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谢鲤鱼 朝代:清末至现当代

人物简介

全台诗
谢鲤鱼(1892~1959),字溪秋,号竹轩,晚年使用南吼、易畅等笔名。台南市人。父亲谢四围白手起家,成为郡城巨富。兄弟四人,长兄谢友我为文秀才,次兄谢群我为武秀才,三兄谢石秋亦为文秀才。谢氏六岁时从当地宿儒蔡国琳读汉文,十四岁已有优秀的汉诗作品,为人所称道。与三兄谢石秋(籁轩)、侄子谢国文(星楼)并称「南社三健将」;进士许南英亦称许之为「谢家三宝树」。大正四年(1915)与谢国文相偕往日本神户留学。大正七年(1918)结识前往日本的中国革命者胡汉民、马君武、何香凝,常有诗作往来唱和。抵日之初,先就读于礼山中学,又于大正九年(1920)入日本中央大学预科就读,大正十四年(1925)经济学部卒业。在学期间自行研读中国诸子百家,所作汉诗风格豪迈,发表于《台南新报》、《台湾青年》、《台湾民报》。曾参加「东宁会」,与吴三连、丘念台、翁瑞淡等人有深交。昭和六年(1931)满州事件发生后,谢氏积极研究汉方医学,对针灸之术尤有心得;昭和十六年(1941)加入「留东诗友会」,与林献堂、甘文芳、高天成等人,互动频繁。战后,因二二八事件之故,对国民政府至感失望,曾组织「侨日台湾省民和平促进会」,希望争取台人的权益和尊严,可惜未能成功。民国四十八年(1959)四月十五日病逝于日本同和病院。 谢鲤鱼生前并无作品刊行,逝后,子嗣谢国雄搜集其生平诗文作品,编为《谢溪秋??诗????》,于昭和三十六年(1961)刊印,其中录有古典汉诗四十五题、五十一首。此外,台南文史专家卢嘉兴于民国五十九年(1970)曾撰〈清末遗儒台南谢氏昆仲文武秀才〉一文,因谢汝川、黄天横、谢国栋诸先生在资料上的协助,又增补了谢鲤鱼早年诗作二十七题、三十一首。以下即据此二种资料进行编校。(施懿琳撰)
《漢語大詞典》:朱砂鲤(朱砂鯉)
鲤鱼的一种。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动:“ 句容 赤沙湖 食朱砂鲤,带微红,味极美。”
分類:鲤鱼
《漢語大詞典》:王字鲤(王字鯉)
旧称鲤鱼额上有王字形纹状者为王字鲤。 宋 陶谷 清异录·鱼:“鲤鱼多是龙化,额上有真书王字者,名王字鲤。”
《国语辞典》:食人鱼(食人鱼)  拼音:shí rén yú
动物名。鲤鱼目食人鱼科。约有十八种,但仅四种能为害人畜。长约二十五公分,体型圆胖丰满,背部为橄榄绿至蓝黑色,两颚宽广有力,牙齿呈三角形,尖锐锋利,上下齿能紧密咬合攫取猎物。生性凶猛,常成群出现,以小鱼为主食,亦攻击落水的禽兽。
《漢語大詞典》:黄鲤(黄鯉)
金色鲤鱼。亦称“ 黄雉 ”。 晋 崔豹 古今注·鱼虫:“ 兗州 人呼赤鲤为赤驥,谓青鲤为青马,黑鲤为玄驹,白鲤为白鯕,黄鲤为黄雉。”
分類:金色鲤鱼
《漢語大詞典》:三十六鳞(三十六鱗)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鳞介篇:“鲤,脊中鳞一道,每鳞有小黑点,大小皆三十六鳞。”因以“三十六鳞”为鲤鱼的别称。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十六:“ 段成式 以灵蓝纸赠 温庭筠 ,有诗云:‘三十六鳞充使时,数番犹得裹相思。谓鲤鱼三十六鳞,充使谓凭鲤鱼寄书也。’”
分類:鲤鱼
《漢語大詞典》:硥鱼(硥魚)
鱼名。状如鲤鱼。《淮南子·墬形训》:“ 雒棠武人 在西北陬,硥鱼在其南,有神二人,连臂为帝。” 高诱 注:“硥鱼,如鲤鱼也。有神圣者,乘行九野,在 无继民 之南。硥,读如蚌也。”
分類:鱼名鲤鱼
《國語辭典》:鲤鱼跳龙门(鯉魚跳龍門)  拼音:lǐ yú tiào lóng mén
传说每年暮春,鲤鱼逆流而上,至黄河龙门一带,跃登龙门山。登龙门者,则云雨随之,天火烧其鱼,而化为龙。见《太平广记。卷四六六。龙门》。后比喻人发迹后飞黄腾达,身价百倍。如:「自从这部小说畅销后,作者真可说是鲤鱼跳龙门,身价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