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59,分78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鲁壁
鲁缟
鱼鲁
鲁肃
椎鲁
鲁戈
鲁两生
鲁连子
鲁钝
鲁郡
鲁道
鲁城
颂鲁
鲁堂
鲁中叟
《漢語大詞典》:鲁壁(魯壁)
(1).《〈书〉序》:“至 鲁共王 好治宫室,坏 孔子 旧宅,以广其居,於壁中得先人所藏古文 虞 、 夏 、 商 、 周 之书及传、论语孝经,皆科斗文字。”后以“鲁壁”指 孔子 故宅藏有古文经传的墙壁。 唐玄宗 《晚宴两相》诗序:“乃命学者缮落简,缉遗编,纂 鲁 壁之文章,缀 秦 坑之煨烬。” 宋 陆游 《晴窗读书自勉》诗:“天全 鲁 壁藏,不堕 秦 火虐。” 明 何景明 《寄徐博士二十二韵》:“ 鲁 壁藏书日, 齐 门鼓瑟年。”
(2).指蝌蚪文书法。 宋 苏轼 《文勋篆铭》:“ 安国 用笔,意在隶前, 汲 冢 鲁 壁, 周 鼓 秦 山。”
(3).借指古代文化典籍。 宋 叶适 《祭朱文昭文》:“独钓孤耘,蜑浦蛮村; 汲 坟 鲁 壁,暗理冥论。” 清 吴伟业 《芦笔》诗:“扫来 鲁 壁枯难用,焚就 秦 灰煮不成。”
《漢語大詞典》:鲁缟(魯縞)
古代 鲁 地出产的一种白色生绢。以薄细著称。《淮南子·说山训》:“矢之於十步贯兕甲,於三百步不能入 鲁 縞。” 刘文典 集解:“《史记·韩长孺传》注引《汉书音义》曰:‘縞, 曲阜 之地,俗善作之,尤为轻细,故以喻之。’” 唐 韩翃 《鲁中送从事归荥阳》诗:“轻橐归时 鲁 縞薄,寒衣缝处 郑 绵多。” 元 刘埙 《隐居通议·诗歌一》:“一炬可攻连营,强弩不穿 鲁 縞,优劣可得而论矣。”
《漢語大詞典》:鱼鲁(魚魯)
谓将鱼误写成鲁。泛指文字错讹。 南朝 梁元帝 《玄览赋》:“先鈆擿於鱼鲁,乃纷定於陶阴。” 唐 王起 《和李校书》:“忆昨谬官在乌府,喜君对门讨鱼鲁。” 明 盛杲 《〈齐东野语〉后序》:“传写既久,鱼鲁滋多。”参见“ 鲁鱼亥豕 ”。
分類:误写文字
《國語辭典》:鲁鱼亥豕(魯魚亥豕)  拼音:lǔ yú hài shǐ
鲁鱼,语本《抱朴子。内篇。遐览》:「书三写,鱼成鲁,帝成虎。」亥豕,参见「亥豕」条。后指因文字形似而致传写或刊刻错误。《红楼梦》第一二○回:「既是假语村言,但无鲁鱼亥豕以及背谬矛盾之处,乐得与二三同志,酒馀饭饱,雨夕灯窗之下,同消寂寞,又不必大人先生品题传世。」也作「亥豕鲁鱼」。
《国语辞典》:鲁肃(鲁肃)  拼音:lǔ sù
人名。(西元173~217)字子敬,东城人(今安徽省定远县东南)。三国时名将,个性方正严谨,富而好施,长于文章,思虑深远,有过人之明。在赤壁之役,建议结合刘备来抵禦曹操,并辅佐周瑜大败曹军,为孙权所器重,官拜奋武校尉,转横江将军。
《國語辭典》:椎鲁(椎魯)  拼音:zhuī lǔ
愚钝。宋。苏轼〈六国论〉:「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
分類:愚钝鲁钝
《漢語大詞典》:鲁戈(魯戈)
见“ 鲁阳戈 ”。
《漢語大詞典》:鲁阳戈(魯陽戈)
《淮南子·览冥训》:“ 鲁阳公 与 韩 搆难,战酣日暮,援戈而撝之,日为之反三舍。”后以“鲁阳戈”谓力挽危局的手段或力量。 南朝 梁 萧纪 《同萧长史看妓》诗:“想君愁日暮,应羡 鲁阳 戈。” 唐 杜甫 《伤春》诗之五:“难分太仓粟,竞弃 鲁阳 戈。” 王德钟 《十九岁述怀》诗之六:“匡时挥尽 鲁阳 戈,天意如斯奈若何!”亦省作“ 鲁戈 ”。 元 马麟 《独酌谣》:“ 鲁 戈莫麾斥, 羲 车莫招摇。” 清 袁于令 《西楼记·检课》:“一任窗前之驹隙,不愁镜里之霜华,吾以为 鲁 戈难再, 江 笔可危也。” 沈砺 《偶成》诗:“ 楚 囚对泣浑无补,谁为中原奋 鲁 戈?”
