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65,分78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鸣蛙
鸣泉
鸣雁
鸣鸟
先鸣
鸣镝
鸣銮
泉鸣
鼓鸣
蛙鸣
鸠鸣
嘤鸣
鸣条
雁鸣
鸣春
《漢語大詞典》:鸣蛙(鳴蛙)
(1).蛙鸣。比喻俗物喧闹。晋书·后妃传论:“识暗鸣蛙,智昏文蛤。” 宋 苏轼 《用旧韵送鲁元翰知洛州》:“鸣蛙与鼓吹,等是俗物喧。” 清 唐孙华 《夏日园居杂咏》之三:“眼底雌雄看鬭蚁,耳中鼓吹厌鸣蛙。”
(2).鸣叫的青蛙。 宋 范成大 《喜雨》诗:“昨遣长鬚借踏车,小池须水引鸣蛙。” 明 刘基 《冬暖》诗:“野畦落日舞残蝶,小池过雨喧鸣蛙。”
《漢語大詞典》:鸣泉(鳴泉)
(1).淙淙鸣响的泉水。 唐 张鷟 游仙窟:“激石鸣泉,疏巖凿磴。”
(2).使泉水淙淙鸣响。 唐 李峤 《楚望赋》:“眇乎忽然,高山之颠。露团团而湿草,风烈烈而鸣泉。”
(3).泉水名。 宋 苏轼 《〈鸣泉思〉思君子也君子抱道且殆而时弗与民咸思之鸣泉故基堙圮殆尽眉山苏轼搔首踟蹰作〈鸣泉思〉以思之》诗:“ 鸣泉 鸣泉 ,经云而潺湲。”
《漢語大詞典》:鸣雁(鳴雁)
(1).《诗·邶风·匏有苦叶》:“雝雝鸣雁,旭日始旦,士如归妻,迨冰未泮。” 毛 传:“雝雝,雁声和也。纳采用雁,旭日始出,谓大昕之时。” 郑玄 笺:“雁者,随阳而处,似妇人从夫,故昏礼用焉。”后用“鸣雁”指嫁娶之事。 北周 庾信 《彭城公夫人尔朱氏墓志铭》:“三星照夜,佇稽鸣雁之期;七日秉秋,坐廌飞皇之兆。” 倪璠 注:“婚姻六礼皆用雁,故云鸣雁之期。”
(2).鸣啼的大雁。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九:“鸣雁飞南征,鶗鴂发哀音。” 南朝 宋 范泰 《九月九日》诗:“劲风肃林阿,鸣雁惊时候。” 宋 陆游 《冬晴》诗:“鸣雁过长空,纤鳞泳清池。”
(3).古地名。在今 河南省 杞县 北。左传·成公十六年:“ 衞侯 伐 郑 ,至于 鸣雁 ,为 晋 故地。” 杨伯峻 注:“ 鸣雁 在今 河南 杞县 北。”
《漢語大詞典》:鸣鸟(鳴鳥)
(1).指凤凰。书·君奭:“耇造德不降,我则鸣鸟不闻。” 孙星衍 注引 马融 曰:“鸣鸟,谓凤皇也。”文选·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鸣鸟蔑闻,《子衿》不作。” 吕延济 注:“鸣鸟,凤也。”
(2).鸣啼的鸟。 南朝 宋 谢惠连 《悲哉行》:“翩翩翔禽罗,关关鸣鸟列。” 明 夏完淳 《李都尉从军》诗:“流泉清在山,鸣鸟声在林。”
分類:凤凰马融
《漢語大詞典》:先鸣(先鳴)
(1).首先鸣叫。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平阴 之役,先二子鸣” 晋 杜预 注:“十八年, 晋 伐 齐 ,及 平阴 。 州绰 获 殖绰 、 郭最 。故自比於鸡,斗胜而先鸣。”
(2).指首先登城而大呼。文选·陆机〈饮马长城窟行〉:“末德争先鸣,凶器无两全。” 李周翰 注:“先鸣,先登而大呼也。”
(3).谓首先显露。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 子桓 虑详而力缓,故不竞於先鸣。” 唐 李端 《赠赵神童》诗:“圣朝殊 汉 令,才子少登科;每见先鸣早,常惊后进多。”
《國語辭典》:鸣镝(鳴鏑)  拼音:míng dí
军中发号令的响箭。参见「嚆矢」条。《史记。卷一一○。匈奴传》:「冒顿乃作为鸣镝,习勒其骑射,令曰:『鸣镝所射而不悉射者,斩之。』」清。张景祁〈酹江月。楼船望断〉词:「回忆鸣镝飞空,猋轮逐浪,脱险真奇绝。」
《國語辭典》:鸣銮(鳴鑾)  拼音:míng luán
天子王公出行。汉。班固〈西都赋〉:「大路鸣銮,容与徘徊。」唐。王勃 滕王阁诗:「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骈字类编》:泉鸣(泉鸣)
唐 卢照邻 过东山谷口 泉鸣碧涧底,花落紫岩幽。
《骈字类编》:鼓鸣(鼓鸣)
汉书鲍宣传部落鼓鸣男女遮迣闻后汉书礼仪志注见钟鸣下 南史檀祗传贼 鼓鸣直谓为晓乃奔散追杀百馀人呼淮南子善用兵若声之与响若镗之与鞈眯不给抚 不给吸敌之静不知其所守动不知其所为故鼓鸣旗麾当者莫不废滞崩陀天下孰敢厉威抗节而当其前者 南海古迹一石鼓山在东兵南山有石如鼓鼓鸣世乱 起卢循东寇筦隐有声
《國語辭典》:蛙鸣(蛙鳴)  拼音:wā míng
青蛙的鸣叫声。如:「夏夜的田间、水边可以听到蛙鸣。」
《骈字类编》:鸠鸣(鸠鸣)
唐 韩愈 过南阳 行子去未已,春鸠鸣不停。
《漢語大詞典》:嘤鸣(嚶鳴)
鸟相和鸣。比喻朋友间同气相求或意气相投。语出《诗·小雅·伐木》:“嚶其鸣矣,求其友声。” 晋 陆云 《答兄平原》诗:“经彼乔木,有鸟嚶鸣,微物识儕,矧伊有情。”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故絪緼相感,雾涌云蒸;嚶鸣相召,星流电激。” 明 刘基 《芳树》诗:“含华吐芬,嚶鸣满枝,君子有酒,以遨以嬉。” 清 赵翼 《消闲》诗:“眼前惜少嚶鸣友,海上由他逐臭夫。” 茅盾 《〈新绿丛辑〉旨趣》:“嘤鸣求友之心,亦人人所共有。”
《國語辭典》:鸣条(鳴條)  拼音:míng tiáo
1.地名。在今山西省安邑县的鸣条冈,为成汤败桀的地方。
2.因风吹而发声的枝条。晋。陆机〈猛虎行〉:「崇云临岸骇,鸣条随风吟。」
《骈字类编》:雁鸣(雁鸣)
元 曹伯启 秋夜西斋有感 雁鸣如有诉,虫语不知名。
《分类字锦》:鸣春(鸣春)
诗春日载阳有鸣仓庚礼记仲春之月仓庚鸣埤雅韩子曰以鸟鸣春以虫鸣秋以鸟鸣春若黄鸟之类其善鸣者也阴阳运祚推移时气动不得不尔故先王以候节令仓庚鸣是也
分类: