郭璞 注:“或曰:龙鱼似貍,一角。” 郝懿行 笺疏:“龙鱼, 郭氏 《江赋》作龙鲤, 张衡 《思玄赋》仍作龙鱼……貍当为鲤,字之譌。” 袁珂 校注:“龙鱼,疑即《海内北经》所记陵鱼,盖均神话传説中人鱼之类也。” 唐 韩愈 《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诗:“入海观龙鱼,矫翮逐黄鵠。” 元 吕诚 《南海口号》之二:“船来争市龙鱼鮓,客至先需荔子盘。”参见“ 龙鲤 ”。
(2).古国名。文选·张衡〈思玄赋〉:“超 轩辕 於西海兮,跨 汪氏 之 龙鱼 。” 张铣 注:“ 轩辕 、 汪氏 、 龙鱼 ,皆国名。”
(3).道教符箓。 明 屠隆 《綵毫记·仙官列奏》:“龙鱼字 暘谷 传书,蝌蚪文传桑授道。”
《漢語大詞典》:龙鲤(龍鯉)
指穿山甲。又称鲮鲤。文选·郭璞〈江赋〉:“龙鲤一角,奇鶬九头。” 李善 注:“山海经曰:‘龙鲤陵居,其状如鲤。’或曰:‘龙鱼一角也。’”按,今本山海经·海外西经作“龙鱼”,《海内北经》作“陵鱼”。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鳞一·鲮鲤
《漢語大詞典》:潘鱼(潘魚)
文选·潘岳〈悼亡诗〉之一:“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李善 注引尔雅:“东方有比目鱼焉,不比不行。”后因以“潘鱼”代指中路离析的比目鱼,比喻夫妇一方丧亡。 唐 沈佺期 《天官崔侍郎夫人卢氏挽歌》:“ 潘 鱼从此隔, 陈 凤宛然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