分類:危局力量
《漢語大詞典》:鲁两生(魯兩生)
见“ 鲁二生 ”。
《漢語大詞典》:鲁二生(魯二生)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叔孙通 使徵 鲁 诸生三十餘人。 鲁 有两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諛以得亲贵。今天下初定,死者未葬,伤者未起,又欲起礼乐。礼乐所由起,积德百年而后可兴也。吾不忍为公所为。公所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无污我!’ 叔孙通 笑曰:‘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后因以“鲁二生”指保持儒家节操,不与时俗同流合污的代表人物。亦指迂腐不知时变者。 清 钱谦益 《戊辰七月应召赴阙车中言怀》诗之二:“长吟颇惜 齐 三士,抚卷谁知 鲁 二生!” 李光 《赠穉兰》诗:“知君不为 鲁 二生,知君不为 汉 四皓。”亦作“ 鲁两生 ”。 清 谭嗣同 《咏史》之一:“遐哉 鲁 两生,韜修谢干羽。”
《漢語大詞典》:鲁连子(魯連子)
见“ 鲁连 ”。
《國語辭典》:鲁连(魯連)  拼音:lǔ lián
战国时齐人鲁仲连。参见「鲁仲连」条。
《國語辭典》:鲁钝(魯鈍)  拼音:lǔ dùn
迟钝、愚笨。《晋书。卷五一。皇甫谧传》:「岂我居不卜邻,教有所阙,何尔鲁钝之甚也!」也作「卤钝」。
《韵府拾遗 问韵》:鲁郡(鲁郡)
宋书文献王义恭传鲁郡孔子旧庭有柏树二十四株经历汉晋其大连抱
《漢語大詞典》:鲁道(魯道)
(1). 鲁国 境内的道路。《诗·齐风·南山》:“ 鲁 道有荡, 齐 子由归。” 孔颖达 疏:“言 鲁 之道路有荡然而平易, 齐 子 文姜 从此道而归於 鲁 。” 高亨 注:“ 鲁 道,往 鲁国 去的大道。”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汶水:“ 汶水 又南逕 鉅平县 故城东,而西南流,城东有 鲁 道,所谓‘ 鲁 道有荡, 齐 子由归’者也。” 清 钱谦益 《曲阜道中》诗:“日落郊坰瞻 鲁 道,霜清场圃绘 豳 风。”
(2). 鲁国 的治国之道。史记·鲁周公世家论:“余闻 孔子 称曰‘甚矣 鲁 道之衰也! 洙 泗 之閒齗齗如也’。观 庆父 及 叔牙 、 閔公 之际,何其乱也?” 章炳麟 《游仙与黄侃联句》:“羵羊出深井, 鲁 道棼难修。”
《漢語大詞典》:鲁城(魯城)
曲阜 的别称。 曲阜 曾为 鲁国 都城,故名。 明 李东阳 《谒少昊墓》诗:“建都 鲁城 东,遗址有 轩辕 。” 明 李东阳 《谒尼山庙有述》诗:“迢迢 鲁城 路,望望 尼山 峰。”
《漢語大詞典》:颂鲁(頌魯)
春秋 鲁僖公 臣 公子鱼 ,字 奚斯 ,作《鲁颂·閟宫》,颂扬自己的君主与国家,“颂美 僖公 能復 周公 之宇”。见诗·鲁颂·閟宫 郑 笺 孔 疏。后因以“颂鲁”谓人臣颂扬君主功德的美行。文选·班固〈两都赋〉序:“故 皋陶 歌 虞 , 奚斯 颂 鲁 ,同见采於 孔氏 ,列于,其义一也。” 李善 注:“《韩诗·鲁颂》曰:新庙奕奕, 奚斯 所作。 薛君 曰:‘ 奚斯 , 鲁 公子也。言其“新庙奕奕”然盛,是诗公子 奚斯 所作也。’”后汉书·曹褒传:“昔 奚斯 颂 鲁 , 考甫 咏 殷 。夫人臣依义显君,竭忠彰主,行之美也。”
《漢語大詞典》:鲁堂(魯堂)
孔子 之殿堂。后以称儒家的讲学处所。 宋 范仲淹 《南京书院题名记》:“由是风乎四方,士也如狂,望兮 梁园 ,归於 鲁堂 。” 宋 宋咸 《进〈扬子法言〉表》:“ 鲁堂 诸子皆宗圣以宣猷, 汉 室羣儒多著书而显氏。”
《漢語大詞典》:鲁中叟(魯中叟)
指 孔子 。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二十:“汲汲 鲁 中叟,弥缝使其淳。”参见“ 鲁叟 ”。
分類:孔子
《漢語大詞典》:鲁叟(魯叟)
指 孔子 。 唐 李白 《早秋赠裴十七仲堪》诗:“ 荆 人泣美玉, 鲁 叟悲匏瓜。” 宋 苏轼 《夜渡海》诗:“空餘 鲁 叟乘桴意,粗识 轩辕 奏乐声。” 清 丘逢甲 《将之南洋留别亲友》诗之一:“要知吾道其南意, 鲁 叟先言海可浮。”
分類: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